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9-06 08:38刘春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宫素出血量数值

刘春兰

产后出血为常见产科疾病, 该疾病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排在首位, 一旦形成产后出血, 病情恶化快, 预后极差, 若患者出现长时间休克, 即使获救, 患者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也会发生减退, 危害性极大, 应重点关注[1]。本文旨在探讨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2019 年2 月本院42 例有产后出血倾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奇偶数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1 例。对照组年龄21~35 岁, 平均年龄(27.22±3.35)岁;孕周37~42 周, 平均孕周(39.24±1.42)周。 观察组年龄20~37 岁, 平均年龄(27.26±4.33)岁;孕周37~ 41 周, 平均孕周(39.25±1.41)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患者或家属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缩宫素, 缩宫素注射液(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0363)10 U 注射于子宫肌层, 再取20 U 缩宫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卡贝缩宫素, 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贝缩宫素注射液(Jubilant HollisterStier General Partnership, 注册证号H20110537)100 μg在1 min 内一次性推注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产后2 h 及4 h 出血量、24 h 血红蛋白下降数值。当胎儿经阴道娩出后24 h 内产妇出血量≥500 ml, 经剖宫产娩出后出血量≥1000 ml 时, 则为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8.57%, 产后2 h 出血量(189.32±23.58)ml、产后4 h 出血量 (260.24±34.84)ml 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88.75±27.46)、(361.54± 58.46)ml, 24 h 血红蛋白下降数值(12.15±2.36)g/L 低于对照组的(25.64±3.48)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产后2 h 及4 h 出血量、24 h 血红蛋白下降数值比较[n(%), ]

表1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产后2 h 及4 h 出血量、24 h 血红蛋白下降数值比较[n(%),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产后出血 产后2 h 出血量(ml) 产后4 h 出血量(ml) 24 h 血红蛋白下降数值(g/L)观察组 21 1(4.76)a 189.32±23.58a 260.24±34.84a 12.15±2.36a对照组 21 6(28.57) 288.75±27.46 361.54±58.46 25.64±3.48 χ2/t 4.286 12.589 6.821 14.702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作为产科常见病症, 指的是在胎儿娩出24 h 内产妇的出血量超过一定数值, 依据产妇分娩方式不同, 这个数值存在差异性, 当产妇为剖宫产时, 其出血量≥1000 ml, 阴道分娩时出血量≥500 ml, 导致产妇形成产后出血的因素比较复杂, 最常见的因素为产妇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造成产妇死亡率极高, 特别是在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地区,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成为临床研究的新问题, 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3]。

临床上, 针对产后出血症状的治疗, 首先应确定产后出血的原因, 主要是检查产妇的胎盘、凝血功能、宫缩及产道等情况, 快速、准确地找出产妇形成产后出血的根源, 再结合现有条件, 给予及时止血处理, 加强产妇的子宫收缩能力。通常临床采用缩宫素进行预防, 常规缩宫素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 以达到减少产后出血量、强化子宫收缩能力的目的[4]。

通过对产后出血的研究发现, 一旦出现产后出血后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一旦止血不合理或不及时会导致血崩, 进而危及产妇生命;产后出血对产妇造成的威胁极大, 稍有处理不善就会导致产妇死亡。产后出血也是产妇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当发现产妇有产后出血倾向后, 应及时给予用药预防, 以加强产妇的子宫收缩能力, 减少其产后出血量;针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患者, 常用的预防药物为缩宫素, 产妇在使用缩宫素后能在极短时间内加快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量, 虽然缩宫素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 但是其整体止血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医药领域的不断开发, 缩宫素逐渐被其他药物所取代。卡贝缩宫素属于催产素受体激动剂, 此药的效果与人体垂体后叶分泌的催产素几乎一致, 在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中应用卡贝缩宫素能够促进产妇子宫收缩, 增强子宫收缩力, 减少阴道出血, 且其半衰期明显长于常规缩宫素, 稳定性更好, 对产妇及胎儿的负面影响极小, 安全性更高[5-7]。本次研究中比较常规缩宫素与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8.57%, 产后2 h出血量(189.32±23.58)ml、产后4 h 出血量(260.24±34.84)ml 均少于对照组的(288.75±27.46)、(361.54±58.46)ml, 24 h血红蛋白下降数值(12.15±2.36)g/L 低于对照组的(25.64± 3.48)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显示, 卡贝缩宫素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缩宫素, 采用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患者的产后2 h、4 h 出血量明显更少, 24 h 血红蛋白下降数值更低, 产后出血发生率更低, 因此, 在这两种药物均能实施的情况下, 卡贝缩宫素的应用价值更高, 值得产妇优先选用[8]。

综上所述, 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 能减少产后出血量, 降低24 h 血红蛋白水平, 提升预防效果, 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宫素出血量数值
缩宫素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舰船测风传感器安装位置数值仿真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