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安防会将智能家居带入新的春天?

2019-09-06 06:33何烨珺
中国公共安全 2019年7期
关键词:民用摄像机智能家居

□ 文/何烨珺

本文作者为华橙网络市场产品总监

民用安防是行业安防的延伸

回顾历史变迁与行业发展,民用安防一直以来是安防厂家想要切入的重要市场之一。但在智能家居兴起之前,对于民用安防市场,各大厂家均无法很好的进入。这源于整个安防上游技术的发展。

从安防应用的发展维度,可以分为这几个时代:模拟时代,模数混合时代,数字网络时代及数字混合时代。但深究应用发展时代的根本,实质是由于编码技术的不断革新所至。

在1995年左右,市场主流采用的编码技术为H.261、H.263及MPEG-2,主流视频格式为CIF。因此模拟摄像机是市场热销产品。从模拟摄像机+视频板卡的小组合,发展到模拟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监视器的通用组合。一切都是为了让安防行业在应用上更加的方便及可靠。

1998年-1999年编码技术革新,H.263+及 MPEG-4发布,都向网络传输适性及支持更大的视频格式方面做出了优化,让视频主流分辨率上升一个台阶,从CIF变为了D1,为高清联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远程监控的应用得以落地普及,让模拟摄像机+硬盘录像机+PC客户端的局域网应用得到了更好的体验。

2003年H.264问世,该格式专门针对网络传输进行了一定优化。模拟主流视频分辨率开始从D1向960H发展;网络主流分辨率开始向720P发展,网络摄像机开始逐步在市场涌现。除了主流的模拟摄像机+模拟硬盘录像机外,网络摄像机+PC客户端、网络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的组合也逐渐出现。

2010年H.265发布,高效视频编码更是对网络方案起到加速助推的作用,直至今日主流的编码技术还是以H.264与H.265为主。市场产品的分辨率已经从720P开始向1080P方向迈进。目前市场上基本以1080P视频编码为标准。

由于早期视频清晰度、网络传输、视频编码等技术的限制,安防系统在民用市场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家里装监控,需要花费数千元,还需要兴师动众的开墙布线,最后清晰度效果不好,且满足不了远程监控的需求。家用监控的必要性就非常低了,更无法成为每户家庭标配的家用产品。

但随着安防在公安、金融、能源、交通等行业应用中不断演进与成熟,各方面技术也不断突破与革新。民用产品也走出了一个分支,并且不断被市场所接受。

民用安防基于用户的需求结合行业应用而诞生

在安防领域,安防系统系统中主要由采、传、存、显、控组成,而各个模块在行业中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与选择倾向。

采集方面,在行业应用中,倾向于稳定,所以采用有高清设备,附加星光、超宽动态等强化功能,让采集的图像,高清高质。针对AI加载后的变化,前端会植入AI的算法,做抓拍及简易分析;

传输方面,更多倾向于有线传输,采用专网组网,保障效果与实时性,且可以避免互联网的外部入侵;

存储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分为本地分布式存储和平台集中存储的模式。本地存储会采用硬盘录像机,集中存储会采用大盘位存储且录像要求24小时不间断存储,要求保存1个月以上的周期;

显示方面,监控中心采用大屏显示,办公室等小型场景,采用小型监视器显示,会需要支持APP远程查看;

控制方面,需要基础的控制平台对前台设备及业务进行集中管理与分配。再根据实际情况加载功能更多的业务应用平台。以数据库平台+业务平台的组合,来实现基本的监控需求,甚是辅助业务做可视化管理。

而在民用应用中根据用户实际的需求,各组成部分发展与选择规律也发生了变化,如下:

采集方面优先注重图像效果,加载一些主动防御的辅助功能;

传输方面无线更便捷,但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需要网线来应对复杂环境;

存储方面与行业有了区别,更加期望采用SD卡存储或者云存储来解决问题;

显示方面大部分采用APP客户端,小微用户会一定程度使用PC端;

控制方面更倾向于与智能家居产品统一控制管理。

结合去年民用市场用户调研数据及线上市场销售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民用市场用户主要集中在20-40岁,特别是30-35岁年龄段,且他们有家庭,有小孩,有足够居住环境。他们的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是家庭中购买的决策者。这类人群在关注家庭安全的同时,还会有对家庭成员的关注的潜在需求。这类年龄人群基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出差、加班习以为常。经常不在家的家庭主会惦记着家中老人是否安好,家中小孩是否在家认真写作业,家中宠物是否有搞破坏,从而产生了对民用安防产品的购买诉求。而当前民用安防产品的购买成本基本在月收入水平百分之五以内,所以用户会选择购买并使用,甚是根据使用情况,推荐给同龄人群。所以目前市面上云台机畅销的现象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因此云台机需要满足的功能元素也有了框架,基本安全功能+辅助精准关注+更优的用户体验,还需要后台能够进行家庭成员的分享,能够有云存储的保障,能够有更加美观的外表。例如以下产品:

云台型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室内监控环境,而针对阳台及室外活动区域的应用场景,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无线枪型摄像机会是更好的选择。与传统安防不同的是,家用枪机一般会支持无线,满足夜视基本需求后,需要能够辅助报警,且主动防御功能的特性。例如如下产品:

这两个主流品类带动着民用安防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智能锁的市场也开始转变,从传统五金产品,变成了安防产品。家庭对小孩及老人回家的关注,对门口区域异常情况的记录,都加速着这个产品进化与变革。结合视频技术与智能门锁技术,视频云锁这个品类的产品诞生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令人出乎意料,有望成为智能门锁的一批黑马。

通过这些产品的快速被市场接受,也再一次带动了智能家居的热度。

民用安防对智能家居的带动作用

近些年我们也有做相关的调研与分析。从下图可见,中国消费者中有60%左右用户表示对智能家居的产品非常有兴趣,在一定条件下会选择购买智能家居类的产品(除去传统家电类别以外的品类,36%左右的用户有兴趣但当前购买意愿不是很强烈。仅有3.5%的用户毫无兴趣。)由此可见,下一轮智能家居的浪潮不会太远。用户对智能家居的追逐,可能只差一些契机。

而在智能家居产品中主要以智能安防与智能锁为主。并且用户对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的需求会大于其它的系统。家用安防会在灯控、节能、远程控制、智能影音等系统中会更受到重视。因此近几年智能安防产品依旧会带动智能家居快速增长。

民用安防智能家居领域的增速很大的一块,但在行业及企业应用依旧有很大的权重。

其中民用安防里面的重要品类主要快速增长率都超过30%。但从绝对销售额的情况来看,行业及企业用户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仍然是安防厂家的重心。下一阶段以B业务带动C业务的组合推进模式,依旧会是安防厂家的选择。而智能家居的领域,非常广泛,品类之间跨度也很大。我们认为专注于聚焦于自己专业的领域,做技术沉淀与产品深度优化,会是安防厂家在民用市场存活到最后的关键点,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才能与合作伙伴共建生态。

结束语

下一阶段新技术已经悄然出现,这可能会给智能家居中民用安防产品的加速带来更大的催化助推作用。目前AI及5G技术正在逐步落地,多元化的智能家居产品在不断涌现,智能音箱、智能机器人、视频云锁等。5G的落地,必将伴随着4G的成本降低于普及。云台机、枪机等产品,在无线应用的基础上,加载4G传输,配合电池应用技术。电池相机此类产品,会加大它的应用范围,针对特定用户群,也会占有一定的比重。面对民用市场应用场景分散且环境分散的特性,带AI属性的产品会越来越多,应用会越来越丰富。大华股份会将行业沉淀的优秀技术,结合民用市场用户基础的需求,为用户及合作伙伴,带来更优质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抱着开放及探索的精神,让民用安防产品得到更大的进化,给我们的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及更丰富的价值。

猜你喜欢
民用摄像机智能家居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基于PLC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
智能家居发展或将实现弯道超车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民用立体测绘相机成像精度再创新高
如何消除和缓解“摄像机恐惧症”
智能家居更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