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

2019-09-06 06:33张涛
中国公共安全 2019年7期
关键词:智能家居总线联网

□ 文/张涛

作者单位:立林物联网技术研究院

物联网是什么?

今天,越来越多的物联网产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在短短几十年间不经意的走过了因特网时代(固定位置的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如今迈入了物联网时代(物与物信息交换),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物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智能。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顾名思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任何物体、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4A)的智能化识别、信息交换与管理。也有人将物联网理解为Intelligent Interconnection Of Things(IIOT),体现出了“智慧”和“泛在网络”的含义。

物联网的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分为四层,包括感知层(还应包括执行)、网络构建层、服务管理层、综合应用层。

感知识别层

感知识别层用于获取前端信息,如用于仓储物流的RFID、MEMS(Micro-Electro-Michanical-System)传感芯片、人体探测器、摄像机、智能开关面板、条码二维码读取头等。

RFID是条码的继承者,一种射频微系统,但便于自动识读,因此广泛用作物品标签,车辆设别、甚至用于马拉松赛事。

MEMS一般只有几个毫米大小,包括硅麦克风、微马达、微泵、微振子、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磁感应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集成了感应、信号处理及数字量化信息输出功能。设计诸多学科和行业,是物联网产业的基础核心。

网络构建层

数据通信总线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如RS-485总线、CAN总线、LonWorks总线、KNX总线、TPBus总线等。TP-Bus总线是立林科技研发的一种两线无极性总线,同时提供了数据通信和节点供电功能,工作于9.6kbps速率,总线长度可达500米。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设备及楼宇自动化设备的连接。同时,立林科技还研发了一种利用双绞线实现10Mbps传输速率的全双工低成本以太网传输技术,通信距离100米,无极性连接,可同时向设备端供电,也支持同轴线连接,实现更长的通信距离。

网络传输层的无线传输技术由于其联网的便捷性,在物联网领域非常广泛。在大数据量的广域联网中,4G及未来的5G是主要手段,如无人驾驶汽车及交通运输管理的车联网。在短距离物联网领域,Wi-Fi适合于较大数据量传输及单体智能家居设备(如小米智能单品)。

ZigBee(802.15.4)、Bluetooth(802.15.1)都属于IEEE 802.15标准族,工作于2.4GHz频段,提供低功耗、短距离、较低通信速率的无线连接。ZigBee具备自组网功能。网络包括协调器、路由器、终端设备。协调器用于建立和维护网络,存储网络信息,是整个网络的认证中心。路由器用于网络的扩展功能,为远端节点和中心节点提供信息通道。路由器可以由设备节点承担。由于低廉成本,目前在智能家居系统、智慧农业物联网、油田设备监测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Bluetooth已经发展到5.0阶段,可以进行多设备收发,也可组成Mesh网络,因此在智能家居领域被采用。由于可以与手机直接连接,市场出现了很多Bluetooth模块的智能单品。

ZigBee、Bluetooth、Z-wave、Sub-G 技术有比较多的应用。

对于需要电池供电,而又需要广域覆盖的物联网(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采用NB-IoT、LoRa、SigFox、eMTC、Telensa、PTC 通信技术。在国内,目前NB-IoT、LoRa技术最受关注。

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低速率传输,因而可以大幅提升接受灵敏度,扩大基站的覆盖范围。在开阔地带,NB-IoT、LoRa的覆盖半径可达15km,在市内环境下可达2-5km的(与具体环境有关)。2节AA电池待机时间最大可达10年左右,在地下室环境都可能覆盖。

因此公共设施的监测、建筑物内的设备监控、市政排涝、共享单车、泊车检测、三表抄表等领域被开始应用。

网络构建层—各种无线技术的简单对比

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丰富,大概列举了主要的10个应用领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基本上已经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包括:

智能制造:对厂房的机械设备及室内情况等情况进行联网监控。

智慧农业: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作物及畜牧产品的生长情况。

智慧物流:通过信息技术对货物及运输车辆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智能零售:将便利店、售货机等进行联网,分析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推送。

智能安防:通过摄像头等装置实时采集数据、实时监控外界环境扥,实现公共安全的防范功能。

智慧建筑:利用传感器将建筑内的设备数字化、智能化,以节约能源。

智能交通:以图形识别为核心技术监控车、道路及信号灯等情况。

智慧能源:包括能源和环保2个方面,通过实时监测,以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智能医疗:通过传感器或移动设备对人的生理情况进行捕捉,发展数字化医院。

智能家居:将家庭内单品进行联网,通过语音实时控制,打造智能家居平台。

物联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立林公司作为根植于物联网领域中的智能安防和智能家居两个主要行业的企业,深深感受到物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发展在物联网发展的过程中的带来的一些问题,如:

标准规范问题:发展物联网使用多种技术,然而在同一个行业中,各家企业所使用的标 准不一,设备兼容问题是个大问题, 应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

行业和行业间应用问题:物联网已应用于多个行业,但现在只是简 单的将设备进行连接,如何能够发现更多 的应用?如何考虑跨行业应用?能够打破行业壁垒,通过物联网的手段打破行业界限,实现不同行业的融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是行业内普遍应思考的问题。

对于物联网的思考

立林公司作为智能安防行业的领军企业,我们一直在致力于行业统一标准的制定工作,立林工作作为起草小组单位已经牵头完成了楼宇安防的国际标准。2012年3 月,经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审核并通过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SAC/TC100向国际电工委员会/报警与电子安防系统技术委员会(IEC/ TC79)申报了《报警与电子安防系统-楼寓对讲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提案。

2012年3 月23 日,该提案由IEC/TC79 公示并征集各成员国投票意见。经过23个国家专家历时3 个月的投票表决,该国际标准新提案在2012 年6 月份的俄罗斯会议上以81.3% 的支持率获得了通过,初步组建以中、德、俄、英、韩五国专家组成的起草专家组,研究新工作项目提案的范围,并上报IEC/TC79 批准,2012年8月3日,该提案获得IEC/TC79 正式立项,项目编号为IEC62820。由此,立林携手国内专家开启了光荣且具有很大挑战性的国际标准编制起草之路。

作为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安防领域产品类国际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楼寓对讲系统技术质量水平,增强我国在相关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以及支持我国民族产业、提高我国楼寓对讲产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我国楼寓对讲产品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们也正在致力于通过物联网技术,打破安防和家居的行业界限,完成社区安防和智能家居系统的联通,实现社区、家庭之前的信息流,服务流,数据充分共享,利用大数据AI技术提供更好的服务,全面打造舒适生活,构建基于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

▲立林造智慧生活全景图

▲未来物联网展望

物联网在未来将会和AI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具有多维度感知和能够思考、聪明的智能物联网。智能物联网将对我们未来期望的智慧生活带来更大的改变,会给我们这些从事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物联网行业的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最好准备,投入到这个更加广阔的物联网发展领域中吧!

我们坚信物联网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智慧生活,立林也将专注社区领域,构建智慧生活产品生态,实现万物互联。

猜你喜欢
智能家居总线联网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基于PLC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误码测试方法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智能家居发展或将实现弯道超车
CAN总线并发通信时下位机应用软件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水下通信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