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镇的“甜蜜”产业

2019-09-09 03:27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9年27期
关键词:黄平蜂王蜂群

文_李思瑾

黄平县上塘镇盯紧传统优势产业,计划到2020 年实现全镇养殖蜜蜂规模达1 万箱以上,户均2 箱,每户可增收5000 元以上。

“我想让大家说上塘是‘甜蜜’的。”5 月13 日,在上塘镇朱家山原始森林公园清澈的河流边,黄平县上塘镇党委书记李林向记者介绍了有关“甜蜜小镇”的构想。

“上塘镇森林覆盖率67%,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如果把这片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百姓们的生活就会是甜蜜的。”李林说,“甜蜜”的另一层含义,是上塘良好生态带来的林木多样、山花漫野,每个季节都有大量蜜源植物开花流蜜。当地百姓自古就有养蜂的传统。“盯紧传统优势产业,我们计划到2020 年实现全镇养殖规模达1万箱以上,户均2 箱,每户可增收5000 元以上。”

游子回家 蜜蜂“安家”

有此“甜蜜”梦想的,不止李林一人。

苗疆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慧是上塘镇白岩村(原永爱村)人,在贵阳工作的她把父母接到身边安享晚年。父母想念家乡的景,牵挂村里的人,就和女儿商量:“我们回老家吧?”

生在苗家的张晓慧从小喜欢蜡染等技艺,工作以后常抽时间拜师学艺。但不少蜡染用的原料是工业蜡,而工业蜡不利于健康,张晓慧想到家乡人蜡染用的原材料是蜂蜡,于是萌发了回家养蜜蜂的想法。

“我是吃着野蜂酿的蜜长大的。”张晓慧记忆里,她家粮仓每年都会有许多野生蜜蜂飞来筑巢。

去年5 月,张晓慧回到家乡,成立了黄平永爱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 种作物中,有1100 多种需要蜜蜂授粉。张晓慧咨询大量农林专家得知,蜜蜂飞舞于林木花草间,不仅直接酿造源于鲜花之蜜,而且能通过授粉助创比蜜还多百倍的农林产值。

原本有着“传承传统技艺”梦的张晓慧发现,养蜂是一种生产周期短、投资见效快的产业,不仅不占用耕地,还有着“饲料成本低、劳动力要求低”等优点,能够很好地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我决定把‘蜡染’梦放一放,先专心做好养蜂产业。”

“产业想要做大,就要‘有技术’地养蜂。”张晓慧聘请了贵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硕士作为公司的技术指导,并鼓励在职员工考研、外出学习技术。

“选择养蜂场地很重要,必须通过现场认真的勘察和周密的调查,从有利于蜂群发展和蜂产品的优质高产的方面来考虑。”张晓慧说,蜜蜂的有效活动范围在离蜂巢半经2.5—3 公里,在这个范围内,全年至少要有一种以上的主要蜜源植物,并在蜂群活动季节还需要有多种花期交错、连续不断的辅助蜜源植物,以保证蜂群的繁殖和多种蜜蜂产品的生产。“除此之外,太过暴晒不利于蜜蜂繁殖,处于风口不利于蜜蜂飞行。总之,给蜜蜂‘安家’是一件需要谨慎的事情。”

黄平县上塘镇黄平永爱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育种基地。(黄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黄平县上塘镇黄平永爱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育种基地里,技术人员正在查看蜂脾情况。(黄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人工分蜂 壮大蜂群

“中华蜂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采集零星蜜源植物,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经过多方咨询,黄平永爱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了传统的中华蜂为养殖对象。确定品种后,张晓慧团队就去山野和农家收集蜜蜂。

收集的蜜蜂有限,怎样使蜂群快速发展壮大?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在读硕士易勤宝告诉记者,一个蜂群有诸多雄蜂和工蜂,却只有一个蜂王。蜂王为雌蜂,负责繁殖后代。一旦有新的蜂王出现,老的蜂王就会带着部分蜂群“出走”。“因此,加快蜂群壮大的方法就是‘人工分蜂’。”

“人工分蜂”需要培育出新的蜂王。“所有幼虫出生都一样,只因‘培养方案’不同,才会长成不同的蜂。幼虫食用糖浆,长大就是工蜂,若能一直食用蜂王浆便可以完全发育而成为蜂王。”易勤宝说,当王台杯内有幼虫时,工蜂便会分泌蜂王浆去喂食幼虫,只要在仿照自然王台大小做成的塑料王杯内,即可诱使工蜂在王杯内分泌蜂王浆。

这是一项不简单的技术活。易勤宝和同事们不仅要用工具把比一颗米还小的虫卵从蜂巢里面取出放进蜂王台,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将羽化的蜂王移出,防止最先爬出王台的蜂王攻击蜂房中尚未成熟的蜂王。

养蜂人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每年6—10 月,马蜂加速繁殖,“缅甸红娘”“黄脚胡蜂”等杂食性马蜂会咬食蜜蜂。养蜂人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去周围树林里搜索、除掉马蜂窝。

“甜蜜”事业 脱贫希望

经过一年发展,黄平永爱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建成1 个育种基地、7 个采蜜基地,共2000 多箱蜜蜂,覆盖122 户贫困户360 人。

“我们村贫困人口占了总人数一半,山高坡陡,中草药种植产业、家禽养殖产业都发展失败了。”上塘镇桂花村村支书陶德前说,开群众会说到要养蜂,村民们都很激动,都感觉养蜂产业,应该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以前养过野生蜜蜂,但是我不懂技术,它们高兴来就来,不高兴就走。我留不住它们。”桂花村村民彭大根是参与养蜂最踊跃的人之一,去年就去育种基地认真地学习技术,后被村民们推举为村里养蜂基地的看护人,“干好这新事业,我有信心!”

合作社采用“统一供蜂种、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统一采集蜂蜜、统一品牌销售、统一经营管理、共同(统一)脱贫致富”的“六统一”养殖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养蜂产业。

“在我们的规划中,不仅仅只有养殖和卖蜂蜜,我们还会将蜂蜜和旅游、农业、民族手工艺结合起来,走融合发展道路。”张晓慧说,目前公司正在筹建蜂蜜产业加工厂,加工厂将实现对原生态蜂蜜、蜂胶、蜂蜡、蜂蜜保健品、蜂蜜美容护肤品等的开发与生产。

下一步,黄平永爱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准备试水“我在苗疆有桶蜂”等众筹互动模式,游客花钱认领一箱蜂,每年可得到20 斤土蜂蜜,可以自己参与采蜜,也可让公司帮忙寄回,实现上塘镇蜂蜜事业与生态农业、旅游的联动发展。

“今年夏天,上塘镇成片五倍子花开,我们会收获高品质的中药材蜜。”张晓慧说,“等乡亲们都脱了贫,上塘镇就真的沉浸在‘甜蜜’的气息里了。”

猜你喜欢
黄平蜂王蜂群
联合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与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权力至上的蜂王
不喜欢下厨的女人 也可以玩转餐饮业
蜂王入群
蜂群春管效果佳
蛰伏为王
蛰伏为王
凭啥挨着局长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