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为例

2019-09-09 00:40黄华林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模块职业

黄华林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设计学院,广州511450)

1 引言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多个学科相互交叉融合,为创业孕育了土壤。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也要随之作出改变,必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改革,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各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生的创业成效并不十分理想,原因之一是高校在具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没有与专业教学相融合[1]。本文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例,阐述了将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所作的探索,为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6年底,国家颁布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目前,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企业要推动业务发展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质增效,必须拥有一批既有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经济信息管理工作者需要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以便能有效使用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系统,做好收集、管理和分析企业经营信息的工作,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重组,能大大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2]。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大量一线企业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企业急需这样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且缺口巨大。

据此,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集经济、管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一体的复合型创新专业,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懂技术、会管理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3 课程体系改革

在深入分析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结果后,针对目标岗位需求做了进一步地深入剖析,制定了人才培养规格,设计出学习课程,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确立了部分主干课程,如表1所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课程体系。

表1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部分主干课程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实施“4+1”模块化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职业平台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等四个显性课程模块,以及一个隐性课程模块——“自主学习课程模块”。通识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职业平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以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围绕工作任务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将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学习融为一体,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课程模块包括各种创新创业项目、职业技能竞赛、专业技能展示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等,是课内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3]。

为进一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每一个课程模块中,都设有融合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

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开设了必修课“创新创业基础实务”。“创新创业基础实务”课程全面地介绍创新创业知识,既包含产品开发的相关知识,也包含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教学上采用问题引入、任务驱动等方法,将知识内容层层展开,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还包含大量数字化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课程旨在培育学生初步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

在职业平台课程模块中,开设了必修课“商务礼仪”。“商务礼仪”课程融入企业形象和客户管理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商务礼仪规范,即如何完善、提升公司的公众形象,通过“内强个人素质,外塑企业形象”达到个人、企业双嬴。课程主要通过场景模拟进行仿真教学,学生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管理,模仿与客户进行业务谈判等商业活动。教学内容贴合现代企业实际,教学手段多样化,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创业成功的信心。

在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中,大部分课程中融入了创新创业教育,都有一个以上的创新项目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创新项目案例经过学生的思想碰撞后再次创新,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尝试推广和创业。此模块中,最后安排必修课“创新科技孵化项目”,是在其他课程中形成雏形的创新项目的延续孵化课程,实施主体是教师工作室,学生带着不同的创新项目进入教师工作室,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以教师工作室为基地,申报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争取校级资源支持进行创业实践,为创业项目持续推进打下基础。

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中,开设了限选课程包即“创新创业拓展课程包”,包含4 门课程:“SYB 创业培训”“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企业运营模拟综合实战”和“创业项目孵化”。当学生有创新项目并付诸于创业实践时,将进入学校组织的“创业先锋班”,同时,参与“创新创业拓展课程包”系列课程学习。课程包的教学施教人员包括企业专家、风投基金、创业学院骨干,专业教师等,4 门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同的创业项目在各环节中对有限的支持资源展开竞争,实施过程是开放式的,场地也不限于校内,优秀的项目会脱颖而出,直接进入校企合作的项目孵化器中,使其更快成长。

在自主学习课程模块中,学生进入教师工作室实践学习,通过考核将获得相应学分;跟随教师工作室指导老师做调研、做项目、做课题、写论文、申报专利等,同样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学分。由于有学分激励,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因此,在工作室环境中,在导师指导下,学生不仅提高了的专业技能,还增强了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创业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大大提高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能力。

4 主要举措

一是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目前,多数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术型的传统教师,他们缺乏丰富的创业经验,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创新创业[4]。为此,必须加强教师培训和相互交流学习,一方面组织教师接受培训,由企业的、创业学院的创业专家在校内举办系列创新创业培训课程,让专职老师参与学习;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融合教育比武活动等,促进教师施教能力提高,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是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必修课,从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互补的角度出发,给学生提供适当的选修课组合,在适当的主干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案例,组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通过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参与企业项目等形式,利用校内外教学基地条件,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同时,为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优化服务功能。建立机制鼓励教师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工作,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和创业。建立创业导师制度,鼓励教师工作室利用工作室优势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优秀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校级立项,甚至省级项目推荐资格,获得对应的场地资源、设施设备、资金支持,获得对应的学分奖励、物质奖励、评优评先优势等,使校内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是开展校企合作,多元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双方科学选择和设计项目,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开展工作。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任务,通过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可以针对企业产品升级或技术改造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完成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以在毕业设计中,结合行业相关焦点问题拟定选题,在专业老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发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5]。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模块职业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基于云平台的特种设备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