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改下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研究

2019-09-09 08:50何永秀叶钰童
山东电力技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供电量赋权效益

杨 杰,何永秀,叶钰童,余 蕾

(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02206;2.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广西 宁夏 750000)

0 引言

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网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转变,提升发展投入水平、优化投资策略、深入精准投资理论成为迫切需求。但现阶段综合计划管理策略对电力市场变化、智能消费需求反应不足,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难以为新电改下电网企业的精准投资提供精准数据式的有效指导[1]。在综合计划管理项目中,技改类项目占有很大的比重,新电改之前,该类项目的重点是注重安全性,在实施项目时,确保项目的安全为首要也是唯一目标,故如何建立新电改下适合项目的指标体系并且进行综合评价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为了满足新电改的需要,技改类项目在保证项目的安全性的同时,从经济、风险等角度也应给予考虑,本文在指标的选取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评价模型,为公司的投资项目提供借鉴[2]。

1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建立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政策适应性原则。要能充分反映技改类项目承担普遍服务的责任义务,以及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等目标的实现程度,对技改类项目政策性效果和质量做出合理的描述[3]。

2)安全性原则。要能充分体现技改类项目保障电网本质安全这一基本要求的完成情况,对技改类项目保障电网本质安全的作用做出合理的描述。

3)战略性原则。应尽力反应技改类项目对实现电网发展实现的推动作用,对项目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下的供电需求做出合理的描述[4]。

4)风险性原则。要能充分反映技改类项目在新电改的影响下,各种风险因素的变化对项目效果的影响,并对这一影响进行合理描述。

5)经济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充分反映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对项目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准确的描述,突出体现电网公司取得的经济效 益[5]。

2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提出的“政策—安全—战略—风险—经济”五原则,从项目的政策性、安全性、战略性、风险性及经济性指标5 个方面出发建立了技改类项目发展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体系,包括5 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表

2.1 政策性指标

项目适应政策水平。项目符合国家、省级等各项政策,能否适应政策的执行,满足电网企业发展的需要。

2.2 安全性指标

1)供电可靠率提高值。该指标表示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

式中:Gsr为供电可靠率提高值;Gnow为当前供电可靠率;Pcsph为统计期间用户平均停电时间;Tcsph为统计期间时间。

2)项目迫切性。按照项目的隐患、缺陷、状态评价结果、反措等紧急程度制定指标。

2.3 战略性指标

1)断面输送容量增加值。对于经常发生阻塞且情况严重的线路,考虑通过改造线路来消除阻塞,该指标指的是项目实施后断面输送容量的提高值。

式中:ΔMva为断面输送容量增加值;Mvaexp为预估断面输送容量;Mvanow为目前的断面输送容量。

2)阻塞成本降低值。该指标表示当电力市场发展到现货市场出现节点电价以后,由于技改项目带来的阻塞成本的降低程度。

式中:ΔBcr为阻塞成本降低值;Rbc为预估阻塞成本;Nbc为目前的阻塞成本。

3)线路平均负载率。该指标是指输电线路等效平均功率与额定输电能力的比值。

式中:RLSexp为项目建成后的线路平均负载率;ARLi为项目建成投产后第i 年的线路平均负载率。

4)变压器平均负载率。该指标是指变压器的等效平均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值。

式中:RLBexp为项目建成后的变压器平均负载率;ARRi为项目建成投产后第i 年的变压器平均负载率。

5)项目重要性。按照安装位置、设备类型等重要程度制定指标。

2.4 风险性指标

风险电量。该指标指负荷预测情况下的增供电量的风险波动值情况。

式中:QRRexp为项目寿命期内的风险电量;i 为项目建设年;n 为整个项目周期;Ki为项目建成后第i 年的增供电量的风险波动比例;Qi为项目建成后第i 年的增供电量值。

2.5 经济性指标

1)单位投资增供电量。该指标指项目寿命期内单位投资所带来的电网增量电量(包括转供电量和增加电量)。

式中:QUIexp为项目预估的寿命期内的单位投资增供电量;TIall为项目总投资额;Qi为项目建设期当年的增供电量;i 为项目建设年;n 为项目建设期总年数。

2)单位投资降损电量。该指标指项目寿命期内的单位投资所带来的电网电量损耗的降低程度。

式中:LUIexp为项目预估的寿命期内的单位投资降损电量;LOSSi为第i 年的降损电量;n 为项目建设期总年数。

3)单位投资节省维修费用。该指标表示如果不实施此项目,由于安全运行、安全风险的不断上升,设备运维人员需要增加特殊巡视频率,投入更多检修费用如做护坡砌护等,所需的费用。

式中:Imcr为项目预估的单位投资节省维修费用;Imc为预估的节省维修费用;I 为项目总投资额。

3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评价指标衡量标准及赋值方法研究

3.1 定性指标衡量标准

技改类项目发展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中,定性指标有3 个,为项目适应政策水平、项目迫切性以及项目重要性,如表2 所示。

表2 技改类项目前评估涉及的定性指标衡量标准

3.2 定量指标计算方法

定量指标的计算方法采用功效系数法。首先对各指标制定衡量标准,通常是采用五分位法,即划分出5 个级别:优秀、良好、平均、较差和落后,之后通过功效系数对处于同一区间的指标进行精确定位得到指标得分。衡量标准通常是根据相关技术标准或历史数据而制定。

纵向比较法的具体步骤为:

1)计算优秀、良好、平均、较差和落后5 个区间衡量标准阈值,包括区间上限值和区间下限值。

2)优秀、良好、平均、较差和落后区间分别赋予基础分。

[优秀上档基础分,优秀本档基础分]=[100,80];

(良好上档基础分,良好本档基础分]=(80,60];

(平均上档基础分,平均本档基础分]=(60,40];

(较差上档基础分,较差本档基础分]=(40,20];

(落后上档基础分,落后本档基础分]=(20,0]。

3)对于各区间的指标,计算功效系数。

式中:εij为功效系数;Mj和mj分别为指标xj的区间上限值和区间下限值。

4)对于各区间的指标,计算指标评价得分。

式中:a 为指标xj所在区间的本档基础分;b 为指标xj所在区间的上档基础分。

3.3 定性指标计算方法

专家打分法:选择相关专家,这些专家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同时具有高级职称。指标的评价采用背靠背专家打分法,根据定性指标的评价标准及专家打分表,采用百分制对每一项指标进行打分,统计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对剩余的专家打分求其算数平均数,即为各个指标最后的得分。

4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赋权方法

1)熵权法。熵权法原理是把评价中各个待评价单元的信息进行量化与综合后的方法按照信息论基本原理的解释,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一个度量,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一个度量;如果指标的信息熵越小,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在综合评价中所起作用理当越大,权重就应该越高。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又称AHP 构权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将复杂的评价对象排列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的整体,然后在各个评价项目之间进行两两的比较、判断,计算各个评价项目的相对重要性系数,即权重。

3)“加法集成”法。综合集成赋权法的基本思想,就是从逻辑上将上述两类赋权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所确定的权重系数同时体现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通过加法集成法确定上述两类赋权法得出的权重在综合权重中所占的比例,从而计算出综合权重值。

5 适应新电改的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评价模型

对于技改类项目的投入效益前评估,评价方法采取线性加权综合法,是指用线性模型来进行综合评价。

式中:yi为评价对象i 的综合评价值;为评价对象i的第j 项指标值的得分;wj为与评价指标xj相对应的权重。指标值根据上文中的衡量标准转换成分数,再利用线性加权法确定评价对象的综合分数。

6 技改类项目全过程投入效益评价案例分析

6.1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赋权

通过上述赋权方法对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进行赋权。

1)熵值法。采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如表3 所示。

表3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权重表(熵值法)

2)层次分析法。在建立的AHP 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基础上,对技改类项目发展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计算权重,得出计算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权重表

3)“加法”集成赋权法。通过加法集成法赋权模型对两组权重进行计算,得出主观权重在综合权重中的待定常数为0.520 客观权重在综合权重中的待定常数为0.480。通过加法集成法赋权模型对两组权重进行综合,再对其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将优点互补,得出技改类项目前评估指标综合权重系数以及排名,见表5。

表5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权重表(主客结合)

6.2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结果

本案例选取某地区110 kV 线路改造案例,利用上述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得到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得分,如表6 所示。

由结果可知,项目前评估的总分为81.419,具有较很高的可行性,具体得分情况如图1 所示。

表6 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得分表

图1 技改类案例投入效益前评估得分

7 结语

从5 个维度构建适应新电改的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前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赋值、赋权,进而建立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运用,从实例分析中可知,该项目的前评估中,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得到较高的分数,即项目对经济与安全的保障上期望很高,项目需要尽快实施,在风险性与政策性方面项目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建议项目在后期的实施过程中在保证项目经济性的同时,兼顾政策性和风险性,并且注重战略层面方面的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建立适应新电改的技改类项目投入效益评价模型及实例运用为未来电网企业技改类项目的投资决策、投资评价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供电量赋权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城市10kV配电网综合评价及目标网架规划
试论新媒体赋权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县城配网公变防过载损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