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农民办书屋

2019-09-09 16:02
老友 2019年8期
关键词:吉安市借书书屋

我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家住江西省吉安县万福镇一个偏远山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一直以来,这里的人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劳作之余,很多人都以玩牌来打发时间,也有少数农民朋友到学校向我借书看。1987年5月,喜欢看书看报的我萌发了自筹资金创办农家书屋、免费向大家开放的想法,并得到村镇干部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于是,我把自己的新屋腾了出来,请木工做了块“净坑农家书屋”的牌子,又要来小卖部淘汰的货架当书架,摆上自己日积月累的2000多册图书和订阅的几种报刊。就这样,净坑农家书屋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式开张了。

一开始,人们对书屋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来看书的人还真不少。可时间一长,书屋便渐渐冷清了。究其原因,大家觉得书太少,内容也单一,于是,我便想方设法增加农家书屋书报的种类和数量。一是利用节假日或出差到各地新华书店购买新书,每次购书金额都在300~500元。二是去邮局增订多种报刊,其中包括儿童读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三是到村里各农户家“淘宝”,收集了3000多册书刊。四是向各机关单位求助。我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时,利用空余时间到县委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办、团县委、县妇联、县图书馆等单位,募集图书4000余册,仅县城几所中学图书室就向我的农家书屋捐赠了1500多册科技和教育类图书。此外,江西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也为我的农家书屋捐赠过图书。

就这样,净坑农家书屋的藏书量从当初的2000余册图书和几种报刊,慢慢发展到后来拥有2.5万余册图书、十几种报刊。藏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法规、教育教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少儿读物等多个领域。书屋的面积扩大到七八十平方米,内有6个7层书架,并配有8张桌子、20多把椅子。书屋成了四邻八村农民和中小学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除了本村的村民外,在附近修建高速公路的民工及工程技术人员,也常利用休息时间来我的农家书屋借书、看书。书屋也成了孩子们暑假的乐园。以前,每逢村里及附近中小学放暑假,孩子们总喜欢去爬树捉鸟、下河摸鱼。为此,家长们常担惊受怕。有了农家书屋,孩子们每天集中在这里一块学习、娱乐,消除了不少安全隐患。

净坑农家书屋还是农民朋友学习科技知识的课堂和治穷致富“充电”的好地方。村民曹建华、陈发姑夫妇是村里的种养殖大户,每当他们在生产中遇到不懂的地方,首先就会想到来农家书屋找资料,查询科学种养方法。近些年,他们每年种植30多亩责任田,饲养100多头生猪,年纯收入六七万元。养鸡大户魏平根更是農家书屋的常客,我送了很多养殖方面的书给他看,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魏平根家的养鸡规模不断扩大。养猪大户刘文辉也经常光顾农家书屋,在借阅有关养猪技术的书后,他创办的养猪场,高峰时有两三百头猪。

随着农家书屋的不断发展壮大,来看书、借书的人逐渐增多,书屋的名声也越来越大。2006年,中央文明办涂更新局长专程前来参观我的农家书屋,并夸奖我说:“这么多年来,你没要国家一分钱,自己想办法办了这么一个书屋,让农村群众有一个汲取精神食粮的好去处,真不容易!”中共吉安市委宣传部原部长李文彩也曾光顾我的农家书屋,对我说:“你为广大农民群众办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值得称赞。”

虽然我做了一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先后被评为吉安市“优秀图书管理员”、吉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吉安市道德模范,并入选“中国好人榜”。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的《时代先锋——中国优秀共产党人》一书,将我的事迹收入其中。国家邮政总公司还将我的头像印上邮票。

如今,净坑农家书屋已走过了30多个年头,我也年逾花甲,但我初心不改,还将一如既往地办好农家书屋,传播知识,服务好我的农民朋友。

猜你喜欢
吉安市借书书屋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贫 构建“遇困即扶”新机制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大树里的小书屋
借书去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吉安市耕地资源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吉安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钟繇学书
上海:从书店里借书看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