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再无“看客”

2019-09-09 16:04洪铭泽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杆公交车心态

洪铭泽

前段时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在坠江公交车被打捞出水之前,大家众说纷纭,起初人们觉得是女司机逆行导致公交车坠江,监控视频公开以后人们又改变说法,认为司机身体出现问题致使公交车坠江,人们对坠江原因各执一词。但是,当汽车黑匣子呈现在所有人眼前,事实却是……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毫无疑问,导致这个令人痛心的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司机和女乘客无视交通法规与公共安全,无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但更加值得人思考的是,在他们互殴的一分多钟里,车内其他13名乘客没有一个人出面制止,都在“看戏”。回头想想,这起事件本可以避免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他们的义务,他们没有责任去管别人的事情。”

也许又有人说:“他们也不会知道两人互殴最后会导致公交坠江啊。”

是的,他们没有义务去管别人的“闲事”。

是的,他们也没有想到汽车会坠江。

难道真要等到提前知道事情结果,知道事故的发展趋势,才去制止吗?如果当真有一天,同样的事情摆在你面前,你坐在一辆过江公交上,车上两人大打出手,而你却在旁边看着,不管不顾,甚至露出“看戏”般的神情,当汽车急转冲入江中时,你的耳边传来的却是所有人的惨叫,将悔之晚矣。

当重庆坠江公交被打捞出水时,救援队鸣笛致哀,悠长的笛声回荡在漆黑的夜幕中,这是对逝者的有声之悲痛,也是对生者的无声之警醒。我们应该通过这件事情认识到事情的本质,认识到导致这种结果的最根本原因。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社会现象,当下很多人喜欢当“看客”、做“吃瓜群众”,永远挂着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情,永远都是“各家自掃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抱着“看客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永远觉得事情与自己无关。但是,“看客”们是否想到,如果有一天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时,你会希望别人也是这样“看着”吗?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也叫旁观者效应,这是一种心理行为,这种心理的集中表现,便是“看客”。

鲁迅先生是这样描写“看客”的:“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似的,向上提着。”而这种典型的“看客”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是阿Q,是《巴黎圣母院》中围观爱斯梅拉达被送上绞刑架的人,这种行为不是突然形成的,是在历史长河中就存在的,“古今纵横”,无处不在。在现如今网络如此发达的社会,社交匿名性也为人们提供了遮羞布,让压抑的表达欲望得到释放,而这实际上就是一群冷漠看客所造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局中人,你看我我看你的思想终究会酿成悲剧。

最近,也有一则新闻引发公众关注,“江西新余儿童乘车撞限高杆身亡”,在这个事件中,后车拍摄的视频是案件的首要资料,也成了关键证据。然而,从视频中拍摄者发出的声音可以知道,他们早就知道前方有一个仅有两米高度的限高杆,也知道前车的儿童撞上去必死无疑,但他们还是以“看客”的心态不为所动,“待会儿看他们怎么办”“我已经拍了发抖音了”这一句句话语传出手机,令人“细思极恐”。而当前车儿童真的撞上了限高杆,后车上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亲眼目睹一个鲜活的生命流逝,他们无动于衷,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看客”的行为葬送了孩子的生命,我们在痛心生命流逝、斥责后车看客的无情时,更应该去反思:我们的社会究竟是怎么了?

事实上,“看客”行为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先天性心理行为,人类的本性有一种利己性,这种天性要求我们努力谋求对自己有利的事,对于不确定或者无益的事自然回避或者选择性忽视,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看客的存在了。世界上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喧嚣,而是好人沉默,在过去,由于是非观念的缺乏,盲目从众,受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影响,围观他人成为了一种消遣方式,慢慢地在“中庸”基础上衍生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枪打出头鸟”“明哲保身”等心态,无一不让国人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在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通过后天的教育与环境的熏陶,这种心态是能够被抵制或改变的,而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也会被放大,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良知”“善性”。但是这种“良知”“善性”却被社会慢慢淹没,造成现如今常见的“看客”心态。

“看客”行为归根结底,是人们公德心的缺失,是人们的整体思想素质良莠不齐所导致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一直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势必会给青少年造成不良示范。试想一下,“人之初,性本善”最后成为了“看客”,那么这个世界最后会成为什么样子?这个国家会成为什么样子?国家的公民该如何生存下去?这都需要我们深思。

我们需要通过建立社会公德为青少年做榜样,不给青少年做不良示范,不带偏他们未来的路。社会公德是什么?是上街过马路、乘坐公共汽车遵守交通规则,是去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遵守规定,是公共场合保持清洁、不大声喧哗,是与人交往有礼貌,是敢于伸张正义、打击犯罪邪恶,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接受学习时老师时常教育我们的,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我们需要一直秉承这种优良传统,只有这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才不会孤立无援,被欺骗的时候才会有人提醒,在看见偷盗的时候才会有人制止,自身的利益也才会得到保障,生命才不会受到威胁。

“看客”行为,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公德心的缺失也会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看客日渐增多,危害自不待言。要想改善“看客”行为,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从青少年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大“宣扬正义,弘扬正气”的力度,加强社会道德与人格教育,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基础教育中改善功利化的“重智轻德”倾向,媒体也要多报道宣传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事情,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合力,在面对某些问题时,勇敢地站出来,从旁观者蜕变为伸张正义者,只有这样,“人血馒头”才不会再次出现,鲁迅先生笔下的国人,抑或是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不冷漠的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猜你喜欢
高杆公交车心态
公路限高杆安全装置
你们认识吗
基于机器视觉的高杆绣球检测计数系统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红外线报警、缓冲撞限高杆
做谦逊的人
南方罗汉松高杆高效喷淋技术应用
公交车上
公交车奇妙日
城里的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