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行业的“碳锁定”分析

2019-09-10 01:32谢楠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4期
关键词:电力行业

谢楠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电力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行业。我国政府实施的低碳发展战略,由于已经形成的“碳锁定”格局而举步维艰。“碳锁定”是由技术锁定、制度锁定、产业锁定和社会锁定所形成的系统。技术锁定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技术的互补性和产业的关联性上;制度锁定表现在完整的利益群体网络和已有的规程体系上;产业锁定表现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刚性上;社会锁定表现在社会文化心理的阻碍上。

【关键词】电力行业;“碳锁定”;技术锁定;制度锁定;产业锁定;社会锁定

引言

“碳锁定”(Techno-Institutional Complex)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固化在对二氧化碳高排放的格局中难以自拔的状态。“碳锁定”的概念最早由西班牙学者格利高里·乌恩鲁(Gregory C.Unruh)在2000年发表的《理解的碳锁定》中率先提出。按照Unruh的思路,区域发展中依靠碳排放增加发展机会的路径能产生一种规模报酬递增效应,这种效应能推动相应的技术和制度的共同演进。在化石燃料获取便利的地区,这种演进必然导致其经济固化在以该燃料为基础的能源体系上。Unruh的理論为我们分析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支撑结构提供了研究视角,运用该理论分析我国的经济可以看出“碳锁定”的特征是明显的,电力行业体现的尤为明显。

从2013年至今的6年里,我国的碳排放量均超过了同期欧盟和美国的碳排放总和,不仅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导致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年-2020年)”,明确设定了限制碳排放的阶段性目标。即: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需要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同时,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需要达到1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20%左右。

1我国电力行业的“碳锁定”格局

1.1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

根据IEA(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其中约一半的排放量来自燃煤电厂。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燃煤发电的国家,燃煤发电装机量已占全球总装机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数据中显示,2010年以后的6年时间里,我国火力发电装机总容量增长快速,从709.7GW增长至2016年的1053.9GW。其中,100毫伏以上的燃煤发电机组的总装机量在2015年就已达到了670GW,在火电总装机容量的占比达到94.09%。2001年-2014年,我国电力和热力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总燃料燃烧的百分比(CO2 Emissions From Electricity And Heat Production,Total(% Of Total Fuel Combustion))也在50%以上,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1.2固体燃料高比例导致二氧化碳高排放

我国“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导致了电力行业对煤炭的高度依赖,形成了火电主角的格局。

在电力和热力生产的二氧化碳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固体燃料的消耗,其中主要是指煤炭的燃烧。我国作为煤炭生产的大国,固体燃料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占据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绝大部分。本文统计了2001年-2014年的中国、欧盟、北美和世界平均的固体燃料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量比例的数据。

2001年-2014年我国的固体燃料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量的比例平均在70%以上,且远远高于同时期的欧盟、北美和世界平均水平。从固体燃料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总量中的比例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二氧化碳的排放均来自于煤炭的消耗。

1.3电力行业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的行业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逐年增加,由此导致的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根据世界银行和中国产业信息网公布的数据统计,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从2001年的3487566千吨增长到2014年的10291927千吨。十多年的时间里增长近3倍。2015年,我国排放了10330000千吨二氧化碳,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30%左右。数据显示了两大趋势和两个节点:一是2001年-2014年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一直呈现递增趋势,二是同期欧盟和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呈下降的趋势;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3年超过欧盟,2006年超过美国。

2我国电力行业的“碳锁定”路径

2.1技术锁定

技术锁定是指某一特定技术成为某领域的主导技术后,凭借其优势地位强化与自身互补、互助、互利技术的开发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获得并固化自身主导性地位一种状态。通常情况下,重点是在固定资产投资、技术互补性和产业关联性等方面组成一个稳定的、路径依赖特征明显的物理技术系统。

在我国,电力行业技术锁定路径比较清晰。首先,电力行业传统发电技术及配套基础设施已形成稳定的网络,如我国电力行业建设了大量的火力发电厂、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这些支撑性设施难以改变。第二,我国电力行业充分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100多年历史进程中的成熟技术,在许多制度领域形成了巨大的技术存量,难于割舍。第三,消费者和企业对传统发电技术的成本价格、生产过程、技术要素和未来发展也形成了相对明确的、能够接受的认知。

2.2制度锁定

制度锁定,指为维护具有不同资源和诉求群体的利益而形成的规则体系。制度锁定首先是形成了相关利益群体,其次是形成了为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的规则系统。

在电力行业中,利益群体网络主要包括燃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电力设计院等下游利益群体和发电企业、输配电及售电企业等上游核心利益群体。上下游利益群体形成了电力系统内部完整的利益链。就我国而言,在电力系统外部还有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行业协会、各种产业组织与监督管理部门等。电力行业的任何变革都会触及到不同环节的利益群体,当变革有损其利益时,变革会遭遇抵制。

在我国电力行业,由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生产办法和管理条例为主构成的制度系统中,中央制度、地方制度、行业内部制度互相补充、相互牵制。行业内部制度还与其它行业制度相互渗透,在互为格局中形成权能平衡。打破这一平衡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这决定了制度变革的高成本。这也必然形成制度推新的举步维艰。我国电力行业的制度锁定和技术锁定相互强化,形成“技术—制度复合体”,进一步加强了电力行业的碳锁定。以1985年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为例,该法1996年才正式实施,从起草至今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只有两次修订(2009年第一次修订、2015年第二次修订)。《电力法》从起草到正式实施间隔了11年,两次修订的间隔时间也较长,利益的博弈对制度更新的影响十分明显。

2.3 产业锁定

产业锁定是指我国产业发展所需的能源建立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上,且难以改变的状态。我国的能源以煤炭为主,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能源结构难以改变。煤炭是典型的碳密集型的化石燃料。

从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结构看,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始终较高。2015年,我国煤炭生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7%、煤炭消费量约占全球的50%。在2016年里我国消费了435819万吨标准煤,在消费的能源总量中达到了62.0%的占比。

将电力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看,其能源结构与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能源结构完全相同,甚至过之而不及。“多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状况体现在电力生产上就是火电一枝独秀,煤电独占鳌头。2016年火力发电占到了72.24%,水电只占19.43%。据《2017年-2022年中国煤电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煤电装机总量约为10.2亿千瓦,占发电装机总量的58%;煤电发电量约为42000亿千瓦时,约占总发电量的66.7%。报告还指出,煤电发电的总量在2017年里较2016年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不到1%。在火力发电中煤炭一直是主打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仅仅是一个补充。

2.4 社会锁定

社会锁定是指公众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对现行电力消费模式高度认可的状态。该状态集中体现在对电价的认可上。

2001年我国人均电力生活消费量126.5(千瓦小时),2015年我国人均电力生活消费量551.7(千瓦小时),增长了4倍之多,但是由于电力系统的垄断性和公共性,政府需要对电价进行管制,从而将电价稳定在一个较低且合理的水平,2002年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为0.46元/千瓦时,到2015年为0.56元/千瓦时,仅仅增长了0.1元。这一制度使得电价的攀升成为困难,并进一步阻碍了较高电价发电系统的进入。公众已经习惯了基于传统发电技术和传统供需市场形成的电价,对新能源发电技术在推广早期因技术不成熟产生的高电价不适应,由于难以获得公众支持,最终会导致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推广困难,这种消费心态上的惯性会进一步加强技术锁定。数据表明,2001年-2015年我国居民对刚性的电价是比较适应的,对价格改善没有太多的预期。

3 结论

我国电力行业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其中以火力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为主。该行业技术锁定路径比较清晰,制度锁定和技术锁定相互强化,形成“技术—制度复合体”,“多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状况加剧了产业锁定,居民对于电价的认可又强化了社会锁定。技术锁定、制度锁定、产业锁定和社会锁定共同形成了我国电力行业的“碳锁定”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仕军,邹世猛.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碳锁定”与解锁对策[C] 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2010.

[2] Unruh G C.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J].Energy Policy,2000,28(12):817-830.

[3] 李宏偉,郭红梅,屈锡华.“碳锁定”的形成机理与“碳解锁”的模式、治理体系——基于技术体制的视角[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6).

[4] 屈锡华,杨梅锦,申毛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碳锁定”成因及“解锁”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7):201-204.

[5] 谢海生,庄贵阳.碳锁定效应的内涵、作用机制与解锁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16,32(1):38-42.

[6] 刘禹宏,朱永威.“碳锁定”困境成因分析及国外破解“碳锁定”困境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6(13):8-9.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应用
浅谈电力行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电力工程管理中的控制策略分析
以培训效果评估促动员工绩效管理的创新性探究
对输配电工程施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如何做好电力行业客户服务管理
北斗卫星同步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运用简析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