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2019-09-10 07:22廖妙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0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爱国主义德育工作

廖妙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班主任的笔者,深知自己承担着天底下最大的责任。笔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将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扎实做好班主任工作。现浅谈笔者对新时期主任工作的一些看法与策略。

一、 提升班主任道德素养,做好表率

班主任,尤其是小学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承担着最大的责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与班主任相处时间长,抬头见,低头也见。而基于小学生自控力差、模仿力却强的年龄特征,他们亟需一个榜样。这个榜样首先是他们的班主任本身。小学生最崇拜他们的教师,他们认为他们的教师是最棒的。他们还会把他们教师所做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进行模仿。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接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因此,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必须做到行为示范,为人师表。首先,思想上要有高度。教师要正确认识教育事业与民族复兴的联系,充分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准确理解“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的含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其次,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教师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严谨笃学,勇于创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最后,教师必须怀揣一颗仁爱之心,严慈相济、真心实意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偏不袒,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 创新德育工作形式,保障实效

(一)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耳听庄严的国歌,眼看冉冉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行队礼,并能在国旗下唱国歌。

2.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埔县是广东重点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县,而本镇三河镇又是一座千年古城、历史文化名镇,有三河坝战役遗址、全国最早的孙中山纪念堂、明代古城墙等等。厚重的文化积淀、活跃的红色元素就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教师可组织学生缅怀先烈,感叹先辈们的功勋,牢记现在美好的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3.利用传统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节日的形式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目前随着西方文化的融入,我们的传统节日正遭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比如,火了圣诞节冷了清明节,火了情人节冷了重阳节等。教师要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把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组织各种爱国主义活动。比如,讲述爱国故事,寻找最美爱心、孝心少年,或以黑板报、手抄报展示爱国主义情怀等等,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认识。

(二)各学科“立体”教育,树立良好学风

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设计为例说明:

大队部:开展“爱国知识知多少”竞赛;

语文科: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的演讲;

数学科:编有关祖国数学题,如设计我国各省面积统计图;英语科:开展“我爱我的祖国”口语竞赛;

音乐科:举行“我爱我的祖国”演唱会;

体育科:开展“强身健体,报效祖国”活动;

美术科:举行“我爱我的祖国”手抄报、手工展览等。

总之,通过各学科“立体”教育使抽象的主题在各学科多样的教育形式下转化为具体的对象,避免了枯燥单一的说教,用小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可操作的活动,寓教于乐,同时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开展探究体验活动,增强实效

同样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设计为例,组织学生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调查活动,具体操作如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进行调查。

问题:1.每班开展了哪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怎样开展的活动?3.哪班做得好?哪班做得欠妥?4.做得好的班级表现在哪些方面?欠妥的呢?

调查方法:1.每天观察一次各班红领巾佩戴情况及调查一次每班开展的活动,为期一个月。2.做好记录并整理成表格。3.根据数值制成统计图等。接下来进行汇报、公布调查结果并展开讨论,再进行写体会、提建议等。通过学生亲自探究亲身体验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对“爱国”的认识,同时更是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达到预期目标。

(四)加强德育工作与生活的联系

一直以来都倡导各学科要密切联系生活,也可以学以致用,杜绝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脱轨,德育自然也一样。我的做法是制定小目标进行自我监督管理。对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他说爱国爱校爱家,很大程度上他可能就知道这六个字,而不知道如何去“爱”。也就是说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不能太大、太泛,要做细做小目标。如爱国,就从每天戴好红领巾、每周一参加升旗仪式开始;爱校,就要爱护课桌椅、注意校園卫生;爱家,就要帮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三、 争取家长配合,助力德育教育

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是否严格把关关乎教育的成功与否。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积极与家长互动、沟通,强调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每学期我们都会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进行每个学生至少一次的家访,对留守儿童、后进生的家长随时进行“电访”,甚至开展20天帮父母做家务活打卡活动等,形成家校一致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为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我将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德育工作,并对德育工作不断创新探索,切实把立德树人贯彻到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爱国主义德育工作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传统节日礼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