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预与习”

2019-09-10 07:22陈剑超
高考·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科生知识点习惯

陈剑超

地理这门在高中被归为文史类考生的高考必修科目,在大学确是理科生才能报考的专业。因此她在文科生的眼中是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科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大部分由于理科不是很好而选择文科的学生而言是很困难的。这也为文科班的地理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既要做到深入浅出,也要做到一堂课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如何做到有效?高效?这是我在这一学期来不断进行思考和实践的问题。要想使课堂有效高效,这个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实现我认为不单单是教师的事情,学生也应该参与到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构建中来,因此课前预习是有效和高效的一环。

预习这个词我现在的理解是提前预知,自主学习,如何提前?教师下发预习提纲,提供学生提前感知的基础,依据预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首先下发预习提纲,这个预习提纲的编制是依照教室上课的顺序进行的,环环相扣并且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提问,设立预习本,让同学们在预习本上将答案写出来。我这么做的目的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其实课前预习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好习惯,但是由于学生个体习惯的差异,导致有的学生能够进行预习,而有的学生却不能进行预习。

这就导致有的同学由于对新知识的不熟悉而在课上不能及时的跟住老师的思路或者跟得很困难,而我的设置的预习相当是一个作业,学生必须要将预习的答案写在预习本上,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作业任务就能够“强迫”一部分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进行预习。而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学生想要写出答案就必须要翻阅教科书,将教科书的内容从头至尾的先看一遍甚至若干遍后才能进行答案的书写。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过程学生已经对书本的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不至于对老师讲的知识产生陌生感,有助于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兴趣的提升。第二、教师预习提纲的编写其实已经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和授课结构完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梳理思路和答案的过程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相当于按照教师的思路去进行学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有各种疑问,这些疑问是宝贵的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在课上共享,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和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机会。第三,预习的问题不完全是简单的问题,而是由浅入深。预习过程中有部分知识可能在书上没有体现(其实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习题中的区域或者相关问题是书上没有的,這就须要借助文科地理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书地图册来完成了),我会在问题的设置中加入一些和本节课有关的但是使学生陌生的地理知识,这些知识有的是重要的地理界线,有的是重要的河流、湖泊、重要的经纬线等等,学生要想完成这样的预习内容就必须翻阅地图册,这种翻阅会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找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就算学生当时找到了,后来又忘记了,这也权当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和潜移默化的铺垫吧。第四、让学生养成“写”的习惯,地理学习注重原理的理解,但是我认为理解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学生尤其是文科生面对大量的须要记忆的知识比较畏惧,就算是背也是口头去背,有一句老话叫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想,背的同时也能写出来这样也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强度和深度。预习也是背的一种变形,只是这种“背”是浅层的,是未经教师指导和修正的背,但是书上的知识点是没有错的,所以说这种“写着背”也是有效的。学生养成了“写”的习惯,对于文科生来说我认为帮助是很大的。

上面谈到了为什么要预习的原因,但是如何知道学生们是否预习了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查和测了。查就是查预习笔记,看学生的笔记内容。测就是在课堂上采取一些教学手段进行检测,比如说课前提问,提问道某位同学,让其说出这节课的大致内容(可以不全,因为毕竟是新知识,学生有的可能达不到全面掌握的程度),这种提问对于全班也是一种调动,因为我会随时进行突然袭击,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先不论结果正确与否,这样的突击提问也可以是“强迫预习”的一种手段);有的时候在讲课过程中,我在讲到新知识点的时候会出几道题让大家去做,其实这个做题的过程就是新知识的学习和预习检验过程,既是对于知识的检验也是对于学生预习效果的检验,通过做题得出的不同答案学生们进行讨论分析,最终总结出要讲的知识点,这样的测试学生印象很深,通过我的实验效果很好。

预习,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比较难,尤其是全班进行的预习,但是这也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需要,通过我的实验,全班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因为有的知识学生已经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了、掌握了就不需要教师再进一步的讲解,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学科特点不同,但是学生的“预与习”应该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猜你喜欢
文科生知识点习惯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习惯
上课好习惯
一句话证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好习惯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
文科生与理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