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用邀请激励法提高小组讨论效果

2019-09-10 00:11唐香娥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

唐香娥

【摘要】  针对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中优生占据舞台中央,其他学生没有足够机会发表意见的情况,提出邀请激励法的解决方法,主要是設置一位学生成绩优秀的同学做主持人,职责是邀请同学有序发言,让所有组员都发言机会,以及在发言过程中进行激励,让每个组员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言时,其他同学专心倾听,做好笔记,等发言者发言完后进行补充或纠正。为收到良好效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充足的训练和常态化应用。

【关键词】  邀请激励法 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 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1-087-02

合作学习能有效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交往和表达能力,因此合作学习在我国中小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生在没有熟练掌握有效的合作技能的情况下组织小组讨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邀请激励法”解决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

一、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的常见问题

当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让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时,有的小组成绩好的学生占据了舞台的中央,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学生只好当听众,不想发表意见或想发表意见却没有机会。由于有的学生长期得不到参与机会,开始游离与小组讨论,小组逐步变得松散。

几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安静下来。教师让小组派代表发言,发言者往往会说“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在小组代表发言时,许多学生并不热心,没有专心倾听,做出回应。从上面这些现象不难看出,很多讨论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许多学生并没有吸取其他同学的意见,离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邀请激励法的基本内容

1.操作方法

第一步,独立思考。教师布置任务,每个组员独立思考,并把答案写在纸上。

第二步,邀请与发言。由一位学生成绩优秀的同学做主持人,主持人邀请一位同学发言,以后其他同学要举手争取被邀请才能发言。发言时,其他同学专心倾听,做好笔记,等发言者发言完后进行补充或纠正。主持人的主持有一定的技能要求(下面将会谈到),还要注意使用正面语言,鼓励每位组员为小组作出贡献。

第三步,全班分享。由小组发言代表向全班汇报本小组的观点。

2.角色及其职责和技能

小组讨论有必要进行角色分工。邀请激励法也需要有记录员、计时员、总结员等角色分工,但它还需要设置主持人这一角色。我国是在大班额条件下开展合作学习的,一般每个班有8~9个小组,每个小组由5~6人组成,为了让讨论更有秩序和有效,很有必要设置讨论的主持人,一般由对该学科学习最感兴趣的同学担任。为什么要由对该学科感兴趣的同学担任主持人?因为主持人被赋予了组织发言和鼓励参与等职责,这需要他对该学科的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

主持人具有明确的职责和必备的技能。首先,主持人负责所有组员都发言并均衡分配发言时间。因此赋予他邀请同学发言的权力。主持人一般先邀请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发言,再邀请成绩好的同学后发言,否则成绩好的同学就会霸占讨论的舞台,无法实现让所有组员都发言的职责。同时,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发言过程中善于使用正面的语言,激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这种设计不会压抑成绩优秀的同学的积极性,因为成绩优秀的同学被视为总结员,在讨论后期或讨论结束后要进行归纳要点,总结方法,这就恰当发挥了他的作用。其他同学都希望更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认识,他们会认真倾听总结者的归纳和总结。这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发挥,很好地解决了一些课堂合作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3.何时使用邀请激励法

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一节课开始阶段,教师主要让学生个人自己解决浅层次的学习任务,随着认识的深入,当学生遇到个人无法解决的任务时,表明学习任务进入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学习任务不再适合个人学习,需要教师或同学的帮助。这时,教师应当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也就是说,使用邀请激励法的最佳时机是学生遇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小组讨论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实践和宽广的思维空间,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高级思维。如果采取传统讲授式教学或“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能完成任务,但严重压缩了学生的探索空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邀请点评法的一个教学片断

本教学片断选自北京师范大学版七年级下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线段》一节,教学目标是学会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说明其中的道理。教学过程如下:

(1)个体化学习。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已知线段AB,利用尺规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教师让学生参考教材的说明,并在练习本上作图,绝大部分学生通过个体的学习,很快就会用尺规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不过这个任务对于少数学生是具有挑战性的,但他们主动向同学求助,受同学启发,也基本上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2)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教师提出问题:“书本上说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你怎么知道呢?”学生回答:“我们可以证明。”教师追问:“那么,怎么证明呢?”学生感到难以入手,教师启发学生说:“这实际上是要证明CD⊥AB,AO=BO。”这时学生就会想到三角形全等,则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有学生说:“可以连接AC和BC,证三角形全等。”教师按此操作后,学生很快发现,AC=BC,CO=CO,但两个角∠ACO与∠BCO是否相等却未知。要证明这两个角相等,还必须把AD和BD也连起来,再构造并证明△ACD和△BCD全等,但大部分七年接的学生缺乏如此宽广的图像构造能力。这样,证明两个角∠ACO与∠BCO相等的任务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是一个最好的发展学生思维的机会。

但是,一般的教师会马上把AD和BD连起来,然后提示学生证明△ACD和△BCD全等。这种教学方式,表面看起来效率很高,因为学生很快就得到教师想要的结果,但实际上却严重剥夺了学生的高级思维过程,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合作学习的处理方法却是,教师再次强调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要证明两个角∠ACO与∠BCO是否相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3)用邀请激励法进行合作学习

第一步,个人思考和动笔书写。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并在草稿本上尝试解答。

第二步,邀请和点评。以下是笔者观察到一个小组的活动:主持人问晓星同学(化名),让他发表意见,他表示暂时看来条件不足,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此时凤姿(化名)举手,经主持人同意后发表意见,她说可以将AD和BD也连起来,证明△ACD和△BCD全等。主持人问:“大家能听懂凤姿的意思吗?”组员们先后点头,包括原来感到无从下手的晓星同学。主持人又问:“哪位同学可以证明△ACD和△BCD全等?”秀婷(化名)同学举手回答,可以用SSS证明△ACD和△BCD全等。大家都表示同意。这时主持人让尹浩(化名)进行点评,他说:“要证明CD⊥AB,AO=BO,就要证明△ACO和△BCO全等。要证明△ACO和△BCO全等,就要证明∠ACO与∠BCO相等。要证明这两个角相等,需要我们想宽一点,寻找其他线索,当我们把AD和BD也连起来,构造两个新的三角形△ACD和△BCD全等,一下子就解决问题了。”清晰的讲解让所有学生都放出光芒。最后主持人说:“在刚才討论过程中,大家能积极参与,不懂就问,经过共同的努力,解决了感到困难的问题,我为大家点赞。”

第三步,全班分享。教师再让一位学生上台证明CD⊥AB,AO=BO(即直线CD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把这个思路讲清楚。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由浅入深设计问题,开始时由学生个人通过阅读教材也能画出中垂线,但教师提出要证明直线CD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时,学生个体无法回答时,表明出现了小组讨论的最佳时机。教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挑战性任务,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宽广的思维空间。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采用邀请激励法,学生参与度很高,像晓星等成绩较差的同学也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所有同学都在自己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学科思维,这表明这次小组学习是有效的。

四、对学生的训练

1.开学第一周要进行充足的训练

在七年级新生开学前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开学后用1天时间专门训练发言、倾听、回应、任务分工、角色分工等基本合作技能,让学生能正常进行合作交流;用1天时间组织小组创建小组共同文化,建立小组归属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这个前提下,用1天时间专门训练学生掌握思考-配对-分享、邀请激励法等几种常用的合作学习方法。通过耐心的训练,每个学生都比较清楚地了解了邀请激励法,包括操作步骤、角色及其职责和技能。

上面课例中全班所有的小组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正是得益于开学后对学习小组共同文化的打造和合作技能的培训。

2.课堂上要经常应用邀请激励法,并进行小组评价和奖励

邀请激励法是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讨论方法。只要小组讨论对发言的有序性和参与度有较高需求的,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它也许不适用于头脑风暴类的讨论,这种讨论要求无拘无束,以迸发更多的灵感,因而无需主持人。毫无疑问,数学题也需要灵感,但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这种方法效果比无组织的小组讨论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经常应用邀请激励法,并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到位的小组及时予以指出,给出建议,使学生越来越熟练地使用该法。

3.开始由组长充当主持人,以后逐步转移到普通学生身上

七年级第一学期,一般由综合素质和责任心较强的组长充当主持人,以后随着学生对该方法日益熟练,可以让学生自行选举主持人。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