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改良对精准扶贫的意义及对策建议

2019-09-10 07:22张小林谢宗周刘凤丽郭念森李亚龙
长江技术经济 2019年2期
关键词:柑橘精准扶贫

张小林 谢宗周 刘凤丽 郭念森 李亚龙

摘要:为助推范家坪村精准脱贫,长江委对范家坪村柑橘品种改良扶贫进行了调研,并在柑橘园进行了取土测试,从气候、地势、土壤等方面进行柑橘栽培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范家坪村气候条件适合,土质质地良好,适宜大规模推广柑橘种植,但土壤全氮、有效磷、有效铁、有效硼含量偏低,影响了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应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满足柑橘生长需求。本文基于以上分析,并考虑不同柑橘品种种植特性,提出了范家坪村柑橘品改建议,并对柑橘产业发展管理对策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精准扶贫;土壤指标;品种改良;范家坪;柑橘

中图法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9.0208

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范家坪村是长江委对口扶贫点之一,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脱贫任务艰巨。柑橘种植是当地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因管理粗放、品种结构不合理,导致产业效益低下。为使该村尽快摘下贫困帽,针对当前部分柑橘品种老化,产量与品质较差的现实情况,对范家坪村柑橘种植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在柑橘园进行了取土测试,从气候、地势、土壤等方面进行柑橘栽培适应性分析,并谋划引进高品质特色柑橘进行品种改良试点工作,为范家坪村实现脱贫攻坚提供有利支撑和保障。

1范家坪村概况

范家坪村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的中西部,全村下辖16个白然村,耕地面积3 350亩,林地面积11690亩。全村现有866户2 690人,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196户,贫困人口639人,贫困发生率24%。经济以柑橘、核桃、养殖等为主,种植柑桔2 400亩,核桃300亩,年出栏生猪500头。2015年人均纯收入3 840元,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收入,其次是柑橘等产业收入。

范家坪村位于秭归盆地南部边缘褶皱山区,属全国地貌区划的板内蚀余中低山地,河谷地貌发育,最低海拔175m,最高海拔755m,平均海拔650m。范家坪村地处扬子地台褶皱带的秭归盆状向斜南端,地层倾角轴部陡立至陡倾,向翼部逐渐变缓,形成了一个微型盆地,冬季极寒天气到来,冷空气沉降到盆地后,不易散发出去。

范家坪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050mm。降雨主要集中在4月至10月,月平均降雨量150~458mm。总体而言,范家坪村光照和雨水充足,冬季三峡水库蓄水,沿江一带水汽充足,有利于提升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2柑橘种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柑橘种植现状

柑橘产业是范家坪村最大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产业、民生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300m以下以脐橙为主、300—600m以椪柑为主的产业格局。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2 400亩,其中椪柑种植面积1 300余亩,总产量超320万kg;橙类种植面积1 100余亩,总产量超280万kg。橙类中,以纽荷尔为主,占50%,夏橙占20%,伦晚占10%,红肉脐橙占8%,其他早熟品种占2%。柑橘产业已成为全村农业经济、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然而,受温度、地势影响,范家坪村的柑橘种植收益比不上周边地区。由于范家坪村中部地形地貌是一个微型盆地,冬季寒冷天气到来,冷空气沉降到盆地后,不容易散发出去,形成了独特的湿冷小气候,导致柑橘成熟时间晚、产量低,品相和口感比不上海拔低、沿长江的地区,而且柑橘树因长时间受冻,极易造成果实失水,甚至橘树冻死。故种植柑橘的效益一直偏低,导致农户增产增收受限。

2.2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全村已建成的2 400余畝柑橘园,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的并不多见,抗旱设施严重短缺,果农靠天吃饭,抵御旱灾能力低下。近几年来,范家坪村利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标准果园建设,但项目及资金依然偏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2)品种更新步伐缓慢

近年来,我国柑橘新品种选育日新月异[1],然而受制于思想落后、成本较高和效益周期长等各方面因素制约,范家坪村的柑橘品种改良相对滞后,全村柑橘面积中有一半以上还是原始的椪柑品种。2015年以来,受到市场因素影响,部分农户逐步开展高接换种。但由于资金和技术原因,品改的步伐一直较为缓慢。

(3)果品质量不优

由于生产经营者能力的差异,很多果园种植年代过长,新品种引进示范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部分果园的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果肉不易化渣、酸味较重、风味变淡,且不耐储藏,容易腐烂,与周边的乡镇同类果品相比,质量及其市场份额存在不小的差距。

(4)产业主体不强

一是科技队伍不强,推广网络不健全[2]。缺少从事柑橘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二是农村劳动力逐渐弱化。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导致柑橘施肥、打药、修剪、采果等管理措施不到位。三是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偏低,全村目前还没有成立柑橘专业合作社。四是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柑橘生产环节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处于起步阶段[3]。

3柑橘种植园土壤理化指标分析

为掌握范家坪村柑橘种植地区土壤性状,特选择在海拔、地形、柑橘品种、种植年限等有代表性的8个位置进行了取土测试,为后期引进适宜的柑橘品种做好技术储备。测土分析结果见表1。

3.1土壤质地分析

土壤质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土壤透气性和水分、养分的有效性,进而影响柑橘根系的生长发育。柑橘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最适宜的土壤质地是沙壤土或壤土,pH值5.5~6.5最为适宜,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30~50 g/kg[4]。从范家坪村8个取样点的土壤质地各项指标来看,土质大部分为粉壤土和壤土,PH值在4.5~8.5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19~30 g/kg之间,表明范家坪村柑橘种植区土质具有物理性状好、保水保肥力强等特点,是种植柑橘较为理想的土壤,但土壤酸碱度有5个区域不在适宜范围内,要采取冲施微补调力、施有机肥等措施,对这5处的土壤酸碱度进行调理,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应施用有机肥料和种植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2土壤氮磷钾分析

氮磷钾是影响柑橘植株代谢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在柑橘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柑橘园土壤适宜的全氮含量在0.8~l.lg/kg之间,有效磷含量在20—40mg/kg,速效钾含量为100—150 m/kg[5-7]。从范家坪采集土样分析结果看,土壤全氮含量仅3处在适宜范围内,其余5处均低于0.8g/kg,土壤氮素水平偏低;土壤有效磷除F7处有效磷含量( 97.23m/kg)过高外,其余7处磷素水平较低,尤其是F3处土样有效磷含量为2.91mg/kg,远低于平均水平,土壤磷素水平较低,已影响到柑橘的正常生长;土壤速效钾有5处在适宜范围内,其余3处土壤速效钾含量偏高,因此,范家坪村土壤速效钾含量大部分处于适宜范围,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3.3土壤微量元素分析

土壤微量元素也会对柑橘的生长和果实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其中缺铁和缺硼现象在宜昌柑橘园比较常见。柑橘缺铁一般表现为新梢嫩叶发病变薄黄化,叶肉淡绿色至黄白色,叶脉呈明显绿色网纹状,叶片易脱落,严重时出现大量枯枝[8]。土壤缺硼具体表现为新梢叶片生长不正常,成熟叶片和老叶主脉和侧脉变黄,果实小,果皮厚而硬,果实枯水、不堪食用。一般而言,土壤中适宜的有效铁含量区间为4.5~10 mg/kg,有效硼含量为1.0~1.5mg/kg[9]。范家坪8个土样中有效铁含量均低于1.0 mg/kg,远低于平均水平,土壤有效鐵严重缺乏;土壤有效硼含量最高0.646mg/kg,最低0.353mg/kg,土壤硼元素处于平均水平以下。

以上分析表明,范家坪村柑橘园土壤质地较好,酸碱度总体良好,土壤钾素处于适宜水平,有利于柑橘生长。但土壤有机质偏低,肥力不够,且土壤全氮、有效磷、有效铁、有效硼含量偏低,影响了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应针对柑橘土壤理化指标现状,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创造有利于柑橘生长发育的水、肥、气、热条件。

4柑橘品种适应性分析

4.1本地品种优选

范家坪村目前柑橘种植主要以槛柑为主,适度发展脐橙和夏橙。范家坪椪柑知名度不高,销售压力大,且椪柑由于采摘不当造成保存困难,运输过程中损耗加大,销售期短,加上范家坪高海拔区小气候冷空气影响,椪柑成熟期推迟,品质下降,也导致椪柑价格下降。建议范家坪村在高海拔区限制发展椪柑种植,适当替换成早红等早熟品种。低海拔区稳定现有椪柑种植面积,调整适宜的栽培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管理,改善槛柑果实品质。

范家坪村橙类种植已基本形成春天有伦晚,夏天有夏橙,秋冬季有纽荷尔和红肉脐橙的格局。早、中、晚熟柑橘比例约为4:76:20。相较而言,柑橘早熟品改的比例较低,目前早熟品种较单一,且9、10月早熟品种品质达不到最佳,果肉甜度较低,11月份纽荷尔上市后基本没有竞争优势,早熟品种还有待进一步优选。因此,范家坪村柑橘品改应以现有格局为主,重点对高海拔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

4.2爱媛28号引进分析

爱媛28号是日本以“南香”为母本,“天草”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杂交柑橘品种,具有成熟期早、果肉细嫩、价格较高等独特优势。爱媛28号种植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土壤PH值在5.5~7.0最佳,其抗寒热能力强,对八九月份的高温干旱和11月份的低温都有较好的适应性。但爱媛28号对缺铁敏感,果树容易出现缺铁黄叶、白叶现象,影响坐果率和成果率。范家坪村土壤质地、酸碱度等均满足爱媛种植要求,其成熟期在11月份之前,范家坪地形地貌造成的低温对爱媛28号种植影响不大。针对爱媛28号对缺铁敏感的特性,可以考虑增施有机肥,如绿肥、猪牛栏粪肥、堆渣肥等,或者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靠接。因此,可以把爱媛28号作为早熟品种引进范家坪村试种,待试验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

4.3不知火桔橙引进分析

不知火是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日本引进试种、由清见与中野3号椪柑杂交育成的品种,具有丰产性好,产量高、果肉甜等特点。不知火桔橙对种植区域和种植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对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有着独特的要求。其果实耐寒性较弱,且果实须在树上越冬成熟,所以栽培地的年均气温必须在16.5℃以上。对干旱缺水敏感,冬季干旱时易导致果实失水并降低抗冻力和抗病力,严重者会导致果实萎焉落果、落叶。鉴于不知火桔橙“夏不受热、冬不遭冻”的特性,范家坪村不满足其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不建议将不知火桔橙作为引进品种。

4.4优良品种种植建议

综合范家坪村土壤、气候条件特点,并考虑不同柑橘品种种植特性,以优先发展当地特色品种(如伦晚脐橙、早红脐橙等)为主、引进外来品种为辅的原则推动柑橘品改,实现由传统品种到优新品种、集中应市到周年供应的转变。

(1)椪柑品改建议

范家坪村椪柑种植面积1 100余亩,占柑橘种植面积的54.2%。鉴于椪柑种植在范家坪村已成规模化,且广大柑农在种植过程中积累了成熟经验,对槛柑的管理比较熟悉,可以保障椪柑的产量和效益,因此对于椪柑种植,宜稳定现有种植面积,通过对密植果园进行间伐及树体改造,逐步实现果园标准化管理,促进槛柑种植的增质增效。对于种植在高海拔区的椪柑,由于气候、地形条件影响,椪柑的品质相对较差,销售困难,建议改成早红脐橙或爱媛28号。

(2)橙类品改建议

范家坪村橙类种植面积1 300余亩,占柑橘种植面积的45.8%,品种有纽荷尔、夏橙、伦晚、红肉脐橙等,其中早熟品种所占比例较低,且夏橙品质不佳,没有竞争优势,宜考虑引进爱媛28号等早熟柑橘品种,填补夏秋柑橘上市的空白期。此外,根据范家坪村独特的气候、地理优势,筛选当地适宜的柑橘品种,并科学规划种植区域,促进柑橘结构日趋优化。

根据海拔高度合理安排品种布局:在海拔300m以下地带建设晚熟柑橘优势果业带,大力发展伦晚脐橙、红肉脐橙、血橙等;在海拔300~500m地带发展中熟柑橘品种,如纽荷尔脐橙、佛罗斯特脐橙等;海拔500~600m发展早熟品种,如早红脐橙、福本脐橙和爱媛28号等;海拔在600m以上地区禁止发展柑橘。

5柑橘产业发展管理对策措施

柑橘产业是范家坪村的特色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关系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必须以品种改良、提质增效为核心,加快推进柑橘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10]。

(1)解放思想,提高农户品改积极性

对于柑橘品改,农户仍然存在着各种顾虑,因为换种、嫁接等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柑农的现实利益会受到影响和冲击,因而造成品改的积极性不高。应加强柑橘品改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品改补贴、召开品改动员会等形式,提高柑农品改积极性。

(2)加强灌溉栽培管理措施

柑橘品种改良试点工作可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结合起来,先在100亩柑橘种植园开展滴灌、微潤灌溉等高效节水技术试点,并配套水肥一体化等设备,通过科学的灌溉施肥管理措施调控产量和果实品质。同时大力示范推广夏季深翻改土、树盘覆盖、采果前控水、疏株间伐等先进栽培技术,强力推进果园标准化建设与生产。

(3)推进柑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范家坪村柑橘园土壤有机质偏低,肥力不够,且有效磷、有效铁、有效硼含量偏低,土壤本身营养不足以满足柑橘正常生长。要定期开展土样采集工作,制定肥料配方,并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到村、培训到户、指导到田,使广大农民逐步掌握合理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4)实施服务网络体系化

一是建立健全技术服务网络。以村级组织和柑橘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上下联动,纵横发力,建设技术服务网络。二是建立健全生产服务网络。产业化经营需要社会化分工,针对全村柑农整体素质不强和以户为单元劳动力不足的客观实际,建立健全生产服务网络显得尤为迫切。

参考文献:

[1]冉德森,周国斌.我国柑橘产业发展前景预测[J]湖北植保,2009,115(5),43-45.

[2]祁春节,邓秀新.当前我国柑橘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对策措施[J].中国果业,2016,33(12),9 -11.

[3]鲍江峰,夏仁学,彭抒昂等.湖北省柑橘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08-210.

[4]孔樟良,陈和秀,赵玲玲等.影响柑橘品质的土壤因素初步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2),192-193.

[5]鲁剑巍,陈防,王运华等.氮磷钾肥对红壤地区幼龄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4),413 -418.

[6]钟冰,陈远喜.施氮量对柑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36,48-50.

[7]温明霞,聂振朋,林媚等.土壤、叶片中营养成分与柑橘品质的相关性研究[J].广西园艺,2007,18(3),12-15.

[8]袁迎春,郭红艳,杨利等.土施硫酸亚铁对宜昌市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园艺与种苗,2015,7,52-53.

[9]盛鸥,宋尚伟,彭抒昂,等.不同硼浓度对脐橙生长和硼吸收分布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33,76-79.

[10]邓秀新.国内外柑橘产业发展趋势与柑橘优势区域规划[J].广西园艺,2004,15 (4),6-8.

猜你喜欢
柑橘精准扶贫
柑橘家族
气象条件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分析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澳大利亚的柑橘出口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