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警察局长克雷茜达·迪克

2019-09-10 07:22高锡凤
现代世界警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三叉戟迪克警察局

高锡凤

克雷茜达·露丝·迪克,女,1960年10月16日生,毕业于牛津大学农林技术专业,并获得剑桥大学犯罪学硕士学位,英国高级警官,现任伦敦大都市警察局(MPS)局长,她是大都市警察局(苏格兰场)1829年成立以来首位女性局长,2017年2月任命,2017年4月10日履新。

克雷茜达·迪克是家里第三个也是最小的孩子,父亲马库斯·迪克是牛津大学贝列尔学院资深导师,东安格利亚大学哲学教授。她是在牛津城长大的,先后在牛津龙小学、牛津中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读书。

1983年,她加入伦敦大都市警察,成为一名巡警;1993年,她调任布莱姆希尔国家警察学院加速晋升课程的导师。

1995年,调任泰晤士河谷警察局督察,主管警务行动。2003年,调任伦敦警察局“三叉戟”行动组组长,任上侦破了系列大案,两年后兼管反恐行动。

2006年9月,因为出色的指挥能力,她被提升为助理副局长,分管特殊行动部。三年后升为局长助理,主管专门刑事部。

2010年,迪克被授予女王警察勋章(KPM),以奖励其卓越的警务水平。

2012年,她升任伦敦警察局副局长,主管反恐警务,并任第30届伦敦奥运会安保组组长。

当年,她被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为英国最有权力的100名女性之一。

2015年,她到了警察职业生涯退休的时候,但是依然获得重用,调任外交部工作,担任某总干事级别的职务,其职责处于高度机密状态。

同年,英国女王给她亲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

2017年2月22日,英国内政大臣安珀·拉德宣布任命迪克为伦敦警察局长。她表示,克雷茜达·迪克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对伦敦警察局的未来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在反恐形势严峻和网络犯罪威胁加剧的背景下,她的经验和洞察力将使伦敦警察局不断适应新形势,确保英国首都地区的安全。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表示,克雷茜达·迪克是伦敦警察局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局长,也是英国最有权力的女警官,这是伦敦的骄傲。

她领导的是一个有四万名员工和30亿英镑预算的、在英国独一无二的警察机构,负责保卫从平民到皇室的每一个伦敦居民的安全。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表示,迪克女士具有统领伦敦警察局所需的“优秀素质”。

克雷茜达·迪克在警察系统工作了30多年,年薪为27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36万元),此外还有其他各种福利。

迪克对此任命表示“激动且受宠若惊”,她说这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和机会,她将与伦敦警察局的同事一起,竭尽全力为伦敦市民提供保护和服务。

纵观迪克30多年的警察生涯,可谓轰轰烈烈,功勋卓著。比较突出的有几个方面,分别是:主持“三叉戟行动”、组织伦敦反恐、奥运安保指挥、领导伦敦警察。

一、“三叉戟行动”

“三叉戟行动”(Operation Trident)始建于1998年3月,直接隶属于伦敦警察局。创设这一机构的初衷,是为了控制伦敦市朗伯斯自治区和布伦特自治区高发的一系列黑人枪击案。“三叉戟行动”的中枢机构,是一个名为“行动指挥中心”的团队,这个团队中既有犯罪防控专家,又有近战指挥高手,还有高级法律顾问。他们通力合作,专门针对黑帮犯罪、有色人种社群犯罪、枪支毒品犯罪等痼疾,受伦敦警察局的直接管辖和指挥。

2003年,迪克调任伦敦警察局“三叉戟”行动组组长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行动组有意吸收更多有色人种警察参与进来,300名警官中有16名黑人警察,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其他行动机构。

2004年底,“三叉戟行动”开始与另一个行动小组“特拉法加尔行动”共享信息和管辖权限,从而获得非致命枪击案的管辖权。

“三叉戟行动”拥有其他警种不具备的法律特权,他们有权向污点证人承诺赦免其罪责,以鼓励他们和警方合作,密报帮派和枪支犯罪的线索。

“三叉戟行动组”采取大赦政策,对那些主动上交武器的人士免于处罚,并允许他们采取匿名的方式上交武器。

在迪克的直接指挥下,侦破了阿弗里尔·约翰逊案、米歇尔·卡比案等一系列臭名昭著的黑帮及毒品犯罪,轰动一时。

由于迪克组长的出色指挥能力,她被授予“金牌指挥官”的荣誉称号。

二、指挥伦敦反恐

2005年7月21日,英国伦敦的公共交通系统笼罩在恐怖袭击的阴影之下,地铁站和公交车先后发生爆炸或未遂爆炸事件。就在此前,7月7日,伦敦公交系统遭遇了自杀式炸弹袭击,共造成52人死亡、750人受伤。

新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伦敦警方再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伦敦警察局负责反恐行动的指挥官,迪克更是站在了风口浪尖。在她的一系列铁腕措施之下,伦敦很快恢复了正常的治安秩序。

针对爆炸案,组成了专家小组,对爆炸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查。

在放置爆炸装置的背包中,警方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重要线索,一张某体育馆的会员卡,上面的名字是侯赛因·奥斯曼。警方身份识别系统显示,奥斯曼是一名来自北非的移民,居住在伦敦南部的斯科舍路21号。

警察迅即对奥斯曼进行抓捕,迪克在苏格兰场指挥这次行动。

2005年7月22日,在嫌疑人奥斯曼所住的社区,巴西青年德梅内塞斯从公寓楼中走出,引起了监控人员的注意。德梅內塞斯时年27岁,是一名巴西人,外表与抓捕对象奥斯曼的特征相吻合,监控人员误认为他是北非人。

德梅内塞斯前往布里克斯顿地铁站,由于刚刚遭受了恐怖袭击的威胁,该站仍处于关闭状态,他便步行沿原路返回,然后登上了一辆开往斯托克地铁站的公共汽车。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警方的极大怀疑,因为这正是具有反侦查经验的人用以摆脱跟踪监视的典型做法。

监控人员迅即向迪克报告,说德梅内塞斯表现出紧张、激动,不停地打电话、发短信、上下公交车,这一切都与那些意欲发动爆炸袭击的恐怖分子的特征相吻合。

迪克同意对德梅内塞斯实施抓捕。

梅内塞斯穿着厚厚的外套,穿过地铁验票口栅栏,冲进车厢,跟踪的警察觉得他可能要实施自杀式爆炸,连开数枪将他打死。

15分钟后,迪克警长意识到可能错杀了一个无辜的人,嫌疑人身上没有携带任何爆炸装置。

2007年11月1日,伦敦中央刑事法庭对伦敦警方误杀巴西青年德梅内塞斯一案进行了裁决,认定伦敦警察局有错,对警察局处以17.5万英镑的罚款,并承担38.5万英镑的诉讼费用,但警察个人不负责任,他们是失误,不是犯罪。

在起诉过程中,检察官指控当时的总指挥迪克警长未能控制下属,应负领导责任。已被提升为伦敦警察局助理副局长的迪克在法庭上表示,她当时下令制止嫌疑人,是要截停和拘捕他,后来被枪杀,实在是个意外,但是她愿意承担责任。法庭最终裁定迪克在指挥过程中没有过错,不负任何刑事责任。

时任伦敦警察局局长伊恩·布莱尔说:“重要的是,所有警察都试图在伦敦面临恐怖威胁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任何一名警察‘预谋’枪杀无辜者,这次死亡事件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三、奥运会安保指挥

2012年,迪克升任伦敦警察局副局长,主管反恐警务,并任第30届伦敦奥运会安保组组长。

她说,英国获得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之后,安保问题就成了头等重要大事。

为保障奥运会顺利进行,安保小组确立了奥运会组织保障机制,制定了《2012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安保战略》。在该战略的指导下,英国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奥运安保行动中来。

伦敦警察局设立全国奥林匹克协调中心;伦敦消防局、警察局、急救中心和军方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应对奥运突发事件的联合行动预案,涉及大量信息化技术应用等。

作为安保小组负责人,她采取实之又实、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的策略,针对突出的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抗议示威和自然危机,制定了相应的子方案。

伦敦警察局设立全国奥林匹克协调中心。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所有参与安保、应急服务的部门和机构的高级别官员都在协调中心坐镇指挥。奥运会高峰时期,英国全境部署了12万名警察维护治安,另有一万名安保人员负责场馆安全,军方也投入了大量的兵力。

安保小组还专程前往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取经,获取相关安保经验,购买安防器材。

最终,伦敦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伦敦警察付出的辛勤汗水得到回报,指挥长、副局长迪克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

四、领导伦敦警察

担任伦敦警察局长让她深感责任重大,面临着严峻的反恐形势、警力不足、经费缩减等众多问题。

2017年4月10日,上任的第一天,就出席因恐怖袭击而牺牲的巡警基思·帕尔默的葬礼。18天前,英国国会大厦附近发生恐袭事件,当时巡警基思为了阻止袭击者进入国会大厦被刺杀身亡,这名袭击者随后被警方击毙。

上任后,她向政府积极争取经费。她说:“恐怖主义是持续的威胁,而不是短暂和固定不变的,需要加大各方面的投入。”

她认为,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实现伦敦大都市警察局在2020年前削减四亿英镑经费的目标,不得不采取新的政策,比如被偷物品价值低于50英镑的盗窃案件、汽车失窃以及部分轻微人身伤害事件等低等级犯罪将不再立案调查。当然如果能提供明确的嫌疑人身份,警方还是会插手的,但如果监控录像没有清晰地拍摄到持续20分钟的犯罪行为,警方就不介入了。

她说,消减经费、缩减警察编制,是导致伦敦暴力犯罪上升的一个原因。15年来,伦敦警察首次低于35000人,而实际需要起码得再增加500人。

在对待反恐的观点上,迪克认为,不应該广泛讨论“将会发生什么”,而应是高度关注“已经发生了什么”。

因为伦敦的暴力犯罪和恐怖袭击频发,有人建议伦敦警察配枪,但是迪克否决了这个提议,她认为与警察联系紧密的社区居民没有配枪,所以警察也不必配枪。

迪克担任局长一年多以来,伦敦的社会治安稳定,恐怖袭击减少,受到了广泛好评。

(责任编辑:冯苗苗)

猜你喜欢
三叉戟迪克警察局
我的“警察局”
《三叉戟》:“老派”刑侦剧的新突围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一尊青铜像
友阿股份:业务“三叉戟”确保高成长
刍议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三叉戟”
波兰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