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需要对大学生择业的重要性

2019-09-10 05:22张丹卿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自我价值

张丹卿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社会就业形势的严重,大学生择业存在的不正确的就业观,导致我国就业率较低。大学生根据社会需要进行择业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主要探讨社会需要对大学生择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会需要;择业;自我价值

社会需要是由社会生活引起并受社会制约的高级需要,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社会需要其实是指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者以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臻激烈,就业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业更是涉及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所以,社会需要对大学生择业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戴着脚镣在跳舞”,我们既是自己生活的导演,又是演员。梅洛.庞蒂在《意义与无意义》一书中写到:“人在社会中的存在不同于物在盒子中的存在,人在其灵魂深处承受这社会。”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成年却还没有真正接触社会的特殊群体,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择业存在一些问题:对自身评价过高,非专业对口的单位不去;立志考上公务员,综合福利待遇不达标的不去;非排名在前的大公司、大企业不去;盲目跟风,整体行业前景模糊的单位不去。据北京教育局的一项关于未就业毕业生和即将毕业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把外企和政府机关作为理想单位的比例分别为33.8%和31.1%,愈六成调查者表示即便毕业时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发展,更有甚者说,还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毕业后要在家好好休整,弥补上学这么多年的辛劳,一年后再外出寻找工作。上述问题正是部分大学生被社会阴暗面的利益所诱,追求高昂的金钱报酬,人生价值尺度渐渐向“功利化”偏移,单纯的把就业看成是谋生的手段,对自身价值定位不明,盲目顺从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动机,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没有意识到就业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也没有意识到一味的追求个人需要容易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也没有意识到社会需要对个人需要的重要性,只有满足社会需要,才有可能实现个人的需要,进而提升自我价值。这就造成如今我国的“就业难”问题,一方资源闲置被埋没,一方人力资源奇缺。上述情况这也间接证明了,只有强者才能直面现实,而弱者往往逃避现实。

对大学生而言择业,不仅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而且还与环境因素和择业的可行性等密不可分,這些所牵涉的都与社会需求密不可分。当代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应面对全球金融风暴的现实,应该考虑社会关系对人的制约和塑造,考虑生产关系、生产力以及生产劳动对人的重要性,树立符合当前需要的择业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首先,社会需要具有客观性。对于择业来说,社会发展衍生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具体体现为对人才的需要。所以,社会需要真实的反映了社会上有需求的职业以及需要人才的数量和标准。社会需要明确指导了大学生择业的科学性与指向性,正因为有社会需要所以才有各种各样的行业,而我们只能在社会已有的行业中来进行选择,这就说明了社会需要正是大学生择业的前提。其次,顺应社会需要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才有可能被实现。个人与社会内在统一,个人内在于社会,社会也内在于个人,这就要求我们从社会总体出发看待个人,紧跟时代的脚步,把小我融入大我,把自身融入社会,才能更好的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有大作为,关键是具有大局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当代大学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要以党员干部为榜样,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更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从原始的群居部落到现在的高度文明,每一步的发展过程都需要不同的人才、不同的思想。当代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时,更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被当今社会所容纳,才有可能在新时代社会中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个人与社会是内在统一的,这要求我们从“社会总体”出发来看待“个人”。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所指出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当代大学生必须懂得,只有把个人价值同时代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相结,用自己一切为社会为老百姓服务,才能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抱负。大学生应当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满足社会需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参考文献

1、杨东东.谈大局意识[J].理论学习,2017(04):56-58.

2、李阳.基于人才培养视角的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融合思考[J].中国市场,2019(17):175-176.

3、丁战锴,严仍昱.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遇与挑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03):79-82.

4、肖银洁,张琳.国际视阈下文化自信构建路径新探[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7,26(04):13-16.

5、赵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渗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3):218-219.

6、周彦,沈豫浙.刍议大学教育的宗旨与价值取向[J].文教资料,2008(31):141-143.

猜你喜欢
自我价值
浅议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酒店人员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突发事件,要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块“压舱石”
别样的生成 别样的精彩
需求层次理论在企业青年员工激励与组织引导上的应用
企业招聘优秀人才的经济学分析
浅析员工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