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8年我国化工事故统计与分析

2019-09-10 07:22胡万吉
今日消防 2019年2期
关键词:统计分析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化工行业重特大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山东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天津港“8.12”瑞海国际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河北张家口“11.28”重大燃爆事故、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等,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2009-2018年10年间发生在我国的较大以上化工事故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加强我国化工行业应急管理工作、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化工事故; 统计; 分析; 对策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安全”一词共出现了55次(党的十五大报告6次,党的十六大报告14次,党的十七大报告23次,党的十八大报告36次),可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也在与日俱增。

改革开放以来,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频发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进入21世纪后,党和国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如图1所示:

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化工行业屡屡发生重特大事故,可以说“大事年年有、小事月月见”,已成为影响我国公共安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山东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天津港“8.12”瑞海国际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河北张家口“11.28”重大燃爆事故、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表1)。

我国是化工大国,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危险化学品。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近30万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700多个各类化工园区和化工基地,1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工企业。其中,已建成千万吨级炼油企业28家,百万吨级乙烯企业16家,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一体化企业14家,炼油、乙烯及芳烃联合生产企业9家,诱发事故的不确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以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为例,2018年2月7日,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就曾给江苏省发函,要求督促该公司限期整改检查中发现的13项隐患。但不幸的是,事故终究还是发生了。事实一再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化工行业安全基础薄弱的情况依然十分突出,总体上仍处于脆弱期、爬坡期和过坎期。创新和加强化工行业应急管理、遏制重特大化工灾害事故风险,是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面对、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2 我国化工事故总体情况

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性等特点,因此,化工行业发生事故的风险遠超其它任何行业部门。据统计,2013-2018年6年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974起,造成1253人死亡(图2)。

具体而言,2013年共发生化工事故142起、死亡207人,同比(187起、267人)减少45起、60人,分别下降24.1%、22.5%;2014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14起、死亡166人,同比减少28起、41人,分别下降19.7%和19.8%;2015年全国共发生化工和危化品事故97起、死亡157人,同比减少17起、9人,分别下降14.9%和5.4%;2016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226起、死亡234人,同比增加39起、77人,分别上升20.9%和49.0%;2017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219起、死亡266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7起,下降3.1%;死亡人数增加32人,上升13.7%;2018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76起、死亡223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43起,下降19.6%;死亡人数减少43人,下降16.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化工安全生产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之后,国务院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行动,但仍发生了山东临沂金誉石化“6.5”爆炸事故(10人死亡、9人受伤)、江苏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重大爆炸事故(10人死亡、1人受伤)、四川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7.12”重大爆炸着火事故(19人死亡、12人受伤)、河北张家口“11.28”重大燃爆事故(23人死亡、22人受伤)、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62人死亡、94人受伤)等一批有重大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的化工事故。

3 2009-2018年较大以上化工事故分析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等级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四个等级。由于2015年之前只统计亡人事故,大量一般事故的统计数据难以完整获取,无法准确地开展统计分析。因此,本文只对较大以上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进行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2018年,我国共发生较大以上化工事故157起,造成660人死亡(为客观反映事故规律,未统计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着火爆炸事故,下同),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8年这10年间,我国化工行业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总趋势呈波浪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稳中有变、稳中有忧。特别是2017年、2018年连续每年发生两起重大事故,说明化工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

3.1 事故月份分析

按照事故发生月份,对2009年至2018年较大以上化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月份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曲线均呈波动变化。11月至1月份,事故相对较多,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春节前后企业员工工作状态受到节日影响,易出现松懈;另一方面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设备和实施、管线等易冻裂引发物料泄漏,造成事故。如2017年12月19日,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干燥一车间低温等离子环保除味设备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7人死亡、4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工人违章操作绕过自动连锁,对未通过验收的燃气热风炉进行手动点火,导致天然气通过2号燃气热风炉串入2号干燥系统内,与系统内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电火花发生爆燃,并引起部分粉尘爆炸,酿成惨剧。7、8月份事故起数相对较多,主要是由于高温天气易造成危险化学品挥发,进而引发燃烧或爆炸事故。如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就先后发生过2010年“7.16”油库着火、2011年“7.16”常减压装置爆炸着火、“8.29”柴油储罐着火等多起有影响的火灾事故。因此,化工企业在高温和低温时节应特别提高警惕,加强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防止事故发生。

3.2 事故区域分析

2009年至2018年各省份发生较大以上化工事故的起数如图5所示。

图中可以看出,山东、浙江、辽宁、河北、内蒙古的事故起数相对较多,分别为22、14、14、13、11起,占总事故起数的47.1%。这主要与我国化工企业的分布相关。以山东为例,全省现有化工企业2.8万家,遍布城乡,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5000家,其余均为民营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山东共发生石油化工火灾594起;仅2015年,就先后发生临沂烨华焦化有限公司“1.13”爆炸(4死4伤)、聊城新瑞实业有限公司“2.8”闪爆事故(3死5伤)、滨州海明化工有限公司“3.18”爆炸(4死2伤)、淄博润兴华工科技“8.22”爆燃事故(1死9伤)、东营滨源化学有限公司“8.31”爆炸事故(13死25伤)、日照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7.16”爆燃事故等多起有影响的化工事故。由此可见,化工事故的发生与生产经营活动程度密切相关,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化工重点省份的监管工作,防患于未然。

3.3 事故类别分析

将2009年至2018年较大以上化工事故按照爆炸、火灾、中毒窒息、灼烫及其它5种类别进行统计,结果如图6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工行业爆炸事故起数相对较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与爆炸事故特性息息相关,爆炸一旦发生,往往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令人猝不及防。如2018年11月28日零时40分左右,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发生燃爆事故,造成 23人死亡、22人受伤。经初步调查,事故直接原因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氯乙烯气柜发生泄漏,泄漏的氯乙烯扩散到厂区外公路上,遇明火发生爆燃,导致停放在公路两侧等待卸货车辆司机等人员大量伤亡。据应急管理部调查,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2012年开工,至事故发生6年时间里,从未对氯乙烯气柜进行过任何检维修。在2015年张家口安监局的执法检查通报中,就曾措辞严厉地指出该企业存在氯乙烯气柜进口排水阀泄漏严重等71项隐患,但企业并没有给予重视。企业应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加大巡检、检修力度加强设备管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3.4 事故环节分析

将2009年至2018年较大以上化工事故按照生产、使用、运输、储存、经营5个环节进行统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如图7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环节发生的事故最多,分别占总事故起数和总死亡人数的84.2%、86.5%。主要原因是化工生产环节涉及氯化、氧化、重氮化、氟化、磺化、硝化等危险过程,同时操作单元中大量存在高温、高压、高真空、深冷等苛刻工艺条件,反应激烈,容易发生事故。如2012年2月28日9时04分,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1号反应釜突然爆炸,爆炸所产生的高强度冲击波以及高温、高速飞行的金属碎片瞬间引爆堆放在1号反应釜附近的硝酸胍,引起二次爆炸,事故共造成25人死亡、4人失踪、4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59万元。企业应高度重视化工工艺关键节点管控,切实提升生产工艺本质安全水平。

3.5 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将2009年至2018年较大以上事故按照直接原因进行统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如图8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直接原因中,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导致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事故起数和总死亡人数的43. 7%,36. 3% 。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化工企业员工文化水平偏低、安全素养不高所致。如2018年7月12日,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阳春镇工业园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伤。据应急管理部监管三司司长孙广宇通报:“企业根本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安全管理极度混乱。二车间副主任罗某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程度, 2月入职,6月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连最基本的化学元素符号都认不全。事故中死亡的19人中有16名操作工,基本都是周边农村的农民工,缺乏化工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对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不掌握”。这类员工在实际作业环节易产生侥幸心理,简化必要的安全操作流程,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从2009一2018 年较大及以上事故统计分析结果来看, 我国石化及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监管部门在法规文件制定、过程安全管理、风险及隐患排查管控、化工事故调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化工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从推动化工安全依法治理、强化化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完善化工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升化工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和改进重特大化工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全过程加强我国化工行业应急管理工作、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势头。

作者简介:

胡万吉,(1986-),甘肃武威人,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战训处工程师,主要从事消防作战训练、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消防员安全等方面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毓铭等.常态与非常态风险视域的应急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 牟善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与技术——预防重特大事故的系统方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8.

[3] 刘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7.

[4]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8.

[5] 胡馨升等.2011-2015年全国化工事故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2):180-185

[6] 佟淑娇等.2001-2013年化工企业较大以上事故统計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3):129-134.

[7] 徐仁浩.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风险管控的探讨与实践[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7,33(2):29-32

[8] 戚萌,朱常龙.2013—2017年中国石化及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展望[J].现代化工,2019,39(2):1-6.

猜你喜欢
统计分析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