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Ⅳ期混合痔采用RPH联合保留齿线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9-09-10 07:22胡天宇
健康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混合痔

胡天宇

摘要:目的:探讨RPH联合保留齿线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2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 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RPH联合保留齿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并 发症( 疼痛、出血、肛缘水肿、皮赘形成、排尿障碍等) 、创面愈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 82.60A,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d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中的疼痛、出血、排尿障碍、肛缘水肿、皮赘形成的发 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RPH联合保留齿线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取得良好的疗效,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轻,术后恢复快,值得l 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混合痔;RPH;保留齿线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其发生与便秘、不良饮食习惯、饮酒、久坐久立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对痔的治疗关键是解除相关症状,但Ⅲ、Ⅳ期混合痔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常需要手术治疗,而传统外剥内扎术虽为经典术式,但存在损伤较大、疼痛明显、出血多、易出现肛缘水肿及皮赘形成、术后易排尿障碍、创面愈合缓慢等不足。Ⅲ、Ⅳ期混合痔患者采用RPH联合保留齿线术[1],与同例数Ⅲ、Ⅳ期混合痔患者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痔套扎术( RPH)是在传统胶圈套扎术基础发展而来,具有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选择46例Ⅲ、 在我科住院的11I、Ⅳ期混合痔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43.8岁; 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龄43.4岁。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 2006年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2006版) 》中Ⅲ、Ⅳ 期混合痔的诊断标准m;排除标准:( 1) 合并有其他肛肠疾病如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等;( 2)有严重全身并发症或肿瘤患者;( 3)妊娠、哺乳期妇女;( 4) 精神病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术前准备相同,术前签署手术同意书及麻醉同意书,术前30 mi 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麻醉采用腰俞穴麻醉,手术采用折刀位。

1.2.1觀察组采用RPH( 专用肛肠RPH器械) 联合保留齿线术。常规消毒铺巾,扩肛。待肛管松弛后,消毒肛管及直肠下端,提起突出痔核组织,取肛缘皮肤“ V” 切口,将外痔痔核剥离至齿线下0.5cm,结扎切除外痔组织,切除多余皮赘,修剪皮瓣,再用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肛管黏膜至 肛缘。将涂有石蜡油的肛门镜置人肛门显露齿线、 直肠下端,明确内痔位置,将自动痔套扎器与负压吸引器相接,经肛门镜置入套扎器枪管,枪头与内痔上黏膜充分接触后,按住负压释放孔,形成负压抽吸将目标组织吸人枪管内,当吸引器负压值达到0.08 ~0.1 MPa时,扣动板轮将胶圈释放并完成套扎;松开负压释放孔,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点套扎,完成套扎后退出肛门镜,肛内纳入纳米银痔疮净,纱布外固定。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患者取折刀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扩肛,提起外痔组织,取肛 缘皮肤“v”形切口至齿线上0.5~1.0 cm,剥离静脉丛及增生结缔组织,钳夹内痔根部,7号丝线贯穿“8”字缝扎,切除痔核组织,修剪皮缘,肛内纳入纳米银痔疮净,纱布外固定。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二—4]。 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 疼痛、 出血、肛缘水肿、皮赘形成、排尿障碍等) 、创面愈合时间情况。(1) 疼痛:无任何疼痛感觉,记0分;疼痛较轻,可以忍受,不必处理,记2分;疼痛,无痛苦表情,一般的止痛药可缓解,记4分;疼痛较重,表情痛苦,需杜冷丁类药物方能止痛,记6分。(2) 出血:正常,记0分;手纸沾血,记2分;滴血,记4分;喷射状 出血,记6分。(3) 肛缘水肿:光滑无水肿,记0分; 轻度水肿,肉芽组织平整,记1分;轻度水肿,肉芽组 织不平整,记2分;水肿明显,创面不平整,记3分; 严重水肿伴血栓形成,记4分。(4) 皮赘形成:以有无皮赘形成来记录例数。( 5) 排尿障碍:无排尿障碍,记0分;出现排尿障碍,但经物理处理可自行排出,记2分;需要导尿者,记4分。(6) 记录伤口愈合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本试验统计数据输入SPSSl 3.0 统计软件,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d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中的疼痛、出血、排尿障碍、肛缘水肿、皮赘形成的发生率均较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外剥内扎术作为治疗痔的经典术式,一直广为临床应用,但因损伤过多肛管皮肤黏膜,损伤齿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术后疼痛、出血、肛缘水肿等术后并发症较明显,术后恢复慢,同时影响肛门精细感觉能力,术后复发率较高。1975年Thomson首次提出及1994年Loder进一步完善的痔发生的“肛垫下移学说”,同时随着现代外科微创理念和微创技术的发展要求,手术中更加注意保护肛垫的解剖结构和 肛门功能的完好性。痔疮自动套扎术( RPH)是祖国中医传统胶圈套扎术发展而来,是基于“肛垫下移学说” 产生的。其原理是内痔痔上黏膜套扎悬吊,上提肛垫;局部炎症反应致使黏膜、黏膜下层与浅肌层粘连,肛垫固定于较高位置;部分阻断痔的血供或减少静脉倒流,减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淤滞,使痔块萎缩;直接套扎痔 块基底部,可即刻止血;不损伤齿线,有效保留了肛门精细控便功能。RPH兼顾了痔的“ 静脉曲张学说”和“肛垫下移学说”两大基础理论,成为治疗内痔的主要方式。大多欧美国家对内痔的治疗首选套扎术,MacRae认为胶圈套扎术是治疗痔最有效的非手术疗法。在临床上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痔( 特 别是内痔) 的病例逐渐增多,且取得较好的疗效。单纯内痔套扎时可于门诊进行,无需住院和麻醉,方便患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RPH主要是针对内痔部分的处理,套扎后对整个肛垫有一定程度的上提,对外痔部分有所改善,但Ⅲ、Ⅳ期混合痔的外痔部分大多仍需手术切除[2]。本研究中采用保留齿线术,此法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创面刺激。术后疼痛减轻、排尿障碍减少,保留肛 垫和齿线区,不损伤排便反射,肛门的完整性得到保留,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本研究结果表明,RPH联合保留齿线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取得良好的疗效,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轻,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初德,罗欢平,罗然尔.环状混合痔行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的应用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1):88-90.

[2]吴岭,韩恩崑,张建生,吴会国,王伟伟.保留齿线痔上动脉结扎内悬吊外切剥术治疗混合痔5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04):92-93.

猜你喜欢
混合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注射结合手术治疗混合痔临床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PPH治疗45例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62例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与外痔切除术联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