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清风在竹间

2019-09-10 20:02王毅
大东方 2019年2期
关键词:题跋构图

摘 要:文同是中国美术史上较为重要的人物,尤其是他的墨竹作品艺术风格鲜明,对后世画竹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选取较为可靠的文同墨竹作品,重点从该作品的构图、笔法、用墨及款署还有题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及品评,并简要概括出此作品的意义及文同墨竹艺术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关键词:文同;墨竹;构图;题跋

竹子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也是千百年来华夏文化不断描绘的对象。他几乎包含华整个华夏文明的所有品德:君子之风,凌霜傲雪,不畏严寒……。教会了太多的人学会了坚持自我,不污不染,也让更多的文人志士明白了洁身自好,清风在节。在文人眼中竹子就像是一位儒雅的书生,没有激烈,没有张扬,虽温柔敦厚却并不卑微。

竹子是一种长青植物,性情耐寒,于是便有了“不随妖艳争春色,独守孤真待岁寒”的品性。感受竹子各种品性实在是唯美绝伦,借竹来抒发个人的内心情感以成为中华名族千年历史长河中那些文人墨客们的共同情节,也由此而衍生出妙文趣事,举不胜举。

自古以来便有人倾心于对竹子的研究,学习他们的气节,领悟他们的秉性。这不仅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也让许多丹青妙手为之不吝笔墨,唐代的王摩洁,南唐的徐熙、后蜀的黄筌,北宋的赵昌以及登峰造极的赵孟頫、清代的郑板桥,吴昌硕等画竹、写竹冠绝古今,叹为观止。在这诸多画竹名家及佳作中,不得不提到北宋的文同和他的代表作品《墨竹图》。

文同字与可,生于1018年卒于1079年,北宋画家,梓州永泰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自号笑笑先生,品性高洁,擅长诗文书画,尤长于画竹。因曾出任湖州知府,所以常被后世尊称为“文湖州”。文同出身于书香门第,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又擅写篆、隶、行、草、飞白,深得文彦博,司马光的敬重。与大文豪苏轼是表兄弟关系。文同处世谨言慎行在这一点上与苏轼的豪放姿纵不同。

在中国绘画史上文同以画竹而著称。他十分注重对生活的体验,常常深入生活观察竹子,因此他主张在深入了解竹子的各种形态、结构等之后再动笔描绘。“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思想。文同的画的竹叶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墨色变化丰富,形成了墨竹一派,被称之为“文湖州竹派”。文同在墨竹画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质,成为文人画开始兴起的一个标志。给当时的苏轼以及金代的王庭筠父子和元代的李刊等诸多画家以重要影响,而“墨竹”也逐渐成为中国文人画的一个重要表现题材。

由于文同对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所有其画竹法度谨严,同时作为一个文臣,他的作品又有着区别于职业画家的新意。《图画见闻志》说他的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宣和画谱》则进一步指出其作品“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战”。

据宋代《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宋御府所藏文同作品十一幅,

但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原因,文同之画“自从兵火丧乱后,锦囊玉轴随尘埃”。到了元代,汤垕在《画鉴》中写道:“文与可画竹,真者甚少,平生只见五本,伪者三十本”。同时代的吴镇在《梅道人遗墨 · 竹谱》中说:“息斋谱中亦言宋文湖州之趣,盖文竹绝为稀少,倘遇好事家出示,多赝欠真”。由此可见,文同的墨竹作品在宋代本来就藏本不多,后又历经战乱流传下來的就更少了。由于文同画竹盛名,仿作较多且难辨真伪。所以较为可靠的文同墨竹作品仅有几幅。而在这几幅作品中《墨竹图》则成为他的代表作品。

《墨竹图》绢本水墨,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幅作品倒垂一竹,采用折技的方式取景,主竿自右至左呈S状,竹竿粗壮屈张劲挺,如翠蛟翔舞。竹节圆浑,运用补笔略加重墨点染,衔接自然,整体观之有毅然超拔之感。主枝干上的侧枝及小枝,提、挑、顿、点、写,一气呵成,结构精谨,循于法度之中又不失放逸之态,笔试坦荡、潇洒劲爽。竹叶繁茂且又疏密有致,以墨深为面,淡为背,浓淡相宜,虚实相间,层次错落。行笔以中锋为主,顺畅自然,法度严谨,生动而富有情致,堪称逸品。纵观全图,可见笔笔贯气,自竿至根再至叶,顾盼相应,浑然一体。画面的左上方有“静闲书室”、“文同与可”二印。另画面上方居中位押有“宣统御览之宝”,印为清宣统帝溥仪。除此,画面之外还有两处题跋:一处是永乐二年的进士王直受彦谧宗伯之请而题。当时王直长彦谧宗伯21岁,所以在题跋中说“我亦年老,愿君得此竹慎爱惜”等感慨。并在题跋之后又押有王直“行俭”、“卬庵”两方印鉴。另一处则是永乐十三年进士陈循受彦谧宗伯之请又题。观看此题跋,陈循由文同之墨竹图牵引出苏轼、虞集、赵孟頫、吴镇,此间相系,当是“墨竹”。

题跋首起分别押有陈循“泰和”、“汉文范先生裔”两方印鉴,末尾押有其“玉堂学士之章”印鉴。除此之外《墨竹图》轴上方两处题跋间还落有“嘉庆御另此《墨竹图》轴上方两处题跋间还落有“嘉庆御览之宝”,印主为清仁宗颙琰。又有半边残印,较难辩认。

此幅作品体现了集诗人、书法家、画家于一身的文同苦于运思、精于运笔、善于运墨的艺术表现能力。也正是这三个特点使他笔下的墨竹富于生机,有别于宫廷画家们所绘的竹子,同时为开创湖州竹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为后代墨竹画家树立了典范与评品标准。从作品的表现形式上来讲,与五代徐熙的《雪竹图》各有千秋,不分伯仲,正如苏轼所说“吾乃学到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这些正是文同身与竹化的真正表现。文同的作品常常能反映他的情感和气节,能在画中体现他身处逆境依然不退缩不屈服的豪迈气度和旷达风韵。观赏文同作品也正如苏轼所说:“想见亡友之风节,其不屈不挠者盖如此云”。

参考文献

[1]《国画教程》.陈绶祥.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

[2]《色彩的中国绘画》.牛克诚.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3]《宋元水墨花鸟》.徐建融.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

[4]《中国花鸟画通鉴》.卢辅圣.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5]《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6]《中国绘画史》.潘天寿.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王毅(1984.10-),男,汉族。籍贯:陕西勉县人,西安美术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专业:美术,研究方向:花鸟画创作与研究。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题跋构图
陈訚旧藏敦煌文献题跋辑录与研究
唐山博物馆馆藏《史梦兰行书题跋手卷》考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洪武九年自刻本《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题跋与过录文字考释
中国画题款中的钤印艺术
论刘克庄词学理论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