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从西蒙的“宁静”说起

2019-09-10 07:22任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期
关键词:桑娜西蒙托尔斯泰

任珅

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备受青睐,《穷人》在选编进教材的十几年里常常是各类研讨课、比赛课的当红篇目。确实,该文处处体现文学经典的魅力,譬如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主人公心理的微妙变化、众多巧妙的象征手法,还有触及心灵的对“赤贫”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光辉人性的赞美。当《穷人》教学演绎多年呈现“审美疲劳”时,研讨课上又出现了该教学的升级版:基于《穷人》1+N系列的主题阅读、群文阅读、互文教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无论哪种形式,《穷人》文本教学都脱不了以“探究性阅读”起步,一“穷”当先,对文本隐藏着的“穷”的环境描写进行体悟,然后层层推进达至对挖掘出来的美好人性的歌颂的窠臼。对这些细节的探索,依然是一般读者都能做到的,倘若以此来衡量作品,仍然无法叫人相信其“经典”所在。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里谈到:“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打开《穷人》文本,以一种新的方式重读,焦点从桑娜夫妇转移到西蒙上,可以找到经典著作独特的地方。如果说桑娜一家虽贫穷,至少充满温暖和希望,但西蒙的屋子里却是潮湿阴冷死寂的“绝望”。当贫穷变得“绝望”时,它便真的什么都没有了。然而,托尔斯泰在西蒙死前给予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特写,让我们不得不去触动:“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從稻草铺上垂下来。”

孩子嗷嗷待哺便失去母亲,西蒙怎可“宁静”地死去?她的手要抓住什么,最终又无力地垂落了?站在人性、母性的角度,我们不难体会西蒙对命运的挣扎,对孩子们无限的不舍和担忧,所以她会拼命去“抓住”。但是,带着绝望的她手最终“垂下来”,为什么又留下“宁静”呢?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人能够把自己的幸福置放到他人的幸福中,就是说爱他人胜过爱自己,那么死亡就不再是生命和幸福的终结,像只为了自己而活着的人所觉得那样。”于是我们终于明白西蒙面对死亡的“宁静”不再是恐惧,而是对孩子用尽全力问心无愧的坦然。托翁正是通过西蒙诠释了自己的生死观。这便是文字的力量,是托尔斯泰文学著作经典之所在。

《穷人》根据雨果长篇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改编,还原寡妇(西蒙原型)家里的情景:

贫困而死 ,如今沦为披头散发的幽魂 ,

这是穷人挣扎一生所得到的报偿 。

她那发青的手与冰冷灰白的臂膀 ,

从那破床的草垫子上垂落下来 ,

她张嘴的样子,令人恐怖而悲哀 ,

灵魂在临去时,正是从这张嘴里 ,

发出上帝能听见的悲惨死亡的声息!

相信托尔斯泰阅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带着他对于贫穷、对于爱、对于生死的理解,他的改编创作超越了对穷人悲惨命运的朴素同情,站在人性的高度体悟生与死、传递真善美,从而使得这一作品具有了普世意义上的价值而成为经典财富。诚如托翁自己说的那样:“艺术的使命就是把个人从离群和孤单的境地中解脱出来,就在于这样使个人与其他的人融合在一起。”

经典从来都是创造而不是模仿出来的,更多时候是把一件艺术品变成另外一件艺术品。经典从不跟风赶潮流,永远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构建。我们带着学生读经典著作,脚步慢一点,思考深一点,视野宽一点,那怕是老掉牙的课文教学,仍然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课堂经典。

猜你喜欢
桑娜西蒙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
《穷人》梗概
桑娜一家“穷”吗?
充分检查
女儿的奇葩问题,老爸这样回答
忘记自己的人
续写《穷人》
穷人的心
爱心
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