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和创新

2019-09-10 07:22梁冬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作管理创新思路工作效率

梁冬霞

【摘要】班主任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小学生心理发展、人格塑造、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班主任需要优化教育意识,创新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激发学生的管理热情,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认知特点,打造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班级体。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优化意识;创新思路;工作效率

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知识的讲授者,思想的引导者,其营造的班级体会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人格的塑造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多元文化视阈下的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如何构建健康、和谐的班级体、如何塑造健全人格的学生就成为本文重点关注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心理发展不稳定、求知欲和探索欲十分强烈,这些都是影响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在知识学习中常抓不懈,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理清学生的心理变化,用爱包容一切,用信任营造欢乐,共筑温馨的师生关系。

一、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思想建设

1.以爱为助力,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时期,其心理发展、道德建设都处于初级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班主任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以爱为名,利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班主任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平视,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贴心好友,才能及时掌握学生情绪的变化,解决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一定会遇到很多顽皮的学生。那么,在处理方法上,班主任不能沿用传统一刀切的“权威”处理方式,而是根据情节的严重采用不同的方法措施。如果遇到不自主犯错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用幽默的方法及时制止学生犯错,在和谐的氛围中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例如在课堂中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当有同学回答错误时,很多学生会不自主地嘲笑他,这时教师不能立即停止教学而是直接将问题抛给大家,让大家帮助他解决问题,表扬同学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如果遇到故意犯错等敌意性行为,班主任需要及时转移学生注意力忽视学生的敌意,课下正面教育学生。从避免冲突的角度,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2.以活动为基础,深化学生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为的启发者和指导者,那么想要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深化学生的行为意识,班主任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深化学生思想。而主题班会就是最好的选择。主题班会围绕着相关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依靠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主题班会的表现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主题班会的内容也不断向外延伸,主题班会的思想教育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一方面,班主任可以根据重大节日举办相应的主题班会,比如,在9月18日那天,举办“勿忘国耻”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充分了解那段屈辱的历史,牢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让学生感恩现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拼搏奋斗精神。另一方面,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班主任可以依靠多媒体技术手段展开主题辩论或是场景再现。以校园霸凌为例,这种反人道的社会现象在校园中层出不穷,为了从源头中遏制这种思想行为的发生。班主任可以采用演一演、说一说的主题班会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霸凌行为的严重性和伤害性,教会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避免伤害行为的发生。当然主题班会只是活动的一种,班主任还应该充分挖掘身边的德育教育资源展开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思想道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

3.以文化建设为形式,强化学生集体荣誉感

班级文化是班級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班集体行为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而这种文化传统、文化行为的界定,班主任就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借助学生的参与丰富班级文化的建设。首先在班级的文化约定的确立上,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确定班级文化行为的要求,设计好相应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体系。其次,在班级文化布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参与标语的布置,以墙面布置为例,黑板侧面的板块可以灵活处理,每天让一位同学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或是鼓励人心的名言警句,也可以在班级墙面上粘贴学生满意的字画书法等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是行为规范的执行者也是行为规范的监督者。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深化制度建设

1.民主选举,强化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是班级组织建设的核心。因此,作为班级管理的龙头,班主任要正视班级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要落实好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从公平公正的民主角度,创建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一方面,在班级干部的选拔环节中,班主任要采用民主的方式进行干部选拔,可以通过投票选举也可以用推荐的方式,结合投票选拔的结果,班主任进行班级干部的选任。当然选拔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的结果,每一个班级干部都会存在相应的过渡期进行观察和考验,结合过渡期的考察再次进行班级干部的终极选举。另一方面,在班级干部的轮换制度上,为避免学生连任专权,调动学生的管理积极性,班干部的选用要采用轮换制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班级规范管理后,很多班级干部都积累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思路,那么在进行下一任选举时,班主任就可以将他们纳入考核岗位,作为班级管理的监督人员,监督下一任班委的工作,让旧干部成为新任干部的老师,通过相互的交流,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当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代表班主任的全面放任,而是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同时,把握班级管理的大体方向。通过班级干部的汇报情况,全面了解班级动态,掌握学生的日常情绪变化并根据情绪的起伏,对学生加以精神疏导。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随时关注班级干部的思想动态,结合班级工作管理,进行思想疏导和工作辅助,帮助班级干部树立威信,让学生在日常管理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

2.全员规范,落实体系建设

制度建设是班级管理行为有效落实的基础保障。对于小学班级体的建设而言,完善的制度体系建设有利于班级管理的良性循环。班主任作为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一定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积极推进管理制度的实施,让全员参与制度的执行和监督,规范班级全员的行为。比如,在班级值日生管理中,全面落实评价制度,根据每个值日生的日常表现,从习惯、勤奋等角度给予评价,每日填写评价表,并将其作为优秀值日组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结果对优秀值日生组进行奖励,对扣分严重的值日生进行帮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制度的规范下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意识,不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

三、加强家校互动,整合教育资源

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充分结合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教育作用,打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网格,让学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接收到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在家校沟通方面,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强化沟通方式。在班级,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学生,他们从不主动回答问题,性格腼腆胆小,缺乏竞争的勇气和信心,那么结合这种情况,教师要集中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照片和文字等形式的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汇报给家长。利用微信等信息平台,交流学生问题成因,从学校、家庭双方面共同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构建自信心。受多元文化因素的侵袭,很多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并不成熟,心理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如果单一依靠学校的教育,并不能将不正确的思想意识根除,那么班主任必须要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利用多重沟通方式和手段,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同时,通力合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干预和行为指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的指引者和领路人,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预承重摸索,班级管理工作对班主任而言,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项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职业精神。我们相信,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每一个班主任都会倾尽全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照梅.探讨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考试周刊,2018(86):184.

[2]张悦兰.基于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反思[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4):239.

[3]王平.小组合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6):13-14.

[4]李波.“互联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系統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8(5):65-66,69.

猜你喜欢
工作管理创新思路工作效率
效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
技师学院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探究
新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探究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的探讨
T计划工作管理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工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优化与创新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