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专升本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10 07:22周梦茹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高职学生

周梦茹

摘要:針对社会上出现的高职学生专升本热潮,指出了高职学生专升本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生;专升本制度;问题及对策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些年来,有90%以上的高中生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上了本科或者专科。但由于专科学历的含金量在当前社会份量还远远不够,很大一部分专科毕业的学生会选择专升本来提高学历层次。专升本制度的出现,虽然满足了专科学生的发展需求,顺应了社会潮流,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实行高职学生专升本制度的必要性

(一)顺应个人发展需求,使专科学生有取得更高学历的机会

在我国,文凭是用人单位衡量、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专科学历在社会上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专科毕业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专升本制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专科毕业生想继续深造的愿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

(二)推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类别、各个层次的高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扩招,不管是统招本科扩招,研究生扩招,还是专升本扩招,都会产生同一种社会效应,就是延长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使他们初次就业时间推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每年的毕业季,大量毕业生涌入社会,对就业造成不小的压力,而大学生想继续深造学习,就能推迟就业时间,减轻社会就业负担,缓解就业压力。

(三)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及经济的快速增长,加上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产业结构也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科技知识高度密集化型。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呈现出高走向、多层次、复合型的新态势。高职层次的人才已经难以适应知识技术密集产业的需要,专升本正为其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提升专业技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渠道。通过进一步深造,使学生能更好地顺应社会,提升个人发展空间。

(四)有利于构建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但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上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兴趣不大,并且由于高等职业院校为专科层次的教育,使其在人们心中沦落为“落榜生”教育的印象,在社会上被叫做“二等次教育”,这对高职院校声誉及生源的数量与质量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专升本的出现,为高职教育搭建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职教育的不足,保证了高职教育的稳定与发展,扩大了高职教育的影响力。

二、高职学生专升本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职教育的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作为高职院校,其承担的核心职责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但事实上,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很多高职院校偏离了办学的初衷和人才的培养方向,过度强化了专升本工作,把专升本教育当成日常教学的重点内容,把专升本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正常的职业教育模式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甚至连日常的教学安排也受到了阻碍,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应不忘初心,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渠道。

(二)使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日常教学受到影响

如今的专升本体制在一些高职学校扮演了类似“高考加工厂”的角色,与高职高专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冲突。有部分同学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升本学习和考试中去,忽略了自己专科专业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把提升专升本的升学率看作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所以进一步增加专升本课程的设置,忽视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宗旨,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对高职院校正常的教学产生消极影响。

(三)不利于就业观念的正向转变

就业应当秉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但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单位对从业人员第一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却忽视了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个侧重点使更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就会失去与本科生甚至更高学历毕业生的竞争机会。专升本的进一步发展,也助长了这种以学历为标准的就业观念,使高职学生失去竞争力,不好就业,并且还极易造成就业机会不均等现象,不利于就业观念的正向转变。

(四)过度专升本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政府在职业院校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实训基地以及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很好地进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使高职学生毕业后都能很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并且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仿真实训室投入资金量大,设施完善,设备齐全,还有一大批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作指导,完全具备了培养高等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基层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专升本的学生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大部分也是应用型知识的学习,与在高职期间的学习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教育资源浪费,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也加重了学生家庭的教育负担,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三、解决措施

(一)改革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高职院校拥有一大批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可观的教学设备,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这就为其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教育质量,升格成职业技术教育本科院校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将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升格为职业技术本科院校,将会更有利于其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和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有助于解决高职学生专升本面临的困境。以基础平台教学保证本科适应性的要求,以专业模块教学发挥专科针对性的优势,实现高职本科“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育目标。

(二)坚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正确专升本走向

受现行专升本制度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过分重视专升本考试,将大部分学习时间放在了专升本备考上,忽略了专业课的学习,有的甚至采用逃课的方法来逃避学习专业课。这种现象很多,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偏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宗旨,坚持自身教育初衷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高职教育学习环境,使学生很好地完成在校期间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全部课程学习,保证每一个高职学生都能获得“熟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引导正确的就业观念

所谓就业,就是社会成员通过合法程序参加工作,从事职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得到社会承认的社会活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集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于一体的,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拥有特定能力的全方面高技能人才。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就业培训,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择业心理调试,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进一步提升择业能力,并帮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当下社会需要,确定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

(四)制定合理的专升本学生培养方案,减少资源浪费

专升本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学习内容与全日制本科生有所不同,高职学生升入本科以后,学校应根据其特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专科学习基础,逐步强化,循序渐进,同时兼顾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求,确保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衔接合理,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杜绝与高职的同类教育,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专升本制度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我们要积极发扬,弊端我们也应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规避影响。因此,我们应在新形势下不断完善专升本机制,既满足高职学生专升本愿望,又不影响高职教育发展。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