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电视台编辑的思维与素质

2019-09-10 07:22杨金鲜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受众艺术

杨金鲜

摘要:电视编辑是一种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素质和思维是电视编辑的两大基本支柱,思维居于核心地位。正确认识电视编辑的各种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掌握多元化的编辑技术和手法,把握画面的元素构成,这是电视编辑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电视编辑;思维;素质;编辑技术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2-0019-03

随着中国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广播电视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一个新阶段,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下广电行业的多元化并不是高质量化、精品化,而受众的审美追求、艺术鉴赏能力在不断提升,如何制作出技术精良、富有审美内涵的精品节目,吸引受众眼球,抢到节目的收视率,成为各级电视台竞争的核心。作为地方电视台,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无疑对我们的电视编辑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1 电视艺术的内涵

VISIO—“看”,合起来就是远距离传送画面的意思。电视通常以TV为代号,是从英文TELEVISION简化而来,含义是“遥远之地也能看得见的图像。”

依据《辞海》的解释,电视是“传播图像的一种广播、通信方式。它是应用电子技术对静止或活动的景物的影像进行光电传换,然后将电信号传递出生,使远方能即时重现影像。”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电视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的装置。由发射台把实物的影像变成电能信号传输出去,电视机把收到的信号再变成影像印在荧光屏上。”

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日益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成为继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电影之后出现的“第九艺术”,成为“二十一世纪文化的象征”。电视的迅速发展使得原来固有的文化传播方式相形见绌,当人类步入电子时代,生活在电视文化时期,就必然产生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电视艺术。

“电视艺术”依据苏联美学家鲍列夫在《美学》中说明的是:“电视不仅是一种向广大群众传输电视信息的手段,还是能把从审美上加工过的,有关现实世界的印象传到四面八方的一种新的艺术。”

学者高鑫在《电视美学前沿》一书中指出:“电视艺术就是作为当代一门全新的艺术形态,它以数字电子视听技术为依托,把声像动态地结合为一体,借助电视系统对人的精神、情感、理念进行艺术化的显现和演绎——凡是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愉悦的电视节目就是电视艺术。”

电视既是艺术的综合,又是技术的综合。由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使得这种新兴的艺术样式产生了两个方面的鲜明特点。就其创作者来说是制作的迅速和快捷;就其接受者来说是观赏的方便和自由。艺术工作和技术工作相互交叉,相互配合,这对电视创作十分重要。

2 文字编辑对节目的立意、表现手法要有独到的见解

电视是一种传播媒介,因此电视节目具有大众传播的特点。

成功的电视片在讲究艺术性的同时,必须兼顾作为大众传播的品性。大众传播是一个双向的传播活动,既包括传播者——电视媒体,也包括传播的受众——观众。传播者出于各种目的为受众提供某种信息,以满足某一层次公众的需要,观众在接受信息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电视节目的创作必须始终考虑观众,注重传播效果。如此激烈的媒介竞争使得编辑重要性越加突出,而过剩的信息压力、传播途径的便捷以及百花争艳的媒介机构都为编辑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一个栏目,它的灵魂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事件,角度的选择决定了这期节目的受众群体,我们既要让节目好看、出彩,又要求能成为大众餐桌上的亮丽大餐,适合多个年龄段的观众收看。尤其是作为地方电视台,必须能够把握住我们当地受众的收看心理,这就要求电视编辑在制作节目时要有真实的内容,讲述一件事或表达某种意义时要做到多层次和立体化,要客观公正,符合生活逻辑,以便向公眾提供一种可靠的信息。要有针对性,要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受众。因为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不可能对每个层次的受众都顾及,这就要求在编辑节目时,根据节目对象的年龄层次、学识层次、兴趣爱好等做好节目定位。有针对性地选择题材、节目的形式,节目的深度以及画面的表现节奏等。

现在的荧屏各家电视台竞相亮出自己的独有栏目,但是又有众多的雷同节目在上演,我们作为地方电视台,既没有那么宽的传播途径,也没有那么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在信息量爆棚的大环境下,我们的优势就是离信息很近,我们要把最基层的信息收集好、运用好、表现好。尽可能多的反映央视、省卫视等大的媒体顾及不到的角落,与丰富的荧屏形成一个互补,让节目内容贴近群众生活,节目形式别具一格,在媒介中抢占到一席之地。这就是节目内容的取舍上文字编辑要把握的灵魂。避免刻意模仿和效仿,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内容,也失去了受众群体。

3 画面编辑在节目的表现手法上应有的思维与素质

电视媒体不同于报纸和广播,它是有声语言和画面语言完美结合传输给大家的一种信息,播音员声音的穿透力和画面选择、制作的视觉冲击力是评价节目好坏的一条原则性标准。作为画面编辑,不是简单的把拍摄素材进行罗列,它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工作,是对策划和拍摄结果的再加工,是对整个节目的二次创作,能够赋予节目以美的认知和魅力。在节目的画面编排及表现手法上要推陈出新,既要求画面和文字完全融合,又要做到画面表现形式多元化,避免单一式的平铺直叙。同时还要掌握好表现形式的位置变换和恰到好处。千万不可生搬硬套。作为地方电视台,编辑软件滞后、编辑手法落后制约着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在现有的硬件设施条件下提高节目的视觉效果对画面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既不想让节目冠上地方台的帽子,又很难在现有的各种配套设施下达到卫视台、中央台的效果,文字编辑和画面编辑在节目的立意和表现方法上很好的推敲,发挥地方电视台的优势,迎合固定收视群体的口味,才能提高观众的喜爱度和收视率。

目前的编辑环境包括线性编辑系统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线性编辑系统需要素材带进行复制,利用低质量的带子进行粗剪,利用高质量的母带再进行合成输出,程序多、設备多,编辑手法落后。当前后期图像编辑普遍用的都是非线性编辑系统,方便、灵活,素材采集也很简单,编辑在制作手法上可以很好地发挥。相对于其他艺术的受众,电视观众的结构要复杂得多。电视观众由于生活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因而对电视节目内容的理解和需求也不同。不同的观众受年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对信息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观众对画面信息的选择,往往只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亲近的或价值观念上接近的信息。此外,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节目内容怎样能够适应不同阶层的观众,满足各种人群对电视传媒的要求,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为一个电视编辑,要想使自己的节目有更多的观众并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必须研究观众心理,采取更为策略的方式去感化观众,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你的思想和情感。电视编辑不仅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熟练使用编辑设备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艺术素质,包括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格调和审美标准的能力。

4 画面编辑的综合素质要进一步加强

电视作为媒介特殊表现形式,有声语言、画面组接、元素组合共同组成电视节目的表现体。文字是提纲、是灵魂,画面是节目的血和肉,是节目的外在表现。作为画面编辑,不仅要掌握画面的组接原则、衔接原理,还要注意画面的色调、构图、色温,从有限的素材资料中挑选出最有表现力、构图最完美的画面。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还会出现图表、图标、文字等,画面编辑既要合理安排这些元素的位置,还有注意转场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在制作时还要掌握对比色、互补色、近似色等色彩的搭配原理以及色彩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效果、视觉冲击力等因素,注意画面中点、线、面的结合。在地方电视台,很多的画面编辑不是科班出身,掌握的编辑理论多是从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有时候形不成文字,但运用的却也很是巧妙,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做出来的节目能看但不耐看,有一种无声的标志性东西,无形中就会被扣上地方电视台的帽子。

图像编辑就是电视节目的画面编辑。电视画面,一般是指屏幕上的图像,既指单个图像,也指整个节目的图像。电视画面是电视传播媒介的表现形态,也是构成电视节目的基础。运动的、有声的、有色的电视画面是电视屏幕框架内所再现、表现的含有一定信息内容的具体、生动的直观影像。电视画面由框架、影像、构图、色彩、声音、文字、影调、运动等构成。电视画面的构图样式很多,电视制作中须根据内容及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精心创构。

4.1 把握素材剪辑原则

素材本身的质量是指技术质量,由拍摄时的摄像机质量以及摄制过程中对镜头的运用来决定。例如曝光是否正确。美学质量是指镜头画面是否美观,例如在拍摄时画面中的物体构图是否合理,色彩及光线运用是否正确。镜头画面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节目最终的要求相一致,如果不能体现节目的要求,即使拍摄效果再好的镜头也应该舍弃。

作为图像编辑,镜头的组接要合乎逻辑、突出主题。每种事物的运动、人的思维习惯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镜头的组接不仅是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的叙述,而且还是艺术性地重新组合、还要进行艺术加工。画面是一种无声语言,要注意镜头的表意作用,镜头的组接必须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合乎人们生活习惯和思维逻辑,符合艺术剪辑的规律。

电视画面中包含运动和静止的元素,在镜头组接时,剪接点前后主体或摄像机的运动状态必须要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在剪辑时,前一个镜头的主体是运动的,那么组接的下一个镜头的主体也应该是运动的;相反,如果前一个镜头的主体是静止的,组接的下一个镜头的主体也应该是静止的。前后两个镜头相接时,景别要有明显的变化,否则将产生画面的明显跳动。

镜头的视角代表了观众的视角,它决定了画面中主体的运动方向和关系方向。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方向和速度都会影响上下镜头连接后在视觉上及心理上的流程与否。在选择镜头时一定要掌握轴线规律,避免跳轴现象。

作为地方电视台的编辑,很多的编辑手法掌握的不够熟练,驾驭画面语言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但原则性的编辑要领、编辑规则必须掌握,避免节目中出现“小儿科”的硬伤现象。

4.2 字幕的创意符合美学要求

电视艺术是集视觉形象和声音为一体的艺术形式,画面作为表意传情的重要手段,其表意功能早已为人们所共识,而字幕是电视作品内容表达和画面构成的另一重要视觉元素,是电视图像和声音的补充,字幕与画面相比有着更为清晰明确的表意功能。电视节目制作中,对字幕进行精心设计与制作,有效发挥出字幕的补充、配合、说明、强调、烘托、渲染以及扩大信息量和美化画面构图的作用。

有些题材内容用画面不易直观表现,加以适量的字幕就能形象地解释抽象的原理,揭示复杂的技术过程,隐藏的内部结构,微妙的心理变化等等。

作为电视图像编辑,在设计字幕时,要有艺术功底,把握字幕的大小、颜色、组合方式、播出方式、播出速度,喜讯、正面宣传要用到红色、桔红等暖色系,严肃的政治任务首先考虑蓝色系、红色系等。在整个画面的构图中要运用好点、线、面的构成原理,同时要设计好字幕的背景,对节目能起到烘托和强化效果的作用。

4.3 音乐素养的提高

电视节目中,音乐营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包括环境气氛、时代气氛、地方色彩和民族特点等,从而强化视觉效果,增强其艺术感染力。运用电视音乐概括一部电视片的主题思想或者表现创作者对人物或事件的态度和评价,更有其深化主题的功能。在选择背景音乐时,要根据节目的题材、画面内容以及解说词等其他元素的配合,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合的音乐,要注意音乐的情绪、基调、节奏、表达的境界,把握节目所反映的思想色彩,合理铺加背景音乐,对节目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 电视编辑要有独到思维

电视节目根本的目的就是一种信息的传达,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作为电视编辑,思维方式要具有形象化、个性化、具体化的特征。电视传达的应该是一种新颖、独特的事与物,模仿和克隆并不能产生好的效果,节目也不具有生命力。黑格尔指出:“艺术所应该做的事不是把它的内容刨光磨平,成为这种平滑的概括化的东西,而是把它的内容加以独特化,成为有生命的个性的东西。”编辑的个性化特征,也就形成了节目的独特风格。

电视是直观、形象信息的窗口,形象的选择与建构是电视思维的第一要义和最基础层次。人们运用形象思维工具,就可对事物的客观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引起联想与想象、创造新的物化形象等等。同时编辑的思维还应该是具体的,作为地方电视台,接触事物的最基层,了解事物的最根源,把握具体化的思维。保证节目的真实性、可视性。

电视编辑是电视节目创作的中坚力量,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是编辑美学风格及精湛技巧的展现。作为地方电视台的电视编辑,更应该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丰富地方荧屏、提升节目品质、繁荣电视事业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受众艺术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纸的艺术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