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的分析

2019-09-10 04:52陈献妹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电力系统

摘  要:我国电力供应部门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对现有电网的优化和维修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研究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配电自动化技术则在提升电力系统供电能力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工作,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则成为电力系统技术人员主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供电可靠性;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6;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18-0038-02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 electricity demand of residents,China’s power supply department has invested a large amount of resources in the optim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existing power grids,and has developed 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measures.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ha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improving the power supply cap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 Under such a background,how to improve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power systems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work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of power system technicians.

Keywords:distribution automation;power supply reliability;power system

0  引  言

在居民用电需求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系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配电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成为电力系统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供电能力的提升,也让配电自动化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

1  配电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很多城市的供电部门采用辐射型单端供电方式;如果线路出现故障,技术人员只能通过先切除整条电路的方式,为线路检修提供环境;但是这种操作会导致停电区域的扩大,故障抢修时间长,使供电服务质量受影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用电。现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对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快速隔离,以及非故障的快速复电[1]。

另外,部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其供电技术以及配网技术也相对落后,并且存在严重的设备老化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并导致线路故障问题频发。很多供电单位也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电路巡检制度,设备故障排查的能力较弱,难以及时发现电网中存在的问题[2]。

通过实践应用我们发现,配电自动化技术具有很多的功能,这些功能能够起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具体如下:第一,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的接入与控制,体现互动管理功能,并保护电网安全,实现系统的独立运行以及多电源运行机制分析等功能。第二,系统具有校正控制、智能预警、对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等功能,并且能够在配电网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下实现多级电压的协调与快速恢复,也具有紧急转移大批量负荷,实现多区域配合操作控制的功能。第三,在提高配电设备利用率等经济运行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并且能够对配电设备的利用率、分布式电源接入条件下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与分析,从而为在负荷不确定条件下开展配电网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提供帮助。

2  配电自动化系统保证供电可靠性的重要组成

2.1  远传型故障指示器

远传型故障指示器包含故障定位系统,系统维护人员通过监视故障定位系统反馈的信息,能够了解供电网络的运转情况。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报告故障的位置以及故障的类型,为提高检修人员工作效率提供支持。

2.2  一二次融合开关

一二次融合开关,能够对故障区域进行判断和隔离,同时也具备检查线路运行状态的功能。当瞬时故障发生时,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在故障消除后通过控制自动化开关设备恢复线路的供电状态。这一系统的运用能够有效缩短停电时间,保证系统的供电质量。

2.3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各部分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功能有以下几点:其一,开关柜、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安装了馈线终端(FTU),并具有馈线自动化、遥信、遥测等功能。其二,配电网馈线回路上安装着站所终端(DTU),并具有馈线自动化、遙信、遥测等功能。其三,配电变压器终端(TTU)能够实现对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的测量和监视。

技术人员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入到供电系统中,开发出了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将远处的设备运转状态以数据的形式发送到中控室,为供电系统的远程监控提供技术支持,并且中控室人员也可以向设备发送远程控制命令,并利用控制系统确定故障位置,实现故障区的远程人工隔离,进一步缩减故障时间和停电范围。

2.4  调配一体化平台的自动化系统

随着供电技术的发展,目前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往往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相融合,并且能够实现多系统信息的共享。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调整优化配网运行方式,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原则

3.1  运用故障定位系统

传统的故障检修方式往往很难及时发现供电网络中存在的故障,也会因自然环境,使技术人员难以准确判断故障的位置或原因。而运用故障定位系统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高了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通过运用故障定位系统,加强设备的维护力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第一,故障定位系统需要监测小区变电站、配电变电站,同时还要监测用户电表、重要负荷、分段开关等部分。可见,加强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工作对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一般来说,设备的安装场所在户外;所以设备难免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在对设备的选择上,应该将当地气候变化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比如东北地区要考虑选用具有良好抗寒能力的设备,沿海地区则需要选择抗潮性能较好的设备,同时磁场干扰、振动等因素也应该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开展设备维护工作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采取相应的维护方式[3]。

3.2  运用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等技术,保障主回路供电可靠性

检修人员还需要通过运用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集中馈线自動化系统等实时的监控手段,通过实时控制实现负荷的合理分配,降低配网系统故障风险,保障主回路供电可靠性。换句话说,可以将其理解为通过实时监控与精准配网的配合,让企业活动更为准确的配网资料,并提升线损管理质量,降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负荷,降低系统面临的供电风险,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设备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所以配电自动化管理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可先从完善设备检测制度的角度提升管理工作质量。例如,先对设备功能及设备特性进行分析,列出各个设备产生故障的一般原因以及对应的故障,当检修时则按照这份清单开展设备检测工作,并由检测人员在完成的检修项后面签字。同时,检修人员要在日常检修过程中对检修制度进行分析,找出没有列入清单内的检修项,对现有检修项进行整合,并优化检修技术,提高检修的效率,保证设备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运转[4]。

供电企业还要制定相对完善的培训制度,员工通过培训能够了解相对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同时也能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形成良好的设备操作及维护习惯,能够让员工更快地判断故障的位置与类型,并采取最科学的维修技术,让设备及系统恢复正常的运转状态[5]。

3.3  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

自动化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设备需要面对的环境也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通过提高系统软件和硬件的信息安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在硬件设施上要采用能够兼容信息安全防护软件的设备,并引进能够抵抗网络病毒侵袭的操作系统以及防护软件,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避免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供电系统内的信息,也避免由于员工误操作导致网络病毒侵入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从而达到保障信息安全的目的。

在配网自动系统软件程序中,极端环境条件往往也会导致信息安全问题,如果设备情况较差,往往会导致“丢包”“数据乱码”等问题,所以可以编入在极端环境条件下控制设备开启的程序,避免设备在极端环境中保持运行,避免设备因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等原因出现的“丢包”“数据乱码”等问题,为提高系统信息安全提供保障,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还能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帮助供电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  结  论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的接入与控制、校正控制、智能预警、对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等功能,并且能够提高配电设备利用率。因此技术人员可进一步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提升配电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运用故障定位系统,加强设备的维护力度;运用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等技术,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管理质量;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及硬件的抗干扰能力;优化配电设备的运转状态;对设备电容器运用重点的检查与维护等手段,提升现有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另外,在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该将工作重点落在管理制度的完善、自动控制管理力度的提升、系统安全性的提升。并不断根据供电技术发展现状提出更为有效的技术,并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配电自动化技术,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车日全.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 [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7):108-109.

[2] 唐慧君.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探究 [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12):68-69.

[3] 方振.10 kV配网线路馈线自动化技术选型研究 [J].机电信息,2018(33):5-6.

[4] 张喜平.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 [J].南方农机,2018,49(20):131.

[5] 陈童.广东茂名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现状分析及实用化建设方案研究 [J].自动化应用,2018(10):81-82+85.

作者简介:陈献妹(1982.05-),女,汉族,福建南平人,中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建筑电气工程施工。

猜你喜欢
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
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探讨
配网故障快速复电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探讨
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浅析提升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