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策略之初探

2019-09-10 07:22宁毓鹏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初探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宁毓鹏

摘要:所谓 “阳光课堂”,其实就是课堂改革的一种美好体现。它要求教师建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开放的课堂教学格局,拓展学生的学习探究空间,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正是顺应这一要求的教育手段。而在构建“阳光课堂”教学模式中,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教学手段,同各学科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着实为“阳光课堂”教学构建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此,笔者对阳光课堂“学习情境、评价机制、多元化教学活动”的三个教学模式构建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究,获得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阳光课堂 教学模式 策略 初探

2016年,我们巢湖市光明小学在开展创建合肥市新优质学校过程中,把“开展阳光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创建合肥市新优质学校的实验项目。“阳光课堂”在这个创建实践中应运而生。我们依据阳光教育的理念,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课题研究作为探究的重点,尝试对传统的组织教学的形式、结构和方法进行改变,从而有了阳光课堂“学习情境、評价机制、多元化教学活动”三个教学模式的雏形。笔者作为亲历者之一,对此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究。

初探一:“阳光课堂”的概念之简析

在人们的心中,阳光代表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我们倡导的阳光教育,正体现了阳光的这几种特征。光明寓意着真、善、美的力量;温暖体验着幸福、快乐的情感;多彩是对价值多元化的尊重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和谐是互相包容、互相衬托所体现出来的美好;生机是人们积极乐观上向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又与新课改倡导的“以生为本”,让学生快乐成长的理念完全一致。它的核心就是要顺应人的天性,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培养出品学兼优的新时代合格人才。所谓 “阳光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课堂改革的一种美好体现。它一要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立足课改,建立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格局,去拓展学生的学习、探究空间,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引领师生健康发展。在构建“阳光课堂”教学模式中,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教学手段,同各学科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着实为“阳光课堂”的构建插上腾飞的翅膀。

初探二:“阳光课堂”三大模式构建之策略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如何构建 “阳光课堂” “学习情境、评价机制、多元化教学活动”这三大教学模式呢?近三年来,笔者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构建“阳光课堂”这三个教学模式策略进行了探索,获得了一些经验。

(1)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阳光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创设有生活性的教学情境,突出学生的生活情感。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创建阳光的学习情境就是要创建含有“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学习情景中的人和事都应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都应是学生的生活中真实体验。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来使这些生活中的原形,变成生动、艺术性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文化、科学知识,充分领会学习知识的社会价值。二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学习情境。新教材尽管有色彩亮丽、充满童趣的插图,但都是静态的画面;有些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虽然感人,但都是平淡的文字描述。而多媒体把情景图制作成多媒体动画课件,利用它的声、形、色、动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到学习中来。

(2)在创建民主的、公正、和谐的评价模式的策略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创设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融洽。二是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师生相互尊重、平等、民主的关系。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想自己教学的设想与学生求知的愿望形成共鸣,就需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来,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在这样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上,学生素质才能提高,学生潜能才能被挖掘出来。因此,教师要用真心和深沉的爱,去呼唤、拥抱学生,去搭建师生情感的桥梁。三是建立愉悦公平、公正的学生评价机制。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与鼓励。在课堂教学中,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恰如其分地用赞美与鼓励的语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张扬。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牢记: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微笑,学生就会多一点阳光;给学生一个赞美的眼神,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语,学生就会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都会沉浸在快乐的教与学之中,才会感到教学是那么的有趣和幸福。

(3)在创建多元化活动情境模式的策略上,主要是要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设置各种活动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培育创新能力。构建课堂教学多元化活动情境,主要抓住“四环节”,即导、学、议、练。

第一个环节是“导”。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导入方法,可以采取创设教学情境、讲述趣味故事、展示经典实物、朗诵优美诗词、渲染美妙音像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导入新课。但是千万不能舍其根本,把导入当作吸引学生眼球的一种哗众取宠的方式。

第二个环节是“学”。“学”是模式的基础,这里有两个节点。其一是自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 “自学提纲”,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在设计自学问题时,要分层设计,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有展示机会。其二是互助互学,重点要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第三个环节“议”,这是模式的核心,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将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上的模糊点、歧义点、空白点,作为“议”的主要内容;二是可以通过小组汇报、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呈现“议”的结果;三是针对“议”的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教师要进行精讲点拨。

第四个环节是“练”,这是模式的保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练习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基础性练习,让他们及时巩固所学的内容;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设置 “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提高性练习;针对优秀学生,设置拓展性练习,开拓他们的发散思维。二是要注意练习内容的“精”和学习方法的“巧”。“精”体现在知识点和知识结构上,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易错点等;“巧”体现在学习方法上,重点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三是要注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练习量要适度,不布置机械重复的练习。

总之,一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究和总结。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去掉浮躁,潜心学习和研究,就一定能探究出适合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充满生机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来。

参考文献:

[1]张晓丹.浅谈阳光课堂的构成[J].新课程(中),2013(19):30-31.

[2]钱伟,陆建华.让课堂教学充满阳光的气息——黎里小学“阳光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视界,2017(21):25-26.

[3]唐静.构建阳光课堂 享受快乐教学[J].小学生(下旬刊),2014(7):13.

猜你喜欢
初探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