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笔尖下的寻美之旅

2019-09-10 07:22高虎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8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形体观察

高虎

摘要:汉字,历史悠久,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记录着我国灿烂的历史。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作为传道授业者的教师,有责任在教学活动中传承汉字文化,重视对学生写字教学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

关键词:形体 观察 道德品质 字如其人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就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可是汉字的书写对于小学生而言,却是一种非常枯燥的学习行为。要想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写字,乐于写字,直至书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就要身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努力抓住学生“爱美”的心理,带领他们开启一场笔尖下的寻美之旅,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写字兴趣,最终使他们产生主动写字的愿望。

一、直观品味,赏形体之美

“形美以感目。”关于汉字的起源,流传较广的是仓颉造字说。据说仓颉就是看见地上鸟兽脚印的形态,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创造了汉字。汉字在产生时就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汉字和图画一样都具有形象性和美感性。从形体结构看,从甲骨文到我们现在常用的简化字,汉字一脉相承,结构严谨。汉字虽为方块之形,但是有独体、合体、左右、上下结构之分,形体活泼灵动。而且汉字大小匀称,棱角分明,笔画多不见密,笔画少不见空,竖直不显高瘦,横摆不觉杂乱,点画组合,错落有致。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带领孩子们发现汉字的这些形体之美,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感知汉字的形体之美。如在一年级教学《日月水火》时,我便用课件向孩子们分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孩子们立刻被吸引,瞪大了好奇和惊喜的眼睛,他们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汉字居然还是一幅画,多有趣啊!

二、形象语言,悟书写之美

新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识字与写字目标中提出:“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由此可以看出,写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就应该带领孩子感悟汉字书写的笔画之美、结构之美。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发现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可以让我们的写字教学生动有趣。

笔画之美。“点、横、竖、撇、捺、钩、折、提”是汉字的基本笔画,每个汉字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组成的,书写时这些笔画起落有致,形态万千。因此,写好这些基本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古人云:“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物象,感悟汉字的笔画之美,提升审美情趣。低年级学生初学汉字,学写“一”时,他们总会沿着田字格中的横中线平平地写上一笔,有时书写时会略低于横中线,笔画看起来便会缺乏神采。于是在书写时,我会对“一”写得略低的同学说:“哟,看样子你的笔画受批评了,头都低下来了。你瞧,如果把它的右半部分略高一点,会不会精神许多,就像你受到表扬一样啊!”在教学组合笔画的書写时,形象化的语言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写好汉字。如“三”字,它是由重复笔画“一”组成的,要想书写美观,就要注意横画的长短、位置变化,以形成协调又有变化的美感。针对这一特点我会强调:写每一横时就像盖房子一样,最下面一横要长一些,否则这房子就有可能倒掉,太危险!而第一横就像屋檐,略长一点就行,中间一横最短,这样才能保证房子既安全又美观。在学生书写“九”字时,我会一边范写一边说:“这个横折弯钩多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它有着长长的脖子,优雅地在水面游动。如果把这一折写短了,可就变成鸭子喽!”这富有童趣的语言,一下子就让学生在笑声中记住了横折弯钩的写法。

结构之美。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对汉字的间架结构知之甚少,往往只关注汉字的大致轮廓,难以把握笔画之间的联系,导致汉字书写不仅做不到美观,甚至还会出现缺笔少画的情况。其实,汉字笔画或简或繁,它们的结构布局就像房屋的建筑布局一样,都是相对匀称的,特别是一些较多笔画重复的字,其疏密程度更讲究匀称,呈现井然有序之美。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形象化的语言,能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之美,更有助于学生将汉字书写得端正、规范、美观。如在教学“舞”字时,为了让学生把里面的四个短竖写得疏密有致,我会告诉学生:“这四个短竖就像舞台上的四位舞蹈演员,瞧他们排得多整齐啊!”另外,相同结构的字书写时也是有变化的,如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右相等,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宽右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认真观察以外,更应该把这些书写规则讲得形象,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林”字时,我一边范写一边说:“小树林里树木很多,先种的小树苗要把捺画变成点画,这样才能让另一棵小树苗舒展开来,茁壮成长。”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把这些书写规则牢记于心,领略汉字结构避让的美感,提醒自己更好地书写汉字。

三、字如其人,得品质之美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们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因此写字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通过写字教学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道德品质。其次,学习写字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想写出一手漂亮的中国字,需要持之以恒,勤学苦练,中国历史上就有许多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利用这些故事不断激励学生,能让他们在花了很长时间练字却发现进步不大时,提高写字积极性,最终学会坚持。写字完成后,我们还可以现场点评,鼓励学生发现别人写字的长处,让学生学会相互学习和相互欣赏。最后,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处处彰显着文明,汉字也不例外。如汉字的间架结构,根据需求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让”,而这些穿插避让恰恰能培养学生谦让的品格。如“木”字旁的汉字,把 “木”作为偏旁时,要把“捺”画写成“点”画,就是为了给右半部分的汉字部件让出位置,以便其得以舒展。汉字书写如此,我们做人是不是亦应该如此?

正如歌曲《生僻字》中所唱:“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而这场笔尖下的寻美之旅,没有尽头,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全身心地投入写字教学中,为培养德、智、体、美的下一代而努力,为弘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慧.提高写字教学有效策略之初探[J].江苏教育,2016(37):46-47.

[2]陈礼南.落实写字教学 提高学生素养[J].学苑教育,2017(4):84-85.

[3]季立奕.以写字教学为桥梁 提高学生素养[J].吉林教育,2012(31):97.

[4]李邦仁,徐志军.浅谈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有效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7(5Z).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形体观察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好奇”的代价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乐于助人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