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倾听中成长

2019-09-10 07:22谈有群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8期
关键词:表扬强化趣味性

谈有群

摘要: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是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和习惯的主要阵地,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要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其次,要通过故事、游戏、实践和多媒体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倾听;再次,要不吝表扬,及时肯定学生,树立自觉倾听的榜样;最后,与训练(听写、复述)结合,增强学生的倾听效果。

关键词:倾听技巧 趣味性 表扬 强化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说:“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然而,走进课堂时,却发现小学生注意力极易分散、持久性差,不能耐心地倾听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同学们的发言,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要想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要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引领学生学会倾听,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神情专注地倾听,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在课堂上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好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在倾听中成长。

一、明事理,教方法,培养学生倾听习惯

小学生普遍有着强烈的偏好——不喜欢听别人关心的问题,但喜欢别人听自己关心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我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一个善于思考的好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能积极主动地发言,而且能倾听别人的发言,并从中吸取精华,因而要成为一名好学生,就要养成专心倾听的好习惯。

每学期伊始,我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专门教给学生们一些倾听的方法。例如:上课时眼神要围着教师转,耳朵要倾听老师的讲解;在同学发言时不要讲话,要猜想正在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想想看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再想想自己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光要积极思考,还要大胆地舉手,多多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内容要动笔记一记,同学们讲的好词好句也可以记一记,积累起来……除了开学伊始,每过一段时间,若发现班里一部分学生遗忘了倾听的方法,就会再强调,直到每位学生都能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二、巧设计,妙施教,激发学生倾听兴趣

(一)以故事引领,激发倾听

故事情节曲折,充满幻想,小学生都乐于倾听。在课堂上,教师如果把教学内容用故事形式呈现或者把教学内容与讲故事有机融合,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倾听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拼音g、k、h时,通过书上的插图编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同时在故事中插入g、k、h为声母的汉字:一天,弟弟在河边玩,看见河里有许多小蝌(k)蚪,就用瓶子捉蝌蚪玩。哥哥(g)看见了,连忙走过来,劝他说:“弟弟,小蝌蚪长大了就变成青蛙,能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它。”弟弟听了说:“哥哥,我知道了,我这就把它们放回(h)家。”学生边听故事,边看课文插图,轻轻松松学会了拼音。

(二)融入游戏、表演环节,引导倾听

整节课都让学生静坐倾听,即使老师讲得再精彩,也不免会有学生分散注意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是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巩固和提高的。因此,我经常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各种游戏和表演情境,使学生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活动中学习新知,在活动中学会倾听。

在拼音和识字教学中,我经常把“开火车”“找朋友”“顺风耳”“送信”“放鞭炮”“猜猜猜”“贴商标”等游戏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如在拼音教学时,我常常会让学生看我的口型,猜猜发的是什么音;在识字教学时,我经常做动作让学生猜猜是哪个词,或者出个谜语让学生猜谜底。这样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倾听的积极性,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愉快的游戏环节中很快就掌握了知识。

依据文本内容,让学生参与表演,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认真倾听。像《公仪休拒收礼物》《九色鹿》《狐狸和乌鸦》等课文内容都适合学生表演。如我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就让同学们分角色演一演。我先当导演,遴选了几位对文本内容熟悉的同学表演剧本,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学习;然后我再让他们分组演、分组评。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表演和评价中,很快就掌握了剧本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文本内容。

(三)结合动手操作,促使倾听

小学生都有动手的爱好,新课标中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他们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操作,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都会主动倾听,而且乐在其中。例如我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把全班分成了八组,每组发一个苹果,让他们动手切一切,找出五角星。学生们都积极地操作起来,很快就明白了什么叫横切,什么叫纵切。

(四)辅助运用多媒体,吸引倾听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已经走进课堂。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吸引学生仔细倾听。

如教学《咏华山》这篇文包诗时,我先播放一段华山视频,让学生水到渠成地进入学习情境,对华山的高有初步的感知。然后出示古诗,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诗的大意。

三、慎批评,重表扬,激励学生自觉倾听

人人都爱被别人表扬,特别是小学生更喜爱受到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我慎批评,重表扬,适时地运用表扬来激励学生自觉倾听。

例如在课堂上,当我看到一些学生在开小差时,我就会说:“大家看,朱玉琪虽然坐在最后,但听得最认真!丁羽裳真有礼貌,一直在虚心听同学发言呢!徐志豪今天的眼睛里一直有老师,一个小动作也不做……”一句句夸奖的话语撞击着学生的心灵,被表扬的学生会更加认真倾听,未被表扬的学生会及时收回思绪自觉倾听。

四、常听写,练复述,强化学生倾听的效果

“读读,抄抄,再听写”练习在苏教版教材中依然独占一隅,这既是对传统方式的肯定,更意味着新时代教育对倾听的重视。要写准词语,就必须专注地倾听,同时还需辨析、记忆,否则就难以正确地写下来;而“写”可以用来检验和强化倾听的效果。可见,“听写”能训练学生的倾听效果。为此,我在每上完一课后就组织学生听写,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我会让学生听写词语,有时会让他们听写一句话、一段话;有时我不直接报词语,而是说出词语的大意,让学生写词语。

在阅读课中,我还经常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内容。这样长期训练,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倾听故事的动力,二来可以强化倾听的效果。

倾听是陪伴学生成长的一项重要技能,是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而言,课堂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的内容和技巧,也依赖于学生的倾听能力。只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就一定能成功地引导每个孩子养成倾听的习惯,使他们在倾听中收益、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珍青.浅谈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J].中国当代教师,2013(4).

[3]马忠诚.浅谈汉语拼音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3(1).

[4]赵帅.教学中表扬的运用和作用[J].中国·东盟博览,2014(3).

猜你喜欢
表扬强化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注意力需要“多彩”的途径
浅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