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

2019-09-10 02:55林新慈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政治

林新慈

摘  要:近年来的高中政治课更倾向于升学与成绩分数的提高,却忽视了品德教育的重要,不利于高校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至高中政治教学中,同时也要将理论基础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立德树人;增强探索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19)18-0168-01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内容上明确指出了:“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同时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新课程要求教师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德、智、体、美教育的融合,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全面解读教材,强化价值引领,重视情智共生

高中政治课的内容较多且比较复杂,多数学生常难以消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当对教学材料进行深入性解读,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理念,并结合实际生活及其它学科,社会现象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蕴含于教材案例中,高度重视人格修养,生态文明,社会关爱,公民意识等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传统模式,互动式教育,取舍教材内容,同时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塑造美好心灵,指导规范其自身道德行为。

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例,教师在授课时,在导入阶段可向学生设置问题,如“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璀璨,博大精深。在同学们心中,你认为什么事、物最能体现中华文化?或者,你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现在哪些地方?”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纪录片的小视频,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悟。此外,教师也可通过图片为载体,以长城、故宫、黄河等,发散学生思维,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问题的探索有一定的开放性,以每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继承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进行关联、想象。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若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人们就感觉不到国家和民族的特性所在。中华文化渗透在我们的言行之举之中,它让我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社会安定有序。

2.回归生活本真,创新呈现方式,激发创意潜能

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中,领先的课程要求老师依据学生情感基础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模式。可利用多媒体工具,将课本内容以及国内有影响力的案例,社会关注的焦点新闻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拓展视野,将政治课程变得新颖、生动,富有活力。

另外,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性化发展需求,并通过让学生们独立思考,主动研究探索的方式,激发求知欲,加强思维的发散和逻辑能力,训练激发出学生的洞察创新潜能。

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出一些和课程相关的案例。如“人们在不了解地球之前,一直都是以“天圆地方”这种说法来看待生活的地球,而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不是很认同这种说法,他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型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他的这种说法提出之后,没有人认同他的观点,甚至把他看成一个疯子,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试图向人们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后来经过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历经千辛万苦,最终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体。”教师在讲完案例之后,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是否有同样的例子,也可以找寻其他例子,最后教师在总结在这节课中学生能够学到的东西。希望通过案例让学生能够懂得真理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要经过实践和时间来证明的,也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做事情。

3.增强教学开放,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多元智能

社会实践活动是最快速、最直观、最感同身受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社会、民族,对于其社会使命,责任感的增强有非常大的帮助。实践还增加了教学的开放,空间的拓展,政治教材与社会实践有效的结合,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能参与其中,丰富了经历,去除了政治课的乏味和无趣。另外,教师们应当采取翻转式教育,发挥引导作用,设立不同情境,设计导入问题,让学生们自主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与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于道德的理解和领悟。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在教材内容的讲解中,选择其中一个案例布置作业,如“在台湾城乡,孔子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随访时,都要去拜访‘三孔’圣地,而且梨园戏,木偶戏等多会受到台胞们的欢迎,至于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除夕守岁等民俗,无一不是两岸同根同组的文化证明”。之后,老师可安排学生们自由分组,并布置相关作业:针对案例中某项传统文化制定传承保护方案,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一来,不仅强化了学生正确的感受,增加了爱国家,爱家乡,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还活跃了学生的生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能力训练提高后,更好的完成了学习三维目标。

4.结语

综上所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播知识,培养能力,还应充分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并通过创意激发呈现,社会实践参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红明.法治意识是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主题[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07)

[2]应建委.高中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0)

[3]蒋兴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涵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12)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中政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