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中学历史复习技巧

2019-09-10 05:50陈荣强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0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试题中考

陈荣强

2019年4月22日,湖南省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实施“3+1+2”的新高考模式。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科,保留理科和文科的两大核心科目,物理和历史。针对这一考试模式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与高考接轨,新中考是否将“对接”新高考,历史是否重新改为闭卷?笔者结合当前的现状,谈谈新阶段中考历史复习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一、回归课本,立足基础

时代在变,考试试题也年年在变。中考中不可能找到完全雷同的试题。但不管试题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我们的历史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点,就是我们的“学业考试标准”。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大厦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复习历史时,只有牢记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才能百战不殆。同时,从新课程标准和国家对中考的指导思想来看,在中考试题中基础知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初三复习中,巩固基础知识的复习显得特别重要。所以我们复习的第一阶段就是要重点夯实基础,全方位对知识进行梳理,决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当然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决不能照本宣科,一定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开卷形式下的中考历史试题直接问时间,地点,人物的题目已很少见。如果平时在复习中,对重要事件做深层次的分析,盡管试题设问的角度有所不同,学生分析解答时也不会无从下手。比如讲到“商鞅变法”的内容时,我们就不能仅仅简单的让学生只记住三点内容,还应该从深层次理解:“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是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一点,其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而“奖励耕战”则沉重的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二、点线结合,专题复习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更不能考好。从历年开卷考试来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基本上都是专题化的知识点的整合。专题化整合,即由厚变薄。用一根根线索将众多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清晰的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在初三历史复习时,专题复习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就要对学生分专题进行训练。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民族史、改革开放史等等,且还要落实到每个知识点,通过纵横联系,点线面体结合,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当然,历史老师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就应该做到这一点,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慢慢的形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总之,历史复习需要进行整体归纳、纵横串联、中外结合、古今联想,形成一个立体的复习交叉网。这样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应考能力才会大大增强。

三、联系实际,抓住热点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现在的教育改革就是要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从考试中也能体现。一方面,在平时复习中老师要注意哪些历史知识与这些焦点相关,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例如关于钓鱼岛(台湾)问题,可从历朝对台湾的治理(元朝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1684年设台湾府等)证明其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钓鱼岛(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强占行为都是我们所不允许的。另一方面,哪些历史知识可以为当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通过中外历史上成功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样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理解分析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现今热点如:欧债危机、利比亚危机(涉及到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威胁)、中菲南海对峙、钓鱼岛(台湾)问题等。

四、重视能力,善用技巧

(一)记忆能力的培养

虽然中考时历史是开卷考试,但开卷不等于简单的翻书。很多学生面对试题,盲目的在课本和资料中乱翻一气,如果对历史知识没有基本的识记,在有限的时间内去翻阅教材,从书中找出正确答案,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时要牢记知识点,做到胸有成竹。因此,在历史学习中,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才是是最重要的。如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是一个简单的识记题目,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出现在这一个时期呢”?原因是中国的民族工业是伴随着洋务运动的产生而出现(“自强”而创办军事工业、“求富”而创办民用工业)。只有这样理解了,才能更好的记住。

(二)应变能力的培养

随着历史学科考试改革力度进一步的加大,试题的考查功能将会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从微观上,又要从宏观上指导学生多做多练,要加强题目的变异训练,有不少学生平时做了大量的练习,可考试中只要没有碰上原题,还是不会做或者做不好,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对知识结构不能融会贯通等有关系,也与学习过程和方法方面缺乏“变通”训练有关。这就要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不断地克服思维定势,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思路,灵活抉择。

(三)解题技巧的培养

不仅历史学科,在所有学科考试中,解题技巧也是学生能力的反映。综合历年考试,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应该注意:运用学科语言答题,避免口语化;提取材料中的重点事实,答题时在材料中留下记录;运用其它学科知识(特别是政治学科)解答历史问题等。

综上所述,不管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初中历史复习应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以教材为本,紧扣考试说明,夯实基础,重视专题复习,关注社会热点,加强能力培养,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做到“四看四抓”,也就是看目录、看课文、看插图、看大事年代表,抓基础、抓重点、抓线索、抓网络。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融会贯通地学习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知识,唯有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试题中考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