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9-09-10 07:22王家旺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现状与对策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完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能否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完成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和研究,指出了目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寻求最佳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与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构建科学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构建完善的职教体系,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中高职技术人才,确保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并不是简单的链接,而是两个层次技能人才在培养方面的衔接;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许多偿试,摸索出多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模式,但仍需要研究和完善,现将目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陈述如下:

(一)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目前,经调查了解我国国内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模式:1.五年制模式。初中起点大专教育。初中毕业生经考试合格直接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这期五年的学习。由于是在同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完成从中职到高职的培养,这一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具有五年制大专班招生资格,具有中职教育的教学条件和师资。2.“2+3”模式。初中毕业生通过2年的中职(职高、技校、中专)培养后,再接受三年的高职培养。此种模式需要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合作完成,并且要求中高职专业对口,彼此相对独立,课程体系上有衔接。3.对口单招模式。经过中职(职高、技校、中专)完成三年学习后,通过对口升学考试合格后,再升入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学习。这一模式下,学生的专业要对口,中职和高职院校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来培养人才,各自为政,没有对接。4.“三三分段”或 “3+3”培养模式。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接受培养;后三年在高职院校接受培养。此模式下,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独立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相互独立,没有衔接。5. “3+2”一体化培养模式。中职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校读3年后,经考试合格升入高职院校再学习2年,总计5年,毕业后取得高职(大专)学历。实施这种培养模式的院校需省级有关部门批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在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实施。此模式适用范围广,只要是中职学校的学生,通过考核后,都可升入對应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学习。

(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案衔接不到位。中、高职职业教育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各自为政,同类专业的中、高职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之间没有依存性。高职培养方案没有对接中职培养方案,对实现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层次的衔接不到位。中职教育培养方案偏重于对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专业基础、理论不够重视;使中职学生难以适应高职教育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难以达到高层次技术培训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方案偏重于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达不到高技能人才的技术能力要求。

2.课程设置没有对接。中职与高职课程设置往往是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对接。比如:文化课没有对应,导致有的文化课脱节,甚至于中职有的文化课本应该开设的而没有开设或被删除;还比如:有些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重复开设等等。

3.教材选用没有对接。中职教育文化课教材相对普通教育更新速度慢,既未与普通教育接轨,也没有与高等教育对接;专业课教材缺乏系统性,中职教育多采用高职教育的压缩版本,高职教育则以中职技能培训版教材或普通高教版教材为蓝本,未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技术特长不明显。

4.招生制度不完善。我国高职院校以招收普高学生为主,对口升学招生指标少,这种招生制度导致了一方面中职学校学生没有普通高中学生升学出路广,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只能选择高考成绩处于低分段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对中职学校学生的限制和排斥不仅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平等原则,而且不利于中高职衔接人才的培养。

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及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整合功能,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构建最佳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一)选择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摸索出一套较好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经问卷调查和网上查询,对目前采取的“3+2”一体化培养模式反响良好,可称得上是一种比较成功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中职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在中职(职高、技校、中专)学校读3年毕业后,经考试合格升入高职院校再学习2年,总计5年,毕业后取得高职(大专)学历及高级工职业资格。这种模式下,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在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实施。此模式适用范围广,比较靠谱、接地气,符合中高职衔接的科学性、实效性,受到中、高职学校的普遍欢迎;只要是中职学校的学生,通过考核后,都可升入对应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学习。还比如:分段贯通模式,采取中高职院校之间进行合作,实行分段贯通式联合办学。目前,应大力提倡推广“3+2”一体化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二)解决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内容是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建议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制定中、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可聘请中高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确保中、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衔接,避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重动手能力、轻基础理论的现象,使中职学生适应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达到高层次技术培训的要求;同时避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重基础理论、轻实践操作能力的现象,以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技能要求。

2.加强中高职课程设置对接。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内容是课程设置对接。中职与高职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各自为正,中高职必须进行沟通与对接。这就要求中高职在相对应的专业课程设置协调对接好,所有课程(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都要统筹安排,协调设置,构建科学统一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遵循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通过中高职课程设置对接,既能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3.加强中高职教材选用对接。中高职教材选用对接对中高职衔接关系重大,必须要加强中高职教材选用对接。中职学校在文化课教材选用时,既要与普通教育接轨,也要与高职教育對接;高职院校在教材选用时,要选用高职教育教材,高职专业课教材不要以中职技能培训版教材或普通高教版教材为蓝本,必须选用高职教育版专业课教材,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专业技术特长。

4.完善职教招生制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要加大力度改革和完善,加大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生的数量,让中职学校学生更多地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改变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对中职学校学生的限制,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平等原则,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的机率,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中高职衔接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分析和研究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加强对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形成科学实用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以便促进构建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圆满地完成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中《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2]陈幼芬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中高职衔接为例》

[3]温贺平,曹文梁,陈炯然在《中高职衔接培养的模式对比与制度研究》

作者简介:王家旺,性别: 男,籍贯:广西全州县,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62年8月15日,学历:研究生,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

本文系广西教育厅立项公布的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ZZJG2017B204)。

(广西桂林商贸旅游技工学校 广西桂林 541000)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现状与对策人才培养模式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新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汽车客运站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