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2019-09-10 13:57段凌云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5期
关键词:欣赏故事人文素养

段凌云

摘要:目前农村有85%的初中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造成学生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其中不少学生不能善待他人,也不能善待自己。要使学生成才,首先要使学生成人。因此,人文素养从小抓起,提高初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十分必要。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农村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从音乐欣赏、音乐故事、音乐实践三个方面做了具体阐述。音乐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以动人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纯洁化和高尚化。

关键词:音乐;人文素养;欣赏;故事;实践

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目前农村有85%的初中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其中不少学生不能善待他人,也不能善待自己,稍不遂意就发脾气,伤害他人,打骂、群殴、出走、自杀、杀人等事故时有发生,以至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引起了家长、社会、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我们常说,要使学生成才,首先要使学生成人,如果没有人的尊严,不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就是再有本领,又怎能善待别人呢?因此,人文素养从小抓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十分必要。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文素养体现在人身上的往往是一种内在美,或者说是心灵美,而内在美则需要更高的思想修养与精神境界去把握。在音乐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外在美、形式美,但更应侧重的是对于内在美的揭示和培育。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一、在音乐欣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

音乐欣赏对于我们的审美能力、感性思维、认知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品味的提高都有帮助。我们不仅从音乐中认识到文化的丰富,也无形中使感情受到启发,开启聪明,陶冶心灵,培养高尚的人格。比如在欣赏《爱的奉献》这首歌时,因为这首歌曲对同学们来说也并不陌生,在我播放第一遍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小声哼唱了,在听完第一遍以后,我让同学们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同学们说这首歌曲就是呼吁我们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再次聆听,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一首歌的意境和情绪,感受爱的平凡、无私和博大。这一堂课,课堂格外安静,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牵引着,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一个劲地深情地望着我,他们也体会到了爱的价值。

二、在音乐故事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可通过音乐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和交流,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故事对孩子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好的故事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感动你我。在我们的音乐课本里,有许多歌曲讲述的就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在或激昂或悲伤或欢快的音乐旋律中,我们不仅听到优美的旋律,还能在歌词里听到动人的故事,并能从歌曲的故事人物形象中学习他们勇敢、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高尚情操。音乐把学生带进一个鲜活的故事世界,在听、看、想多种感官的活动过程中,了解故事内容,感知人物的品质,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唱脸谱》,这是京剧曲调跟流行音乐巧妙融合风格的歌曲,在歌曲中引入京曲调,属于“京味歌曲”,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并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在音乐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学生是自主、独立的个体,是有感情、有个性、有灵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音乐游戏活动,当学会一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自编动作上台表演,扮演与情景相适应的各种角色,使音乐更为形象、富有真实感,让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思路,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培养他们的各种表现力。同时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角色的情感,领悟角色的高尚品德,从而延伸到自身生活实践中。

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音乐与相关艺术和文化的融合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養, 音乐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以动人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纯洁化和高尚化。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欣赏故事人文素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