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县北山乡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9-09-10 03:12杨有仓
种子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现状

杨有仓

摘   要:马铃薯是民和县北山乡的主要特色种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是该乡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重点从北山乡马铃薯生产现状出发,利用自然、技术、人力资源等,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发展壮大该乡马铃薯生产,为类似地区的政府及科研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北山乡位于民和县北部,近年来,该乡始终把马铃薯作为主导产业去开发,年种植马铃薯367 hm2,年产量约1.1万t,已成为民和县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但是,随着该产业的迅猛发展,现只停留在初级鲜食和部分繁种的现状上,很难形成产业化。为此,要客观分析当地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一现状提出发展对策,加大本地区马铃薯产业化开发步伐。

1   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发展现状

全镇(乡)有在册耕地787 hm2,2017年栽种马铃薯367 hm2,实现总产1.1万t,其中商品薯0.71万t、种薯0.39万t,产值1 200万元,去掉成本550万元,获纯收入650万元,人均单项收入1 316元,占农民总纯收入的15.6%,收入1 200元/667 m2。

1.2   存在问题

近5年来,北山乡的马铃薯生产无论在种植面积还是在产量提高上,都有了稳步的发展,但与省内外其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2.1   马铃薯病害时有发生

由于种植户土地面积有限,且马铃薯连年重茬栽种,不能轮作,病毒、病菌积累严重,致使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病害有加重的趋势。

1.2.2   栽培管理粗放

主要表现在施肥单一,只施化肥、不施农肥,更不注重微量元素和菌肥的施用,致使土壤质地板结,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1.2.3   产品价值低

迎合加工市场型的品种少、种植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

1.2.4   储藏实施落后

马铃薯是一种鲜活、易烂原料,贮藏是馬铃薯生产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北山乡种植户在保鲜贮藏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基本上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贮藏,且多是地窖、山洞等传统的贮藏方法,远远不能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由于贮藏和运输不当,每年造成的损失可达25%~35%。

1.2.5   马铃薯产销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流通方式

种植户在马铃薯收获后的分级、包装、保鲜、贮运等方面能力和意识较差,马铃薯经营作为初级的农产品经营模式,用大麻袋一装就进入市场,没有包装,没有标志,质量难以保证,不仅丧失了竞争能力、市场机遇和商业信誉,而且丧失了经济利益。

1.2.6   缺乏领头企业

缺少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的密切对接,谷多伤农、听天由命的困惑依然伴随着种植马铃薯的农民。

2   北山乡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有利条件

2.1   自然及资源优势

北山乡地处民和县北部,属干旱气候地区,海拔在2 400~2 660 m,年降水量350 mm左右,无霜期147 d左右,且集中在每年的7、8、9月,雨热同季。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耕地1 833.3 m2。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在4.76%左右,pH值在6.2~7.5,非常适宜栽种马铃薯。交通、通讯便捷,为马铃薯产业化提供了物质资源。

2.2   商品优势

全乡连续多年栽种面积达333 hm2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75%,规模化生产连片种植面积占1/2以上。从品种的品质上看,近几年引进选种了一批适销对路的品种,如青薯9号、青薯2号、民薯2号等,该品种淀粉量高、口感好、耐贮藏,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收获时间正赶上南北大市场的时间差,当地马铃薯收获时,南方的商品薯已经售完,从收益上分析,其优势更为明显,纯收入达1 000元/667 m2以上。

2.3   智力与人才优势

当地有几十年的栽培历史,在栽培技术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配方施肥、隔离繁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乡近70%以上的农户种植马铃薯,家家都有懂技术人,涌现出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8个。

3   发展对策

3.1   大力发展制种基地

北山乡是天然的种薯生产基地,生产的种薯因具有无污染、病烂少等特点享有盛誉。单纯扩大种植规模来增加产量为极不现实的情况下,瞄准外省地高温高热、病毒种类繁多、传播途径广泛等属于不宜留种地区,每年需从北方大量调种的机遇,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大力生产脱毒种薯,以优质优价争夺种薯市场,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收益,符合民和县农业生产的现实条件,也是马铃薯发展最为有效的捷径。

3.2   创建绿色马铃薯品牌化建设

马铃薯产品作为一种鲜活商品进入市场,质量好坏是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先决条件,应创建绿色马铃薯品牌,以产业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增强马铃薯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质量标准,扩大产品知名度,不断拓宽销售市场,是马铃薯发展的根本出路。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马铃薯贮运条件差、技术落后,马铃薯贮藏仍以一家一户分散贮藏为主,虽然部分贮藏窖和贮藏技术经过不断的改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可控的贮藏设施很少,贮藏难度大,现有的贮藏窖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加大储藏基础设施是发展壮大马铃薯生产的关键。

4   总结

将马铃薯产业化生产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搞好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充分发挥马铃薯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加强扶持和资金投入,使之在技术指导、知识培训、营销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主体功能作用。培育建立马铃薯批发销售市场,搞活产品流通,是走向产业化的切入点,产品有了销路、有了市场、有了效益,是马铃薯发展良性循环的主要举措。

(收稿日期:2019-05-14)

猜你喜欢
马铃薯生产现状
阿宽的生产小组
马铃薯有功劳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火星马铃薯”计划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