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风险及应对探析

2019-09-10 07:22李苏卉曹院平
高教学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风险社会风险管理大学生

李苏卉 曹院平

摘  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管理风险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仍有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风险社会”视野之下,全社会对高校学生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重视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有效防范风险和化解危机,更好地教育与培养学生,保障学生的安全利益,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风险社会;大学生;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5-0124-04

Abstract: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The students' management is the key in the advance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risk management, but some universities fail to put accent on it. Now the society has put forwards the highly need to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s students from the "risk society" perspective. So the risk management should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pe with in order to prevent risk and time crisis, and then foster student well and secure the students' safety as well as promoting advanc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Keywords: risk society; university student; risk management

“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是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提出的,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发生突发性危机事件是社会中的一种常态[1]。就我国高校来讲,近年来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日益增加,对人、财、物均造成一定的损害,一定程度地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同时也对高校的声誉和形象构成了损害,在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管理风险是高校管理中不得不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在风险社会视域下,对于高校学生管理风险应予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风险因素识别

(一)学生成长风险

大学生在校时间往往有3-4年或更久,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正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因此,高校学生风险管理中,学生成长风险至关重要。当前一些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于学生成长的关心程度不高,学生容易产生社交障碍、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等,甚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2]。例如,一些学生可能存在宅式生活、交际全封闭、缺乏素质拓展、价值观念异化、消沉等,都使学生成长遭受风险。成长风险将造成学生日后发展不确定,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复杂性,对高校管理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二)学生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是高校必须注重的学生管理问题,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大学生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并且难以准确预料。高校学生安全风险主要有人身安全风险、财产安全风险等类别。人身安全风险指的是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生命和健康遭受威胁或损伤。例如限制人身自由、受伤、死亡等。近年来,大学生受骗参与到违法组织或传销组织、意外伤亡、自杀他杀等事件屡有发生,对学生及家庭、学校、社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3]。财产安全风险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由于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导致财产受到损失,例如被骗、被抢、被盗、丢失等。

(三)学生学业风险

大学生主要的任务是求学增知与自我发展,通过学习获取丰富的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以及常识技能与专业技能,因而高校学生管理风险中也包括学业风险。具体来说,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预期学习目标和实际学习结果之间存在差异,造成损失或发生危险。例如考试不及格,补考重修甚至留级,无法顺利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等,都表现为学业风险。学业风险会对学生的性格形成造成一定影响,对日后深造、就业乃至职业发展十分不利,也会给学生个人及家庭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另外,还会影响学校的管理成效和学校在社会中声誉与声望。

(四)学生就业风险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更多学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之间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4],以至于很多学生依靠朋友、父母的关系谋求职位。还有些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只能选择重返学校学习实用技术,其中不少本科学生选择中职、高职学校重新学习技术。这些就业风险会对大学生造成很大的挫折和打击,浪费学生宝贵时间,同时也影响高校的办学声誉和招生狀况。

二、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高校盲目扩招

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但高校扩招应当遵循市场需求、符合实际情况,盲目扩招只会带来不好的影响。由于部分高校盲目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区高考录取率达85%以上,入学难度下降,很多过去不符合入学标准的学生也能够进入大学,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高校对学生管理的难度。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大大增加,但师资无法跟上进度,师生比例失调,教师数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只能通过数百人的大课堂或外聘教师的方式解决[5]。扩招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增加,而辅导员配备数量不足,无法及时有效的引导学生,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风险。

(二)高校专业设置不科学

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科学性和适应性,对于社会实际专业人才需求难以较好地满足,增加了学生就业压力。一些高校为了吸收更多的生源,不考虑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市场调查,盲目增加新的招生专业,结果就是各个学校都开设了相同专业,学生数量大增,毕业时供大于求,因而就业竞争十分激烈。部分学校甚至没有组建好完善和齐全的专业教师队伍,就开设新专业并招生,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不吻合,还有一些高校正式在编教师不足,不得不通过外聘教师的方式满足教学要求,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专业性人才培养不达标。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有了相应专业文凭,但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或技能,因而难以胜任工作岗位。

(三)高校学生管理投入力度不足

很多高校不愿意在学生管理方面进行投入,使得学生管理风险较高。当前高校在企业式经营、校舍建设等方面投入力度较大,但在学生管理方面投入力度相对较差。高校对于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缺乏重视,人才引进、教师队伍扩充只注重教学科研人才。管理型、服务型人才引进招聘不积极,在学生管理机制建设上,也缺少应有的人力投入。由于一些高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咨询教师,从而对学生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有效排解,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6]。高校就业指导上缺乏专业指导人员,就业指导效果不佳,難以为学生毕业、就业、择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学生及社会因素

除了高校因素之外,在学生个人及社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在学生自身方面,由于缺少相关的经验,对于大学生活没有及时形成正确的认识,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缺乏自控能力。很多大学生在脱离父母掌控之后粗心大意、厌学贪玩、不愿交往、不愿就业等,因而容易发生成各类风险。在社会环境方面,也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例如,人们对于大学生的态度不再是过去的社会精英,而是社会的普通人。人口基数不断增大,整体就业形式日益恶化,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滑等,都容易引起学生管理风险。

三、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风险及应对的意义

(一)填补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部分缺失理念

在我国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当中,制度、理念等方面都存在欠缺。在以往的管理中缺少危机意识,学生管理理论中,关于危机管理的内容也较少提及,在实际工作培训中,相关内容上也存在欠缺,大多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得到的零散、片面的管理经验[7]。由于缺少应有的危机意识,因而高校普遍没有建立相应的危机应急预案,也缺少常设的、独立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缺少常设的、强力的危机管理中枢指挥系统。很多高校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都是在危机发生之后,视危机危害实际情况,建立临时的工作小组,以应对危机。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临时建立工作小组延续性不足,危机后难以完全保留相关经验。而每次临时建立工作小组,都需要相关机构的协调,耗费较多的时间、精力、成本。临时建立工作小组,缺少事先有效的危机处理计划,如果有专门的危机处理协调机构,其危机处理操作方案则相对更为成熟。此外,临时小组还无法有效建立相应的危险培训教育机制,因此,在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风险及其应对方案能够填补学生管理制度理念空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符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进行疏通、引导、转化、教育,避免出现矛盾及问题,保持思想稳定。高校是社会的缩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中青年学生、高级知识分子相对集中,且思想活跃、开阔眼界,对古今中外具有较多的了解,在互联网的普及下,能够快速接收国内外各种信息。另外,高校学生知识结构完善,思想一般具有趋前性,社会的变化会在高校中产生明显的反应。高校可以看作是社会的晴雨表,学生在学校聚集较多,如果遇到较为敏感的因素,将可能产生重大的事件,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校园正常生活秩序等都有着不良的影响。所以,在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风险及应对方案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3 校园危机和高校学生危机管理

四、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风险管理与危机预防

高校学生管理,是一项长期化、系统化的管理,并不只是单纯为了解决眼前的危机,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实现系统化、长期化的风险管理与危机预防。在风险管理与危机预防当中,应树立现代危机意识,为危机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要形成危机意识,准确把握学生管理工作方向,加强对师生员工危机处理、危机防范、危机意识的教育,提高危机意识。针对学生特点和学校情况,制定完整的管理计划和管理预案[8]。强化危机管理培训,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师生开展危机管理培训,提升危机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对危机发生征兆提前发现和事先预测分析,从而有效控制和预防危机发生。成立危机管理小组,作为常设部门,完善运作系统,并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专门训练。

(二)风险管理与危机处理

通过风险管理与危机预防,能够减少危机发生,减轻危害程度,但仍无法彻底杜绝。因此,当危机发生之后,应尽快控制危机事态,避免危机蔓延,并使危机过程缩短和尽早结束,尽量减轻损失,使受到危机影响的个人和部门尽快恢复常态。第一时间启动危机处理预案,以分级预警体系为基础,对事件危害程度及性质做出研判,并进行战略决策,启动危机管理体系。及时建立危机处理机构,根据危机类型,以预先制定计划为主,成立危机处理领导小组,明确和分配相关职责,保证机制顺利运行。详细进行危机调查与评估,了解事件经过、危害、原因等,并判断可能造成的影响。开辟高校信息传播渠道,对信息及时共享、传递、收集,以减少相关危害。制定实施危机处理方案,尽快将相应的危机管理计划启动,依实际情况,灵活进行调整。

(三)风险管理与危机总结

在高校学生管理风险与危机优化中,评估危机结果,总结处理中的不足,归纳危机处理相关经验、做好危机处理善后工作,尽快消除不良影響,使秩序恢复正常。通过调查分析明确引起危机的原因,并了解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准确、全面、系统的评价危机处理工作,包括危机决策、危机处理计划、工作程序、预警系统组织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归纳总结处的问题,有效修正并研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得到改进,危机管理内容得到完善。发挥前瞻性作用,在危机当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转机,因此对于危机中潜在的成功机会,应准确发现和及时培育。学校将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变为自身的动力,促使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更新、危机管理技能提高、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漏洞减少,维护高校正常秩序,推动高校不断发展与进步。

表4 高校学生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原则

五、结束语

高校主要向社会培养综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在风险社会视域下,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应对风险与危机,积极处理、积极总结,从风险与危机中获取经验和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保障学校正常秩序,推动教育事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成华,洪成文.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失业引发重大社会危机的风险防控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3):111-117.

[2]庞波.风险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危机意识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1(7):67-70.

[3]文桂芳.安全视域下的女大学生婚恋观研究——兼论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培养[J].青春岁月,2015(11):78-79.

[4]徐璐.文化差异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文摘,2016(2):31-32.

[5]杨玉忠.基于大学生信任危机视野下的校园安全风险探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7,32(3):126-129.

[6]曾鹰,宋喆.“科学风险观”:风险社会视域中当代发展观的解困路径[J].理论导刊,2012(1):51-53.

[7]马振超,张晓菲.中国社会公共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态势分析——非传统安全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0(3):113-119.

[8]廖胜平.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中的认识及行为简论——以群体性事件为视角[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2):70-73.

猜你喜欢
风险社会风险管理大学生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全球治理下的外层空问国际环境法治问题
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调查
论风险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中新闻媒体角度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