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2019-09-10 10:47张洁
健康前沿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张洁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75%)、PO2(88.67±2.75)mmHg、FEV1实际值/预测值和MVV实际值/预测值均高于对照组(90.0%)、(63.44±2.57)mmHg,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95.0%)、7d生存率(97.5%)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80.0%)、(86.25%),而住院天数(15.46±1.21)d低于对照组(20.19±1.53)d,他们之间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肺病,其与肺脏对有害气体和颗粒的炎症反应有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今,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加了该类疾病的治疗难度。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尝试引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对其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43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在50-75岁,平均(65.7±1.7)岁,病程在1-7年,平均(3.3±1.1)年;实验组中45例男性,35例女性,年龄在50-77岁,平均(65.3±1.6)岁,病程在1-8年,平均(3.5±1.2)年。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了针对性、系统性的检查,随后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通过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该过程需要结合痰培养情况来选择抗生素。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为其静脉输注氨茶碱,为了改善支气管痉挛症状,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甲强龙。最后在患者入院后为其提供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需要给予机械通气。

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而中医采用了辨证治疗,

对于痰浊壅肺患者,需要先给予茯苓12g、陈皮12g、半夏12g,然后给予白芍6g、桂枝6g、干姜6g,最后给予莱菔10g、枳壳10g、紫苏子10g;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一般需要先给予五味子7g、人参7g,然后给予胡桃肉30g、熟地黄30g、百合30g,最后给予沙参10g、玉竹10g、麦冬10g;对于痰热蕴肺的患者,一般需要先给予山栀子10g、桑白皮10g、贝母10g,再给予鱼腥草30g、瓜蒌30g。上述所有处方均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1.3临床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治愈:患者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肺部嘤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会正常;有效:患者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以及肺部嘤音均出现明显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患者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以及肺部嘤音、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未见改善,甚至部分患者还出现了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数×100%。(2)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O2和PCO2等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3)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EV1实际值/预测值和MVV实际值/预测值等肺功能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4)对两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7d生存率、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借助%给予表示,计量资料借助均数±标准差给予表示,组间研究所得数据借助t检验,如果P<0.05,则反映出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比较

通过相关治疗后,实验组中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2和PCO2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O2高于对照组,而PCO2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实际值/预测值和MVV实际值/预测值等肺功能指标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EV1实际值/预测值和MVV实际值/预测值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2.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7d生存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如果未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病情加重,进而诱发呼吸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将会导致气管内的黏膜充血、水肿,进而诱发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致使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加重,长时间这样下去将会使患者体内二氧化碳的潴留量增加,加重患者的缺氧症状,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转的死亡。

临床上一般为患者提供单一西药治疗,虽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并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而中医研究发现,茯苓、山药、黄芪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具有益脾补肺的效果;桃仁、丹参可以有效扩张患者肺血管,促进肺内的气体交换,进而达到活血化瘀、改善患者血管平滑肌痉挛的效果。桔梗、芦根具有排痰宣肺的效果;杏仁、葶苈子具有平喘泻肺的效果,将这些药物联合在一起使用,具有逐瘀祛痰平喘、益脾补肺的效果。因此,中医治疗可以有效弥补西药治疗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以使患者的臨床症状和指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脱机成功率、7d生存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6,8(28):75-76.

[2]余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7,11(7):141-142.

[3]王斌.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按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8,5(26):86-87.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