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赠卷参考答案

2019-09-10 07:22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汤显祖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D(“名闻遐迩”,闻名远近,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语境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语境强调的是人们纷纷来到瓦尔登湖,应填“纷至沓来”。“杂居”侧重混杂而处,“栖居”侧重栖息居住,语境强调在“现代都市”居住,所以应填“栖居”。)

2.A[解答语句衔接连贯的排序题,既要注意待填入语句自身的语序,也要考虑这些句子和语段首尾句子的衔接;对于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都应充分关注。这个语段的描述主体是芭蕉,文段首句开宗明义,即已点出。句①的“它”指的就是芭蕉,所以应首先填入。整个语段以芭蕉为主,再旁及其他(竹、石等);先从空间布局入手,再说到时间推移的不同情境。从小句的相互关联说,③"蕉阴”紧承①"覆盖面积”,所以①③为小组合;④“在旁边”紧承②“蕉廊、蕉房”,所以②④为小组合。句⑤先说夏后说秋,正与语段末句的“雪压”之冬妙合无垠,故应放在最末。因此,A项之①③②④⑥⑤是最恰当的排列。]

3..C[①中“连枷”是脱粒用的农具,这句话的意思是,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一夜农民挥舞连枷打稻子一直响到天亮。所以①对应的劳动场景是“打稻”。②中“穀纹”常用以比喻水的波纹,这句话的意思是,从秧田移种至大田的稻苗(种密移疏)像一片绿色的毯子,一行行稻苗之间是清浅的荡漾的水纹。所以②对应的劳动场景是“插秧”。③中“畴”是田地之义,云阵”指流入稻田之水,而直立田中的稻秧恰似“绿针”,这句话描写了古代用水车灌溉稻田的情景,对应的劳动场景是“车水”。④中“机杼”指织布机,所以对应的劳动场景为“织布”。]

4.B(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先要准确、全面地把握图形的含义,而后逐一审读选项,辨析其语言表述的正误。整个图形分内、外两部分,外面虚线勾勒的等腰三角形代表的是“期许的VR体验”;而等腰三角形的内部,处于图形中央的以实线勾画的不规则的三角形,代表的是“现有的VR体验”。内部不规则三角形中引出的三条线,以“沉浸的知觉体验”这一条为最长,代表“自如的行为体验”的线段次之,代表“梦幻般的精神体验"的线段最短。由此可知,现有的三种体验发展并不均衡,是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快,“行为体验”次之,而“精神体验”上的发展最慢。B项“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的表述与图形所示不符甚至相反,所以是不正确的一项。)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5.B[B项,“酬”意为“酬谢”。这句话的意思是,用选任馆职(指入翰林院)来答谢他。]

6.D(D项,“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理解错误,原文中“而不能办三月粮"的意思是不能准备三个月的粮食,意即无法准备好川资、盘缠。庄子《逍遥游》有“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句,故后世以“三月粮”喻指路费。)

7.(1)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

要点:啧啧,赞叹声;汗血,指汗血马,比喻珍贵少有的人才;蹀躞,小步走路;康庄,通达的大路。

(2)但是先生不说自己贫困,别人也不知道他贫困。先生不正是坚信自己本心的人吗?我即使是给他拿着马鞭赶车,也是乐意和向往的。

要点:不自言,宾语前置,不言自;执鞭,举鞭为人驾车,表示景仰追随;忻慕,高兴而仰慕。

8.读书不为功名,乐此不疲;于书无所不读,尤精《文选》;诗文无所不能,直追汉唐;戏曲创演结合,超迈元人。

要点:本题题干为“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要从读书和写作两方面进行概括。关于读书,根据第三段“掷书万卷,做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可知他读书沉迷专注;第四段“公于书无所不读”“尤攻《文选》”,可知他读书广博而又有专攻。写作方面,根据第四段“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可知他写文善于模仿;“实驾元人之上”可知他的剧作水平超过元代人。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要点:诗歌中“山石细”和“海波平”两词形成对比,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大海填平,从中表现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抱寸诚”的决心、“衔细石”的举动与“海波平”的宏图大愿形成巨大反差,在对比中充分表现精卫的心诚志坚。

10.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要点:诗中“人皆”与“我独”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岂计”“惟应”体现出作者对精卫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的肯定,侧面表现了作者孜孜以求毫不妥协的人生追求;尾联作者以精卫与刺客相类比,再次表达了对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与欣赏。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字余日灵均(2)君子生非异也(3)潦倒新停浊酒杯(4)鸣声上下(5)挟飞仙以邀游(6)吟鞭东指即天涯(7)齐之以礼(8)不.朽之盛事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12.D(“也流露出对自己得不到休息的些许不满”曲解文意,结合原文分析,可见表妹对这种承包制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非常满意,侧面表现了表妹的勤劳。)

13.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飯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改变生活。

14.赞扬了劳动之美;肯定了勤劳致富的观念;赞美了农村所蕴含的勃勃生机;讴歌了正在变革中的伟大时代。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15.B(B项说“唐代……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而原文说“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两者相互抵牾。故B项错误。)

16.C(将C项的表述与原文第4段作比较,发现有不相吻合之处。原文说“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既然是“书家”,必然首先是遵从法度的;而选项的表述完全忽略这一点,只说“苏东坡……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所以有以偏概全之嫌。)

17.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18.C(C项中“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歪曲原文文意。原文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将“有的是”偷换成“必须”,以偏概全,故该项错误。)

19.B(原文说“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B项将“洪水时期的水位”偷换成了“河流平时的水位”,故该项错误。)

20.优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无需引桥,经济实用。

缺点: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开合过程中水陆交通都停顿。八、作文(70分)

21.略

语文I(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22.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23.西厢记张珙崔莺莺

24.自己的命运与杜甫类似;自己的才华与杜甫相当。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A、D(A说拆断桥梁有智谋,错误。如果不拆断桥,曹军会因害怕其中有埋伏而不敢进兵。现在拆断了桥,曹军会料定张飞心虚,必定前来追赶。故A错误。D“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表述错误。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夏尔的原因不只是这一点,还有信中夏尔表达的对欧也妮的好感和赞美。故D错误。B、C、E正确。故选A、D。)

26.(1)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善解人意,关怀他人。

(2)“大改良”指的是茶馆将被小刘麻子、沈处长等霸占。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与茶馆及老友诀别时的悲愤。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7.腰牌与合符;白塔信炮;石别拉;阙亭警钟。

28.就地用料,简单改造;覆盖面广,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操作简易,传播迅速。

29.故宫采用了高科技报警系统;部分石别拉不复原貌;只知原理,无人会吹响。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汤)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为若士。豫章府临川县人,从小聪慧过人,卓尔不群。体格挺拔,眉清目秀。见到他的人都啧啧称赞说:‘汤家竟有这样(出众)的孩子!”五岁便能写文对诗。考他时他立即就作答,再考他又立即作答,考问多次作答都没有为难的神情。13岁时参加督学公试,补为弟子员。每次考试一定会在同类中称雄。庚午年在乡试时中了举,年龄也就二十来岁。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

丁丑年参加会试,首辅张居正派心腹以闱试名列前茅来诱惑他,(想将他收纳于门下),但是汤显祖不肯应允,说:“我不敢从一个处女而失去贞洁。”(此后多年)汤显祖虽然只是一个老举人,但是益加名声鹊起,天下的人更把拜望汤先生当做一大幸事。等到癸未年间汤显祖考中进士,张居正已经去世,那些依附张居正的人也都迅速泯灭无名了。汤显祖于是叹息说:“假设我因为依附(张居正)而被任用,不也会因为依附(他)而败亡吗?”而当时(先后)担任首辅的出自蒲州、苏州的两位显贵,他们的儿子都考中了进士,是汤(显祖)的同门师兄弟。两位显贵都想要邀请汤显祖做幕僚,要用选任翰林来酬谢他,但是汤显祖全都不肯答应,也像他当年拒绝张居正时一样。

因为喜欢留都(指南京)的山水,请求来做了南太常博士。到任后就关上门足不出户,没有一点交接上官求发达的想法。打开书,像书虫一样沉浸其中,每天到了深夜读书声也不停。家人笑话他说:“老博士还看这么多书干什么?”他说:“我读我的书,不管是博士还是不是博士。”不久,由太常博士调任南祠部郎。部里虽然没有什么事做,但是汤显祖对待职责很是勤谨;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阻塞言路,被贬官至广东做了徐闻县尉。待了很久,又调转为遂昌县令。又因为矿产的税务有很多错误,与计吏一同上京之时,便向吏部尚书请求辞官回家。虽然主爵、典选、御史大夫都挽留他,但先生,义无反顾,辞官隐居而去不可挽回。

辞官回到家中,自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都来拜望),仪仗往往停满了巷子,但是汤先生大多不肯延请来家。就算是有当时的大事,不是引起公愤的事情也不会去言说。别人要他说情拉关系,他说:“我不能拿着我的脸面和口舌去换取金钱,做不知道后人会怎么评论.的事情。”指着床上的书给人看,说:“有这些书我就不贫困了。”先生没有什么书不读的,尤其擅长《文选》,合上书背诵,不错一个字。对于诗文没有不模仿写作的,尤其精通西京、六朝、青莲、少陵这些人的文风。先生又凭借他余下的才能写传奇剧,像《紫箫》《还魂》这些剧本,水平确实是在元代人之上。每写完一个曲子,让小史歌唱,自己为他应和,歌声响震天际。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神仙之人。

先生曾和我约定要去游览灵岩、虎丘那些山川,却因为不能筹办足够的川资,只好犹豫着放弃了。但是先生不说自己贫困,别人也不知道他贫困。先生不正是坚信自己本心的人吗?我即使是给他拿着马鞭赶车,也是乐意和向往的。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参考译文:我在卧龙山山巅读书,常常在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的时候就大声呼喊杜甫。哎,唐朝根据诗赋来选读书人做官,但像李白、杜甫这样的人却没能考中进士;元代根据曲子来选用读书人,但像王实甫这样直到现在还在人们口中不断受到嘖啧称赞的人,却最终没能考中进士。但是青莲居士(李白)因为三首《清平调》词而得到唐明皇特别恩宠的待遇,王实甫被花拖所赏识而在当时无比荣耀。唯有那杜拾遗(杜甫),才初见皇上一面就受阻,只不过写了几首描述早朝的诗而已,其余的诗歌都是慷慨悲歌之作,其中的悲苦难以尽述。我抄录了他的三首诗,足见我们两人虽然所处的朝代不同,但人生轨迹际遇却相同。谁说古人与今人是不能相通的呢?!

猜你喜欢
汤显祖
汤显祖与庐山的不解之缘
汤显祖与《牡丹亭》
学生批评《汤显祖》又道歉: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
抚州市积极推进汤显祖名篇进教材
汤显祖为戏成痴
陌生的汤显祖
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纪念
汤显祖为戏成痴
汤显祖一首佚诗
刁难出一个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