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医药发展路径探析

2019-09-10 06:02王付员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文化

王付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中医药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机遇

1、政府政策的推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中医药向前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等多项发展规划的出台,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目标,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组织和实施措施,对中医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并指出逐步完善国内政策支撑体系和国际协调机制。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加快了中医药的发展进程。

2、法制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作为第一部为振兴传统中医药而制定的法律,明确了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中医药的传承和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最大程度激励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法》既是对中医药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对中医药发展的规范,提出要扶持和规范并重,加强对中医药的管理,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惩戒,保证中医药发展的规范性和延续性。

3、中医药产业突破

我国中医药不仅在疾病防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医疗状况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国际社会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得到了很大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色和广阔发展前途的产业。中药生产体系现代化进程加速,提升了药品生产速度和质量。随着国家开放政策和“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医药海外市场不断扩大,近百余个国家认可使用中医针灸,并建立了相关法律制度。

4、中医药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和健康养生方面的需求逐渐增长;同时,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各种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病患者更希望得到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治疗。而中医药在调节人体机理平衡上的良好作用,能满足人们对药物作用和治疗效果的需求。另外,许多西方学者也越来越注重对整个生命体的审视,重视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分析病情,关注“天人合一”等整体观思想,进而增强了对中医药的认同感,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

二、新时代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挑战

1、现代医学的冲击

西医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在判断和治疗疾病方面,西医强调有的放矢,通过各类生物指标的数目和程度等数据进行分析,直观而精确地展示出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而为病人阐述和治疗疾病,很容易与患者达成共识,令患者信服。由于中医较长的治疗周期和较难理解的专业术语,加上中药质量参差不齐,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往往存在疑惑。在时间和价格方面,西医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患者也会直观感受自身变化;在常见疾病的处理上,西医的诊疗费用和时间要低于中医。中医治疗需要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成为阻碍中医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医药文化软实力较弱

目前,中医药发展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传播滞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大。目前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主要是中医针灸和部分作为保健品的中成药等,代表的只是中医药的一部分,真正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并未转化为软实力。二是中医“去中国化”问题突出。针灸作为最先走出国门的中医文化之一,被广泛应用,但“去中国化”的趋势也很明显。

3、中药材和中药药剂质量存在问题

目前中药材质量问题堪忧。从药材的产出来看,滥采乱伐现象造成部分珍贵野生药材流失,我国机械化生产技术落后,难以形成较高的产量和规模,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滥用农药、化肥和添加剂等情况屡见不鲜,使药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存在隐患。在加工工艺方面,炮制、切制等技术没有明确的标准,违规加工、输送、生产和添加,导致药材质量良莠不齐,而大多数药材往往需要特定的制作方法,才能保證中医药安全和质量。

三、新时代中医药发展路径

1、软硬结合,实现文化与临床双发展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实力的提升,在于“软”与“硬”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医药学理论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能了解中医药发展的实践规律,探寻有利于当代中医药发展的经验,为中医临床提供理论支撑。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帮助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在中医药文化翻译和教学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能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任何医疗技术最具说服力的就是疗效,没有良好临床事实而空谈文化发展,无异于纸上谈兵。中医药临床践行了现代医学的社会价值,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文化体系,使其不断与时俱进,向前发展,产生了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

2、注重中医传承和培育,巩固中医药基础

注重中医的传承和培育工作,发挥名老中医和青年中医的典范和中坚力量作用。名老中医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擅长解决临床疑难问题,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其学术思想和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在中医药发展道路上起着榜样的作用。青年中医作为中医的中坚力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的是中医的传承,启的是中医的发展创新使命。通过院校和师承的有机结合,弥补两者“广而不精”、“精而不广”的不足,更好地培育中医药人才,发展中医药事业。

3、加强市场监管,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药材和产品的质量问题与中医疗效和生存发展关系密切,各级政府不仅要积极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也要加强监管,坚持质量问题源头防治,生产过程严格把关,解决药材和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问题。在生产源头上,解决“大棚种菜”的中药材培育方式,提升中药材品质;在加工炮制方法上,针对“因材施法”的硬性要求,规定相关人员具有熟练的制作方法和药性理论基础,以适应不同的临床需要;在药物配伍上,严格审查前期相关工作,确保配伍适当,保障患者健康。同时,注重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发展,将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中医治疗方法的延伸。

猜你喜欢
中医药临床文化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谁远谁近?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