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会展业有一个更健康的工作环境

2019-09-10 07:22
中外会展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司空见惯进场展馆

日前,台湾著名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猝死的新闻刷屏朋友圈,过劳死因名人效应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过劳死的现象在会展业其实也不时听闻。笔者近日在与行业人士交流中得知,广州某位从事展览搭建的同行倒在了加班的现场,而这种现象在搭建行业并不罕见。在会展这个产业链上,搭建似乎成了一个高危的工种。

搭建企业常常连夜施工,这已不是什么秘密,行业早已司空见惯。正是因为司空见惯,许多人都习以为常,也就不会去思考为何如此,更不会去研究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局面。1-3天的搭建时间究竟是否够用?展会搭建究竟能不能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完成?这些问题是对行业发展不成熟之处的拷问。偶尔加班是工作需要,常常加班是机制问题。搭建时间不充分就是機制问题,是发展的问题。

展会搭建时间不合理,这不仅仅是某个展会特有的,而是整个行业的通病。笔者不久前针对某个国家级展会做服务调查时,展商反应最多的问题就是搭建进馆时间不合理的问题,展馆规定的三天搭建时间等到实际进场时已过其半,甚至三去其二。如此情形,焉能不熬夜?

那么,搭建时间不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一种情况是展馆档期紧张,留出的时间不足;另一种则是,进场排队时间长,实际施工时间被压缩。先说第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并不存在于多数展馆。实际上,除了北上广的几个场馆能够做到供不应求,展会排期到N年以后,全国大多数展馆还是处在找米下锅的状态。就这一点来说,除了一线城市和个别二线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展览搭建同行是不该处在长期夜间施工的残酷状态下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需要展馆多一些理解以及服务意识,根据展馆的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宽松的施工时间。国外展会在这一点做得相对好一些,新加坡一些展馆会给展会留出3-5天,乃至一周的搭建时间,完全满足了施工时间的需求。

第二种情况确实客观存在。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体量大,人多车多路挤,一旦遇到大型展会,数百上千辆施工车排队进场,时间短不了,这是可以理解的。相较而言,国际展会尤其是人口较少的欧美国家,这种情况就要好很多。另一方面,一些展馆的刻板规定(如进馆口不全面放开)以及对物流信息的消极应对也是导致进场缓慢的重要原因。展馆主动作为对于改善这种情况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展馆做好预案,主动协调各方,多开进出通道、监控车流信息合理分配进出时间,提高进场效率,这些都是展馆可以并且应该有所作为的。

中国经济过去一直以快见长,用短短的几十年完成了规模的提升,现在是该慢下来细细打磨品质了。中国会展业也是如此,不需再盲目求多求快,速度慢下来,完善一些标准,将各项服务做扎实,给整个行业一个健康、稳健的发展环境。

编辑部

猜你喜欢
司空见惯进场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The device uses the cold night sky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爱睿希 进场之后
沪指筑底 稳步进场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进场着陆拉平纵向控制
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