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

2019-09-10 09:53何梦樊
莫愁·小作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董桥仕女古玩

有些书,初读时并未明白它的好,几经岁月沉淀,才懂得其中深意。

作家董桥一直自称“老派文人”“文化遗民”,读他的文字,总会想起儿时在乡下老家破落的小庭院,夜色打着哈欠踽踽而来,在微微泛黄的摇晃着的煤油灯下,燃一炷素雅的檀香,依偎在奶奶的怀抱里看落雪。粉粉的雪一片一片从眼前优雅地打着旋飘落,毫不着力,薄薄的,拾起一聞,还有股淡淡的清香。

他写古人,写古玩,写旧意,写小说,写人生。一直以来,我的记忆里总会浮现微微染尘中一位淡彩仕女,敷着淡淡的风霜,一半秀媚,一半孤寂。重读《旧日红》才明白是萧姨:“长年穿着浅色丝绸旗袍,花白的头发梳得丝丝服帖,圆圆的发髻永远插着一枝翡翠发簪,宽宽厚厚油绿得谁也舍不得雕琢,只沿着四周阴刻着一道细致花边。”他笔下的女子都像在微雨天撑起的红色油纸伞下亭亭地立着,静默美丽。

读董桥,“含英咀华”四字总是萦绕在我的耳边,想象一位从画家徐燕孙丹青里走出来的庭院仕女,别着一枝雕了两朵含苞栀子花的翠簪,立于半卷珠帘前,窗外是略带月色的柳梢,她薄薄的唇轻轻张起,光滑粉嫩水灵的颔略收,声带轻轻震动,舌尖轻触皓齿,顺着口腔内一股气流,四字发出,如佩玉互鸣。想必这四字是极阴极柔的,赋有长相思的空灵悠远,顷刻,一抹遥远的古意涌来。诗词歌赋,文物古玩,都要摩挲把玩,俯仰流连间,亦可窥见人生一二。

人生或真或幻,唯有经过岁月发酵,日晒风吹,风干了才会留下真香,想必董桥先生的《旧日红》便取得这层意。那些逝去的岁月也许不是每分每秒都值得精装一番典藏,但总有些美妙的记忆经过岁月发酵,显得格外浓郁,风姿卓绝,就像山村小河边一簇簇的红水仙那么迷人。

所谓岁月发酵,想必就是沉淀吧。当下的日子似飞舞着的一颗颗圆润的水珠,半浮在空中,抓不着,看不透,就那么存在着。待日子一点点推移,水珠作水静静落到人生的宣纸上,“嗒”的一声,与原有的干涩的墨交融。水与墨,一有色,一无形,有色在无形中消融,无形日积月累,累积了岁月与年代,在人生、记忆的画纸上一次次的交叠融荡、沉淀,最终墨入水,水融墨,粹出媚艳的红,红得艳丽,雅致脱俗,如极品的鸽血红宝石,纯净、饱和,有朴穆内敛的光。

俯瞰天地间,“人”太过渺小,一撇一捺写得轻松容易,可若是少了书写时的“顿”,人就飘飘欲飞了。那一顿便是沉淀,便是今日变旧的过程。沉淀给直立行走的人以坚实的支撑、给千篇一律的日子一抹红的缘分,给平实无华的生命一个突围的可能,一顿就是一个圆满充实的生命。

想象自己老去,在一个飘着濛濛细雨的下午,躺在一把同样上了年纪的黄花梨扶手椅上,倾听萧萧树声,沥沥雨声,将大大小小、破破碎碎的旧日子小心翼翼地拾起,匆匆一瞥一笑,慢悠悠地展开、铺平,随手随心地重组、拼凑、回味。那些旧日子泛着世事的沧桑,似陈年的老酒,浓郁醇香。

何梦樊 :江苏省盱眙中学淮山文学社学生

指导老师:张居祥

猜你喜欢
董桥仕女古玩
古玩家
董桥的南洋怀旧叙事
御香缥缈,英华沉浮
门泽光
浅谈木雕中的仕女创作
从唐代仕女人物画看中国传统色彩之美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仕女
香港古玩展诠释“盛世收藏”
文人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