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高傲飞翔

2019-09-10 09:12申小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申小玲

【摘要】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深入对象、更能自我深化,它就是伟大的潜水者。想象就是深度。一直以来,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利用古文特别是经典古诗词,既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可以使其增强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能力,正可谓一举两得。

【关键词】  学生想象 教学片段 滕王阁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173-01

《滕王阁序》作为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教材,既因其词藻华丽优美、音韵对偶和谐被誉为千年奇文、妙文,又因其用典多、奥议简的特质成为让老师头痛的古诗词怪篇、难篇。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此片古文的特点,采取多样的手段、由浅入深地着力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学习此文。

一、听读朗诵,激发想象

《滕王阁序》之所以被称之为千年经典而传世于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韵律美。要是鼓励学生对此篇文章进行反复诵读,在其过程中辅以优美的音乐,营造一种古韵古香的诵读范围,伴随着诗人勾勒的画面会自然而然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重点注意对非常见字词的诵读指导。

如在诵读“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时,引导学生感受此时作者对于“冯唐李广”,生不逢时、难被重器的同情;在反复的诵读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包括自己在内的‘贾谊梁鸿等文人墨客怀才不遇、功业难成的不得志的无奈。

又如在诵读“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时,嘗试引导学生们先聆听名家的诵读,感受作者虽身处难境,却依然自得其乐;虽深陷泥泞,却不甘沉沦、力求自勉、自励之意。

二、建立联系,体会内涵

由于学生与作者所处的年代、文化背景、知识体系、阅历体验甚至语言架构都有巨大的不同,体会文章主旨含义时会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文之前,可以先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作者在创作文章时的历史时代背景,比如王勃14岁高中及第,却因为撰写《斗鸡檄》而被放逐,又因入蜀参军时,误杀官奴曹达,遇赦除名,可谓怀才不遇。学生们在理解了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后,通过发挥想象,架构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想象作者在写下“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词句时,虽有乘风破浪的远大抱负,却因遇人不淑,而只能叹息空有凌云之志的惆怅之情。让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感情,想象自己化身为王勃正在于宴会宾客对话,如何挥毫泼墨,提笔写下千古绝句的,从而达到意志上学生和作者的的精神沟通,心灵上的共鸣。

三、放飞个性,彰显自我

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要培养出“鹦鹉学舌”的“第二个谁”,而是要鼓励学生变成能独立思考,具有真我性格且有真情实感的素养新人。诗人王勃在创作《滕王阁序》时,其实也有着同样的境遇,公元675年重阳日,王勃取道南昌,看望父亲,赶上阎伯屿在新落成的滕王阁上大宴宾客,阎都督本来是想借此机会向大家炫耀女婿的才学,没想到王勃并因为对方的高官而趋炎附势,当众挥笔,有了当今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语文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学习诗人厚积薄发、不畏强权、展现个性的品质,鼓励他们也写出属于自己的千古绝句。当然想象力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学生们不但要有纵览社会万象的大局观,也要有观察身边一花一草的洞察力,结合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天马行空的我想象力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炫目色彩。

四、切中题眼,展开想象

一首经典的古诗文,绝不会少了传世的经典名句,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黄鹤楼、当然还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正所谓:“不著一词尽得风流”,语文老师在教授学生古诗词赏析时,可以就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解读,让学生以此题眼展开联想,从而达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就《滕王阁序》而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绝对可以作为本文的是题眼,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这样一幅场景;“满天的落霞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一行白鹭相交于天际线,接天的秋水与碧净成天相映成趣”,描绘出一幅“天山共色,望霞若天”的自然奇趣。使后人感叹:作者即使在失意时,也能表现出虽历经坎坷仍不忘初心的盖世情怀。

五、延展阅读,想象意境

带着问题阅读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滕王阁序》里每一句诗词时,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对课外资料的查阅,可以让其更好的理解诗品的内涵,当然这些问题的提出一定要围绕着中心思想来。

比如,《滕王阁序》原来的题目为《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全篇虽然只有1045个字,但是却用了50多处的典故等等,通过外延材料的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及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其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结束语

总之,教师可以在以读促想、以想促写、以查促想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滕王阁序》教学片段的解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语文教师已经从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授者,变成了现在当下需要处处留心、时时留意的聆听者与参与者。在现代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其对古汉语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激发其想象力的飞跃。

[ 参  考  文  献 ]

[1]孙秀梅.新课程,让学生的想象飞起来[J].科技风,2008,(23):109.

[2]周锐.想象,让课堂更有质地——《滕王阁序》一文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4):59.

[3]关义凤.想象,让学生的作文更加接近自然[J].教师,201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