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中国礼乐文明的传播思想

2019-09-10 04:22张欢
美与时代·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当代意义

摘  要:中国古代是礼乐文明的国度,小到立身行事,大到治国理政,都以礼乐教化为根本。礼乐思想也渗透在《诗》《书》《礼》《乐》的教化中,希望可以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文质彬彬”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质盛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典型表征。如果质朴超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便会显得浮夸,只有当文采与朴实兼备时,方称得为君子。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质彬彬一直作为中国人强有力的身份标志,传播着中国人内外兼修的文明教养,更是文明大国的有力象征。

关键词:礼乐文明;文质彬彬;传播思想;当代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礼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研究”(16BXW044)阶段性成果。

“社会是由传播关系构成的网络,主要靠传播来维持。”[1]学者黄星民认为,“礼乐传播”是一种传播活动,即儒家自觉地利用礼乐这一传播形式向全社会民众广泛地传播自己的思想及观念。“礼乐传播”中的“礼”,是指在各种场合下举行的礼仪礼规;“礼乐传播”中的“乐”,不仅只有音乐,还包涵了诗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礼”与“乐”的协同运作形式传播着礼乐文明,其传播具有重要的意義,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系统各部分的有机协调,实现情感的交流、维护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礼乐的传播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乐传统涵盖了从典章制度到精神信仰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外显的联系如政教的典仪节文,还是内隐的联系如心理的‘六艺之教,均为礼乐文化之载体”[2]。先秦时期的礼乐文明传播谱写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一章,使礼乐文明延续了数千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无古不成今,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如今要复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深刻了解我们的过去。

一、中国礼乐文明概述

“在中国社会,‘礼乐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现实层面,它被视为赋予社会文明秩序的手段;二是理想层面,礼乐因其艺术特性而代表着社会的文明和雅化,成为美好社会的象征。”[3]《礼记·乐记》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4]723礼乐是以礼为中心,以乐为补充。彭林先生认为礼乐文明在中国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因此,礼乐不仅是古代社会制定的一系列典章制度,也是古代社会和谐与秩序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夏、商时期便已存在礼仪,但礼乐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周代。西周初年,周公开创了“制礼作乐”的传统,中国便进入了“由娱神敬鬼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礼乐文明时代。“相比于殷人的‘我生不有命在天,周人强调要在现实中实现‘人道和‘天道的和谐,完成了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西周的礼乐制度,也是在这种观念下诞生的。”[5]周公“以德入礼”,用“礼”来规范人的行为,用“乐”来调和人的内心,其目的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和谐有序、文雅道德的文明国度。

礼乐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礼乐秩序遭到破坏,礼乐文化由鼎盛逐步走向衰退。面对“礼崩乐坏”,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通过“克己复礼”,以求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这也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理想。《论语·八佾》中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6]28孔子认同并称赞周礼,但这里所说的恢复周礼,并非照搬照用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周代礼乐进行了再次加工与改造。孔子创新性地提出了“以仁释礼”的礼乐思想。

“周公开始,使礼乐从原始的地位,走向人类社会;孔子开始,丰富了社会中的礼乐内容,礼不再是苦涩的行为标准,它富丽堂皇而文采斐然,它是人的文饰,也是引导人生走向理想境界的桥梁。”[7]周文王与孔子,作为礼乐文明发展史上两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也使礼乐文化对中华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孔子作为礼乐文化的践行者,还赋予了礼乐教化的意义。“礼乐教化”主要集中在社会性的道德伦理和个体人格修养两个方面,并且主要通过“诗教”“书教”“礼教”“乐教”等形式构成传播的主要思想内容。

二、“诗书礼乐”: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诗书礼乐”基本上涵盖了礼乐文明的精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化弟子,希望他们能成为文质兼备的君子。《礼记·王制》中也讲到:“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8]儒家将诗、书、礼、乐作为主流的、具体的教化传播方式,目的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同时也塑造了“文质彬彬”文明大国的形象。

(一)“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是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思想。“诗教”的“诗”指的是《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礼乐文明的重要内容与载体,扩大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孔子曰:“诗之所至,礼亦至焉。”“《诗》不是脱离礼而孤立存在的诗歌文本,其依托于礼以介入日常生活;礼也不是没有诗乐艺术形式的抽象说教,其依托于《诗》实现了艺术化,成为充满诗学精神和生命风韵的文化景观。”[9]所以诗和礼相辅相成,礼中有诗,诗中有礼。《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涉及到了礼的方方面面,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礼仪场合,逐渐形成了以“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为核心的五礼制度规范。

孔子认为《诗》可以言志、可以显情、可以传教。温柔敦厚作为《诗》教的核心传播思想,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诗歌要发挥内在道德教化的作用,培养内在温文尔雅、柔和友善的理想人格;另一方面诗歌在表达情感时要以礼节情,对情感的表达应适如其分,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只有敦厚而崇礼,才能成就内外和谐、文质兼备的理想人格。

(二)“疏通知远”的《书》教思想

“疏通知远,书教也”。孔子的《书》教思想主要来源于孔子在宣扬《尚书》教化思想的实践中总结而来。《书教》的目的是令我们知往鉴今,看清历史趋势,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达疏通知远。

《尚书》是一部经典的政治教科书。“主要是对虞、夏、商、周统治者事迹的追记和浩誓命词的记录,体现了华夏先民在社会斗争和与自然斗争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智慧”[10]。《孔丛子·杂训》云:“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这足以说明孔子非常重视《书》教。孔子认识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所以能够称王天下的根源在于秉承了以“德”执政的理念。《尚书·康诰》中讲到的“明德慎罚”,不仅明确了立德、重德的观念,也明确表明了《尚书》的“中道”观念。统治者要以德化人,教而后刑,即使用刑也要在合理的限度内使用,避免重罚或者轻罚。

孔子授《书》是一种政治教化,以道德为取向、以适度为原则。孔子也主张德主刑辅,认为道德教化要比刑罚高明很多,不仅能使百姓恪守规矩,还能使百姓有羞耻之心,因此有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6]12。礼乐文明以道德理性为依据,有助于养成君子理想的政治人格。

(三)“以仁为本”的礼教思想

《礼记开讲》一书中讲到:“‘礼教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之门一把必备的钥匙。”礼教是关于“礼”的意义传递、思想交流、情感互动的行为规范[11]。礼作为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如果只单純从形式上要求人们言行规范、合乎礼仪,难免会造成礼仪的形式化而无法将礼化作人的自觉意识。《论语·八佾》中,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6]24孔子希望通过外在的礼的教化,以达到内心的仁德。他认为一个没有仁德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有礼,这也足以表明孔子更加注重礼的内在精神。践行外在的礼,要从根本上体现“仁”的内涵。“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讲求自觉性。“仁”与“礼”的真正结合,就是内心自愿地追求一种符合“礼”的生活。此时,“礼”便不再是外在的强制,而被赋予了“仁”的精神特性。儒家君子的个人修养始于内心的情志,最终也要由内而外体现于“礼”。

(四)“以和为美”的乐教思想

《乐记》中的“乐”,泛指诗、乐、舞的综合体。在古代“乐”作为一种教化的工具,有治心的特殊功效。《礼记·乐记》云:“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4]719把“乐”“礼”“政”“刑”四者相提并论,足以表明对乐教的重视。乐教更加注重的是内在情感上的熏陶,从根本上影响、改变人的思想,但乐教的最终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陈来先生认为:“乐所要达到的作用是培养化育人的内在情感,使人不仅因外在规范的约束而不争,更由内在感情的作用而无怨,从而使得在社会根本上不会产生暴乱和争斗。”[12]乐教与礼教、诗教也有着紧密的联系,礼以社会规范修外,“诗”“乐”以情感修内,“礼”“乐”“诗”三者相互产生作用。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给予乐极高的评价,把乐教作为育人的终极标准。

由此观之,《诗》《乐》培养人的性情,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书》使人通古知今,虽然教化方式不同,但都是以礼为根本、以和谐为美、以仁德为贵,修善节文、整齐仪容,方能成就彬彬有礼的盛世景象。

三、礼乐文化的传播功能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而且文化的发展进程也遵循功能的定律。毫无疑问,礼乐文化传播活动必定也会遵循功能的定律。

(一)道德教化功能

道德教化是教人求真、劝人求善、促人向美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讲,“教化”最本质的特征是引发人的精神和情感的内在转变。中国有几千年的教化传统,教化注重的是道德感化和影响,使人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从本质上发生改变。礼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也形成了一整套基本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构成了孔子德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彬彬君子必备的道德品质。教化形式是一种非暴力性、软性的控制,当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化时,也促进了对社会伦理价值的认同。通过以教化民、以德服人,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以此维持社会的和谐有序。“君子怀德”“为政以德”“以德修身”“敬德保命”“以德配天”“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当讲道德、守道德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时,人和人之间便可产生依赖,整个社会成员联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汇聚起磅礴的力量,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情感维系功能

学者刘丰认为,儒家礼乐之根本在于情,情为礼之本、礼为情之据,两者相互依存。情感是人类集体意向的反映,通过人类行为得以表达,并将人类行为合理化。因此,情感是与特定社会的独特文化密切相关的一种社会现象,情感既由特定社会的文化所塑造,又反过来影响特定社会的文化面貌和文化进程[13]。

自古中国人都注重情,是一种感性的动物。而礼乐文明也是建立在“情”的基础上,更多指向的是一种人性情感、道德情感。先有了人性情感、道德情感,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礼乐协同以情感为媒介将社会各阶层凝聚在一起,传承中华文化,实现社会大众的情感共鸣,构筑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14]其中所蕴含着“亲亲”“尊尊”基本的道德情感,从丧祭之礼表达了对父母的忠孝之情,从乡饮酒礼表达了对客人的尊敬之情,通过对个体情感的激发、调动,以促进人际间情感的互动,是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正如冯梦龙在《情史》中断言,情感是宇宙万物得以生生不息的推动力,情感犹如穿线的绳索,最终将宇宙万物贯穿起来。

(三)社会整合功能

“所谓‘整合,是指一种文化形成统一的制度、目的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我们这里所说的整合,是指形成以“礼乐”为特性的社会整合。所有人类社会都由一系列整合机制所维系而得以在时间中存续[15]。“礼乐‘制度是中华民族在文明的独特发展中摸索出来的、不以武力和强制达成社会合作、融洽与统一的伟大制度,”[16]并且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礼记·乐记》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以中为体,乐以德为和,礼乐思想促使社会有序而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礼乐文化所推崇的以和为贵的精神价值和忠、孝、仁、义、真、善、美的道德信仰将人们同化到一种共同的公民文化中,具有一种强有力的整合力量,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传承礼乐文明的当代意义

礼作为中国文化之总源。随着时代的更迭,也许落后的礼乐制度已被废弃,但蕴含在其背后的礼乐精神却传承至今,仍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文质彬彬”的君子理想人格,跨越时空仍对人们处世行为与道德修养发挥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要以德修身、遵守礼仪。当然“文质彬彬”也蕴含着“中和”之美,这也是中国礼乐文明追求的“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是对心灵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和谐的真挚追求,并与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不谋而合。

(一)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17]先秦儒家礼乐文化所具有的教化育人功能,规范并引导人们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培育了中国人崇礼義、尚和合、讲仁爱、讲道德、美善相乐的精神品质。当被人们接受并认可这种精神品质时,这些精神才能真真正正地流淌到世世代代人民的血液中,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下去,才可以帮助我们在多元的文化冲击中找到个体的归属,增强群体的民族凝聚力,并唤起人们对真和善的认知与向往。

(二)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它所产生的力量是持久而深远的。但提升文化自信需要以扩大传播作为重要的根基。众所周知,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处于大众传播时代的我们,必须要借助媒介用现代意识挖掘礼乐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更好地传播我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一系列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诗词中华》,通过诗乐、诗词与现代性相融合,创新性地传播了诗乐精髓,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这对电视节目来说不仅是一次创新性地发展,也是对传统礼乐文化一次创造性地转换,使传统文化更具备吸引力和现代感,积极传承礼乐文明,提升中华文化自信,构建文明强国,也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礼乐传统作为中华文明历史积淀的精神财富,不仅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壮大的源泉活水,更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彬彬有礼才是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象征。

五、结语

现如今道德滑坡、民众素质变差,人与人之间连最起码的礼貌尊敬都不懂,虽然这并不属于公民的义务,但是属于道德规范的层面,确实有愧于“礼仪之邦”的称谓。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吸收儒家传统礼乐文明的精华部分。礼乐文明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思想共识,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骨子里流淌着古老的血脉,必须将“礼”深深地扎根于心,知礼行礼,成为建构彬彬有礼的文明大国的一份子。

参考文献:

[1]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第2版)[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

[2]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1.

[3]刘成纪.西周礼仪美学的物体系[J].文艺研究,2013(1):31-40.

[4]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7:723.

[5]刘清河,李锐.先秦礼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75.

[8]胡平生,张萌译.礼记: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7:267.

[9]邵炳军.从《诗经》与礼制的共生互动关系看诗礼文化的生成[J].江海学刊,2018(3):184-190.

[10]刘义峰.孔子与《书》教[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

[11]张兵娟,刘佳静.中国礼的教化传播思想及当代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9(3):113-118+128.

[12]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277.

[13]特纳.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M].孙俊才,文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7.

[14]谢清果,林凯.礼乐协同:华夏文明传播的范式及其功能展演[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6):59-68.

[15]克兰.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M].王小章,郑震,译.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

[16]毛峰.文明传播的秩序:中国人的智慧[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4.

[17]朱贻庭,赵修义.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N].学习时报,2008-10-27(06).

作者简介:张欢,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当代意义
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当代意义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及当代意义
近代农民教育变迁及其当代启示
刘瑞龙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
浅谈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以法治文的当代意义及其科学发展
从中医药文化看中医药的普世价值
邓小平“北方谈话”及其当代意义再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