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城的石头

2019-09-10 07:22张靖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石头

西域的风强捍地掠过苍茫大地,敲打着一座时尚而年轻的城市。

库尔勒位于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连接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当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的时候,阵阵梨香又让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梨城,与库尔勒相比,梨城这个名字,散发着一种浪漫的气息,如一股私密的香气远远扑来。

地域的力量如此神奇而博大,大凡去过梨城的旅人都会出奇不意地爱上了这座城。多美的一座城市啊,草木葱茏、碧水环绕、亭台楼阁、花团锦簇,怪石嶙峋,人称“塞北小江南”。面朝一望无际的蓝天,背靠绵延起伏的天山,梨城,这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屹立在新疆中央,如同西部边垂一颗闪耀明珠,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独有的气息,梨城也不例外。在梨城,你会看到数不清的石头,成为梨城一道靓丽的风景,它们安静内敛、恢宏大气,仿佛带着一种历史的使命与负重穿越于都市与山水之间,来传达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时代气息与审美情趣。

孔雀河、天鹅河、杜鹃河,三条河如同三条绚丽的彩带将城市紧紧缠绕。沿河而行,大大小小的石头如点点繁星,或迎面而来,或飘然而,或高耸入云,或匍匐而卧、或仰面朝天,或静面沉思,它们时尔凸凹孤立、时尔并居群居,它们分布在梨城不同的空间,自然、本真、朴实、坚韧。

六月,是太阳与梨城狂欢的季节,沿着城市行走我看到了各种不一的石头,它们有的凸凹嶙峋、有的平滑耸立,有的狰狞恐怖、有的钟灵毓秀,姿态千奇百怪,不论它们以何种姿态存在,都以奇、妙、雅、美打破了人类的各类想象。无论它们是冲入云霄、还是群体而卧,历经岁月的磨洗,它们形态肆意,无不令人感到厚重雄阔、浑然天成。作为城市的一员,它们更多出现在风景带,守望在河的两岸苍劲粗砺、傲然不群,呈现出一种空寂凝滞的美感,令人沉醉于梨城的美好。

《幽梦影》里写道:“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每一块石头都是一道风景,每一块石头都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和鬼斧神工。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一块石头都背负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于是,石头有了各自的传奇,与一座城市、一片地域结下了千丝万缕的奇缘。不论石头矗立在楼群之中,还是隐匿于绿草中,它们精致巧妙、形态离奇,让一座城有了现代气息的饱满气蕴和纵横捭阖的宏大气象。

一座城市,因为有了石头便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精神的高度。

不论是孔雀河群体而卧的石群,还是市政府大楼前的突峰兀立石柱。它们沉默,青山朝瞰;它们雄浑,正气凛然;它们坚韧,水火不惧。不论是特立独行,还是群体而拥,绵延、雄浑的气势由然而生。它们与城市如影相随,不仅仅预示着梨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象征一座城市顽强不屈、生生不自息的精神力量。它们用坚硬的质地展现梨城人民的一种品质:淡泊、坚毅,刚强,永不言败。

这是梨城的石头,色泽古朴、返璞归真、自然、不添加任何修饰。当一块块石头以风霜的外表、内心的纯美、淳朴的本质,独特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怎能不停留、不注视、不欣赏?

仰望苍天与星空,石头群体而卧波澜壮阔,个体独立卓尔不群。

我看过杜鹃河边一片长达二、三十米,高至十几米的石头群,由数不清的石头组成,如同一场没有无主题的石头盛会,雄伟而又壮观,远远望去,似一座延绵起伏的山峦。它们由无数石块堆集而成,交错、补充、延伸,在某种看似混乱却又浑然一体中生成一幅壮丽的景观。走入其中,小桥流水、陡峭石壁、幽密山洞、错落石阶如同天然形成。它们竟由人工从远方迁移到这里,大的形如巨型蘑菇、小的像静坐的老人,圆的如同一个张牙舞爪的魔兽,长的更像巨大的阳具……它们沉郁苍茫、奇特奔放,在这里它们呈现出生命的根、展现搏击与力度,体现人类的无究的智慧与无限的想象力。它们小则几十公斤,大则几吨,静立河边,犹如起伏延绵山峦落入碧绿的苍穹,令人遐思不绝。

如此浩瀚的工程,竟由天然的石头与人工完成,真是匪夷所思。是自然的造化,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手段,更是自然向人类的挺进。

梨城很大,一块石头的存在并不孤独。

仿佛一场名人的聚会,他们以这种方式,将熟悉的身影汇集与梨城。

一座几十米高的巨形人像魏然伫立在杜鹃河一端。只见他戴着眼镜、手拿放大镜,目光如炬、凝视远方,人们一眼辨认出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一个致力于植物病毒研究的科学家,一位不惧艰险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探索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揭开了罗布泊的奥秘而神秘失踪于茫茫罗布泊。“沙漠之魂”,石座上苍劲有力几个大字,是梨城人对科学家的崇敬、哀思、纪念。

一座石像催人奋进,一块石头经过人类之手赋予新的意义与价值,成为人们膜拜的艺术和生命。河水清澈、鱼儿戏水,阳光的照耀下,彭加木高高地眺望着梨城,他那智慧、不懈追求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梨城人努力、探索与奋进。

厚重的历史让一块石头铭记。王震老将军的石像,他即是新疆的建設者,又是兵团事业的开拓先锋。如今他一身戎装、肩背步枪、手握坎土曼高高屹立在铁门关路上,远远望去雄壮伟岸、气宇轩昂。在他的带领下,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开荒壮举,重写了一个地域的历史。

一块石头,让一段青史渊源流传,一块石头,成为几代人精神的皈依。

在梨城,历史与文化的弘扬与浸透尤无处不在。岑参,这座诗人的石像,它是文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只见他脚下平实,目光如矩,空阔地眺望着另一座城的方向。这位赫赫有名的边塞诗人,梨城人将他的石像屹立在孔雀公园,不仅是对诗人的怀念,更是对文化的崇尚与敬仰。公元749年,岑参来到了远在西域的铁门关,一蹴而就挥笔写下“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的不朽诗句。这位诗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事隔千年,竟由他当年挥笔写下的诗句成为一座城市响亮的名字:“铁门关市”,诗人的妙笔演绎到现代,让“铁门关市”不仅有诗一样的语言,更富有历史厚重的底蕴。它与梨城遥遥相对,正以飞快的速度建设和发展着。诗人与城市,不知是岑参成就了铁门关,而是铁门关成就了岑参?

梨城的石头是一种文化、一种气场。它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一处风景、一个地理影象,它渗透与蔓延城市之间,将历史与人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拓宽了城市的空间广度与历史深度,彰显出一座城与梨城人可感可忆的历史精神和文化情怀。

一座城,因石头而灵动;一块石头,因城市而生动。是生态,是城建,是民生,也是发展。

一块石头,将文化的元素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便有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特殊密码,于是,荒凉中有了生命,沙漠中有了繁华。

石头在梨城自有它广阔的天地,是文化、是宗教、是诗文、是美景。“华夏第一州”张显了一片西部疆域的辽阔与浩瀚。几个厚重的大字,向世人展示巴州的广漠与气势磅礴,一块石头将物质转化为人类的精神与意志,从现实的角度解释宽广的地貌,便有了地域之魂,城郭之魄。

梨城的石头同样还记录着历史与文明的进程。新市政府前,一块冲天的巨石屹立,石座上“魅力库尔勒”几个大字,成为城市一张不朽的名片。空军基地旁,石块上“军民渔水情”一行字,带着温馨,传递着军民亲如一家的美好情感。天鹅河畔,一块雕刻有“库尔勒市民中心”的巨型石块,与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相间,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现代梨城的文化气息。“塞外明珠”、“湖滨风采”、“迎宾大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这些石头带着标志性的语言与文字,为梨城打开一扇窗口,让世人走进和认知梨城。

石头因为有了文字便有了生命的宽度和视野,那些镌刻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石块,完整地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根植于梨城人心底。

我见过会长草的石头,远远望去如同一个巨大的盆景。季风将植种的种子和泥土带入石缝,经历一场雨,它们很快便生出一丛丛绿茵的茅草,一块长满植物的石头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样,一旺春水下,用不了多久一朵花会盛开在石头上,让世人联想到石缝里蹦出的花,它们娇巧迷人、雅致美丽。尽管花朵纤细柔弱,不知名的鸟类却愿意停留在它们的身上叽叽喳喳,自作聪明地告诉一些它并不知道的故事,仿佛安慰一个孤独的灵魂。

一块石头的生长需要多少年,没人愿意去考证。一块石头到来,一定自有冥冥之中的安排。

有人说,石头是无法唤醒的。徜徉在梨城的怀抱里,石头竟然有自己的语言,会唱歌的石头绝不是梨城的一个美妙传说。傍晚时分,夕阳将它最后的余辉涂抹在大地上,孔雀河边、居民小区里,人们会听到阵阵来自石头里的发出的美妙音乐,它快乐地呼吸着、吟唱着,温情脉脉,让人想起“会唱歌的石头”。会唱歌的石头,在梨城早已不是什么美丽的童话。无论在孔雀河边,还是在滨海公园的草丛里,许多石头被打造成为一种天然音箱,这种超乎寻常的巧妙运用,增添梨城人无限乐趣。幽静的月光下,树与石头相伴,影子是空旷的,此时只有石头能听懂它的心跳。我始终认为石头是有思想的。“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这是诗人海子自杀前,面对着西藏的吟咏,每当看到这段话,总让我泪流满面。

我欣赏石头,它几乎与我的心灵暗合。沉默、低调、不张扬,与世无争。它们的纯朴与本真,摒弃繁琐和奢华,无需修饰的纯朴简约,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一块刻有“三生石”的石头,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往往被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充满了诡秘与玄机。据说三生石能预卜人的前生来世。人我一空,动静两忘,一块附着了远古精魂的石头,成为飘渺魂灵的寄慰,让生命几度轮回。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石头附着人类的思想便有了深刻的哲理与寓意。

一块石头,让城市有了灵魂与脉胳,一块石头,让城市有了风骨和品格。

它们是一群有生命的石头,它们的生命在大自然中悄然生长,据说一块石头的生存与死亡大约历经几亿年。相对于城市与人类而言,石头是坚毅旷久的。时间是个杀手,在它无情地埋葬各种生命的真迹时,石头屹立于万物之中从不退让和低头。大自然赋予它一种原始的力量和体温,面对大地的变数,在各种灾难的大潮退却后,唯独石头纹丝不动。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消失,都藏着大自然的秘密,石头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秘密。

每一块石头都写满了大自然沧桑的故事,都蕴藏着一个沧海桑田的传说。石头,一个历经百年、千年、甚至亿年的精灵,它们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执着坚守的美德。从山谷走向人类文明,在它深层意识中埋藏着一个生命的图腾,用它永久的生命来连接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来完成了人类的思考。梨城的石头它们所凝聚的历史与使命,终将令我们探其一生。

还有什么比石头更不朽?它们拥有浩瀚的天地与宇宙,它们绝不是小我和独立的,在梨城,它们的理想宏大而久远。来到梨城,它们带着大自然的苍茫、高迥、旷野、古奥,来完成宇宙、时空、山河对一座城市的温暖、和平、自由与爱。它们是旷世的独步者,与人类、信念、生死、情感交相呼应,将自然与人类紧紧系在一起,和谐共处。

它们是梨城的最好的见证者,见证着一座城市从贫穷落后的旧时代走向繁荣富强波澜壮阔新时代,作为城市的一员,它们尽情享受着梨城的蓬勃发展与风云变幻。石头是一位沉思者,它们始终冷眼静观城市的百年巨变,沉默中隐匿着无数个自己观点,象是问道,更像对城市的一种探究与证实。石头又是梨城一个充满诗意、闲适的栖居者,在日出日落中,它们看着一座城市的腾飞,充满了了自我隐秘的快乐。在滚滚红尘中,石头又是一位旁观者,它无法阻止时代的风起云涌和人类的沉沦,它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滚滚红尘里那些贪图享乐、纸醉金迷的人们浪费生命,怜悯着那些在红尘中裹挟中成为迷失自我、随波逐流的平庸者。在万物中,石头更像是一位深邃的思想者,在无数个夜晚,它仰面苍迈辽阔的星空,俯视浩瀚的大地,静静思索着梨城的现在、过去与未来。

来到梨城,你会爱上这些石头,它们早已不是普通意义的石头,它们是梨城人民精神的图腾,是梨城人民精神的体现,象征着梨城人卓而不群、超凡脱俗的人格;象征着梨城人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着梨城人正直无私、永不退缩的品质。

它们是城市最忠实的守护着,它们横亘南北、纵贯东西,与城市融为一体。

在太阳的西沉与季节变换中,它们以最忠诚、最坚毅的姿态,固守着梨城。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无声地见证着一座现代现城市的发展、繁荣与昌盛。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網

作者简介:张靖,女,笔名:西琳,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兵团作家协会会员、巴州作协副秘书长,现就职于新疆冠农果茸股份有限公司。擅长小说、散文、文学评论,近年来,曾在《绿洲》、《文学界》、《西部作家》、《厦门文学》、《地火》、《中华文学》、《伊犁河》、《西部散文选刊》、《兵团文艺》、《兵团日报》、《楼兰》、《铁门关文艺》、《石河子文艺》、《丝路风》、《准噶尔文艺》、《红星文艺》、《阿克苏文艺》等多家文学刊物,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四十万字。

猜你喜欢
石头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坐井观天石头国
背着石头的人
石头,石头,变变变!
移不走的石头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
最大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