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龙小小说二题

2019-09-10 13:16张海龙
广西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机工机舱船长

→ 张海龙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东北小小说沙龙会员。远洋船长。小小说作品散见于《百花园》《小说界》《金山》《羊城晚报》《林中凤凰》等 。

三管轮李大旗

李大旗其实不叫李大旗。因其又瘦又高,似根旗杆在船间晃动,压抑别人久了,遂被戏称李大旗。

李大旗在船上做三管轮。来自东北,生性腼腆,不爱说话,走路也轻。除了吃饭,李大旗坐在我的斜对面,帮我分担一下炒菜里的肥肉,冲我笑笑,其余接触并不多。

值班之余,李大旗喜欢窝在屋里,翻翻说明书、听音乐、看电影。累了睡一觉,闷了下到机舱,围着机器设备转一圈,听听运转声音,四下看看有没有跑冒滴漏。

李大旗受伤那次是船在雅加达锚地。待靠码头期间,轮机长组织人员检修主机,临近中午,检修收尾。一直弓着腰拧紧底部螺丝的李大旗起身瞬间,可能长时间腰弓得酸胀,也可能机舱四十多度的高温凝结的汗湿裹着工作服实在不舒服,起身偏猛的李大旗头顶前部正碰到一处凸出的铁角。伴随着李大旗一声哎哟,鲜血瞬间淌了下来。慌乱的李大旗用手去压住头顶,轮机长急忙呵斥,生怕李大旗和上去帮忙的油污手污染了伤口。

众人护着满面血迹的李大旗冲进房间,我让二副去拿急救箱。几个有经验的帮着消毒、清理伤口、剃去周边头发,很快小三角伤口裸露出来。上了云南白药,棉纱敷住,绷带绕过下巴缠了几圈,有些滑稽地固定好。我和轮机长商议,近期不让李大旗下机舱值班,担心机舱热、油气重,感染。

三天后,船靠码头卸货。我去李大旗房间,问其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买些药回来?李大旗红着脸连连摆手说不用不用,说每天换一次药,消炎药一直吃着,伤口好得差不多了。我查看了伤口,基本愈合,周边还有些红肿,问题确实不大了。

船在雅加達货物卸空后,去了临近的泗水港装饲料。印尼的夏天是非常难挨的,空气潮湿闷热,三十五六度,让这帮北方汉子一出门明显感觉氧气不够用。空气中裹杂着饲料飘尘,黏在身上、脸上腻乎乎的,有一种掉进渔网欲罢不能的错乱。高温,雨水多,来去也急。看见一块阴云飘过来,还没待货舱盖关好,大雨点已经劈头盖脸砸下来。等你顶着雨坚持把货舱盖关好,跑回屋,还没换好衣服,雨又没了。就这样装装停停,折腾了一周,我们才离泊开航,驶往上海港。

临近上海,船员们很兴奋。这条船在国外运营了半年才回国。面对着熟悉与亲切,电话中的企盼也越来越浓重。船在吴淞口锚地抛锚,五六位船员家属携儿带女早早候在代理公司,争取靠泊后第一时间上船团聚。其中有我爱人、女儿及李大旗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李眉。李眉请了假,从遥远的冰城飞过来。见面了也不顾及周围人多,抱住李大旗喊:“老公,这地方热死了,热死了!”周围人笑,李大旗也笑。

船上来了这么多家属,犹如一股新鲜血液,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处处欢声笑语。为了这份难得聚集的缘分,厨师组织这些女家属,剁馅、调馅、和面、包饺子。真是一个大场面,二三十人集中在餐厅各有分工又说又笑又闹包着形状各异的饺子。几个小孩挤在电视前,又跑又闹又抢遥控器。

饺子出锅了。厨房做的菜,个人添的菜,摆满了长长一桌。白酒啤酒,能不能喝的,都倒上一杯。众人站起,举杯,齐声呐喊、祝福、感谢、酒花伴着泪花,一口饮尽。饮下去的有苦辣,荡漾出来的却是无尽的酸甜。

货多,也终有卸完的时候。最后一天上午代理来电话,下午两点前家属必须离船,代理要办理离港手续。通知犹如一盆凉水,默然浇灭了持续几天旺盛燃烧的火苗,船间悄然间寂静了,连孩子都不在走廊里跑动了。午饭吃得很消沉,败兵似的,没有人提议是否喝一杯。临近尾声,李眉看着我,难为情提出,家属们走前,能否上驾驶室参观一下。

驾驶室是船间重地,不许闲人随意进出。靠港期间更是锁好,避免外人进出破坏或偷东西。驾驶室门打开,家属轻步迈入,里面的雷达、GPS、操舵装置、电罗经等助航仪器,家属好奇惊叹不敢乱碰。几个小家伙却不管不顾,这摸摸那碰碰不撒手,似乎卸下来抱回家搂着睡觉才过瘾。

驾驶室左侧瞭望甲板面朝港池,海风缕缕,甚是清凉。各家庭抢占好位置拍照留念。一位近半百的老机工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搂抱老婆,我们一起起哄施压,老机工终于通红着脸抬起僵硬的手臂机械地搂过老婆肩头,老婆羞答答温顺地向老机工干瘦古铜色的胸膛偎依过来。场面温暖,我们鼓掌祝福这对同风雨共命运的夫妻。这时,爱人轻轻碰我,眼神示意,我看见身后角落里一对恩爱夫妻正在相拥抹泪哭泣。李眉搂着李大旗脑袋,扬起的圆脸上,泪珠落盘般滚落,嘴里不停哽咽地嘱托着。李大旗一手搂住李眉的腰,一手腾出来不间断地抹泪。我心头酸楚,不忍再看,偷看爱人,爱人眼圈也红了。

后来,我休假下船了。居住在两个城市,很长时间没有再见到李大旗,断续的消息也是从上下船的船员口中获悉,知道李大旗休假后在家住了两个月,又上船挣钱养家了。李眉给他生了个胖儿子。

海上风雨飘摇,船上生活空间有限,昼夜定时定点值班,还有突发的故障抢修,枯燥苦累是无法避免的。我相信再苦再累李大旗也不会放弃的,家有贤妻操持家务,照顾儿子茁壮成长,每天四下捕捉着爸爸归来的身影。李大旗,你是辛苦的,又是幸福的!

酒鬼三副

遇见三副是在船公司会议室。上船前,船公司召集船员到公司进行临时培训,讲讲新生效的法规、公司体系文件、船舶概况及航次信息。下午培训临近尾声,有人敲门,前台接待领进来一位晃悠悠、单薄、浑身散着酒气的年轻人。年轻人努力睁着的眼睛没有为迟到说说原因,一副酒足饭饱后的嬉皮笑脸迎着我们愣愣地对视。

会后知道他是和我们一起上船的三副。三副原本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上学期间,远离父母,开始好酒贪杯。直至醉得被学校开除,仍不知悔改,贪恋杯中之物。

上船初期,忙于熟悉工作、值班、做记录,一切渐入轨道。船长是位头发灰白的老上海,不爱管事,喜欢和稀泥。

船上航行值班三班倒,每班四小时。三副上班是每天8∶00—12∶00、20∶00—24∶00。中午12∶00下班后,三副喜欢把午餐端回个人房间,关好门开始喝高度白酒,然后睡觉休息。时间久了,晚饭也开始端回屋,吃前先倒上一杯。这是违反规定的,法规和公司文件明确规定,上岗前四小时不许饮酒,以免酒后判断失误,引发事故。当时我做大副,晚上八点和接班三副进行交接,闻到酒味知其偷着喝酒了,劝诫三副作为驾驶员,接班前不要喝酒,避免出事。三副不予正面回答,笑嘻嘻地扯东扯西。几次劝诫无效,我报给老船长,让其阻止三副这种荒唐的酒后接班行为。老船长把老花镜努力往鼻尖挪挪,歪着头、白眼球向上翻着朝我干笑,口中说着好好。不知老船长说没说,三副晚上接班时浑身的酒气越来越重,以至说话都不断打嗝。劝诫失效,我言语开始粗暴犀利,三副依旧死皮赖脸地躲避,醉悠悠地值班。后期三副晚饭后陪着老船长下象棋,一边下象棋,一边一杯一杯把啤酒当茶水喝,直至喝到上班。为了全船兄弟的安全,我险些和这个老上海吵起来。

三副在老船长的压力下,晚饭终于不喝了。收敛的日子慢慢回归于平静,八月的海面除了潮热,一切都在容忍中缓慢度过。

这天,船在日本码头装货。傍晚工人下班,喧杂一天的码头渐渐随着夕阳轻坠纳入宁静。晚饭后,码头散步,擦黑了,回船。还没到船边,发现生活区舷梯处聚集一群人,老船长也在其中,一脸凝重。走上舷梯,顿感气氛不对,老船长没了往日的稳重,焦虑地冲我说:“大副,三副不见了!满船找了几遍,没找到!”我问厨师,知其晚饭没来吃。立刻组织两队人员,一队从驾驶室逐层往下找,另一队仔细查找机舱底层死角,担心三副酒后去机舱检查灭火器材,一脚踩空跌落至底部。

一刻钟后,两队人员匆匆赶回,满脸汗迹摇头。我和老船长对视,商量是否报告代理,联系日本海上保安厅过来协助查找。保安厅过来肯定会有帮助,但也会带来船间平素管理不严,事后加大對船舶安全检查的麻烦。我和老船长正犹豫中,突然听到一位林机工大喊:“三副那不是在水底躺着嘛!快看!”我们仿若雷击,瞬间失了心跳。我顺手夺过一部强光手电,顺着林的手势,一束光柱急速射进船舷和码头一米间隙的水下。紧接着又有几束光柱增射进来。水底基本清晰可见,没发现林机工所指躺着的三副,而是看到一群散漫的小鱼,不识趣地四下舞动着。我眼神犀利责问林机工,林机工躲避着,挠挠脑袋说:“可能……看花眼了吧。”我喘着粗气,继续盯着水里,随着光柱四下搜寻。这时,身后有人喊:“船长、大副,三副找到了!”我们急回头,看见三副光着上身,睡眼迷瞪着从走廊尽头晃悠悠撞着墙走了过来。三副午饭酒后睡不着,去收拾消防救生器材间。库门关着,里面也热,收拾一会儿,困劲儿上来了,直接坐仰在器材上,睡着了。

看见一脸无关己事装傻充愣的三副,我直接爆了粗口,手电险些砸在那张又开始死猪不怕开水烫笑嘻嘻的嘴脸上。老船长憋得老脸褶子都红了,抖起的右手险些触破三副鼻尖,半天才骂出:“你真是一个混蛋!”

事后,我和老船长商量,报给公司,回国内第一港口把三副炒了,此人继续留在船上,酒后会生出更多不安全事端。老船长这次没有干笑,而是把一脸的褶子凝重纠聚在一起,似只沙皮狗,点点头。

三副下船后,公司因其嗜酒,不再聘用。后期听闻,知其依旧嗜酒,依旧做着三副,每上一条船,做不了几个月,就被炒掉,炒掉了再换家公司上船。折腾来折腾去,折腾到三十好几了,没提职,婚也没有结。有人说,喝酒把名声喝臭了;有人说,早喝得阳痿了。

七八年过去了,偶尔翻看当年的日记,也会想及那个三副。不知这些年过去了,是否有所改变?是否不再嗜酒,有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很久没有联系,那个嬉皮笑脸的三副已逐渐淡忘、消失。可是每次想起来,却又有一番别样滋味在心头,似回味,似想念,感慨颇杂。不想为了什么,或许只因为我们曾经在一条船上吃过狂风、抗过恶浪。

猜你喜欢
机工机舱船长
船舶机舱镍铜合金海水管系的管理与维护
“船长”失格
丢失
蚂蚁小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