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4:14潘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培养

潘芳

摘 要: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即是对社会两大规约力:道德和法治形态及其对社会作用方式等的论说。因此,课程设立的初衷即是增强学生对社会运转方式的认知和社会认知能力,课程教育即应以此初衷为围绕的核心。而该如何展开有具体模式的落实亦便成为课程教研的重点问题。本文便就此问题做出分列:与社会热点事件相连接解读、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解读、与情境模拟演绎相结合解读三方面的阐述,以最大限度上使学生明晰道德与法治的社会生活作用形式,而为其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奠定坚实的根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社会认知能力;培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立的基点便在加强学生对由道德和法律缔结的社会的认知,但是教材中所呈现的原理性内容并无法靠其一己之力实现此目标,而只有与切实的社会、生活事例相结合,与学生亲身的实践实验相联系,学生主体才可真正理解原理,并将其对应于实际。因此。

一、与社会热点事件相连接解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面向的是整个社会,因此,在此“整个社会”的内涵下,则是社会中发生的形形色色热点事件的外延项。学生必得从此外延去解读内涵、验证内涵,才可真正理解内涵。对应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则是社会热点事件之于教材原理的解读作用,而现代发达的网络信息传播条件亦为前者的获取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例如,在《珍视生命 守护生命》一课“生活难免有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一部分的教学中,为让同学们深入明晰“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使我们更加清醒;失意时,挫折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等正视挫折、珍爱生命的道理,同时明晰生命道德在社会所有道德规范里的核心地位,我则给同学们列举了17岁男孩跳桥的社会热点事例。在介绍事件内容之后,我则让同学们去分析这位男孩所遭遇的挫折及其背后所没有履行的道德规范,如,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被学校批评、被妈妈批评,在此过程中,在学校和妈妈的立场而言,其因为没有履行好作为一个学生和儿子应有的遵规守纪、孝顺听话的道德,所以,导致两方皆有不满。但男孩最后的极端处理方式相对于未履行这些道德规范而言却更严重备至,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人本社会,珍爱生命的道德是一切社会道德的起点与核心,没有它,再多的社会道德只是徒具形式而无法真正发挥其使生命更美好的初衷作用,就像任何外在道德的加附在跳了桥的男孩与其父母、学校面前瞬间变得毫无意义一样。此便通过对生命道德的地位定位深入解剖了社会支撑力之一——道德存在的最本质目的,提升了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二、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解读

学生接触到的社会热点事件大多从网络媒体的报道中得知,而身边人、身边事却鲜进入到其关注、观察与分析行列,而能够代表学生真正社会感知力、认知能力的却恰恰是其对身边周围生活的认识程度。因此,除却“遥远”的社会热点,在学科课程之社会认知能力的培育话题上,教师还应结合学生“近距离”的实际生活。

例如,在《“我”和“我们”》一课“集体生活成就我”部分的教学中,为让同学们切实认识到人的社会属性、个人成长之于社会集体参与的不可脱离性,在讲解“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等原理内容时,我便列举了同学们的身边事作为范例,如,从初一开学到现在一直被连选为班长的××同学的一路成长离不开他个人的努力,但同时亦离不开班集体给他的信任和机会。班长作为教师进行引导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好助手,作为老师和其余同学之间的枢纽点,工作的需要促成自己的责任心、促成自己人际协调能力与正确人际交往态度的形成,促成自己的优秀。集体的平台与个人的努力是他的成长与集体的成长的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除此,我还给同学们列举了身边一些思想观念落后的老人事例,剖析了造成思想落后的与现代社会此大集体相脱离的根本原因等。此将大大促进同学们对人的社会属性、集体属性及社会集体发展与个人紧密相连的认知。

三、與情境模拟演绎相结合解读

在对社会热点、周围生活的关注之外,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理,则还不应忽略切实的动手、动脑、动身实践对理论认知的深化作用。即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真正提升的标志在于思想水平提升基点上的实践落实程度。因此,在有客观条件限制的教室教学权限内,教师应通过情境模拟演绎来辅助解读课程原理。

例如在《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合理利用网络”部分的教学中,在结合“习近平纵论互联网”之“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等的社会热点与身边例的解读之后,同学们关于网络社会及其应有规则的认知已经初步成形。在此,为保障其将此落实至实际的网络参与活动中,我则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场以“网络规则我来行”为主题的情境演绎模拟活动,即由我来指定上网目的,如“查找阅读一篇关于网络发展的文章,而后在评论区留言”,而让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代表来操作,我和其余同学们则据其“是否有关闭、浏览自动弹出的不健康信息”、“评论是否文明”等指标对其网络规则遵守程度进行打分。通过此亲自的实践与实验,将使其在对网络社会秩序与规则的认知基础上,充分发挥理论认知指引实践的功能。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道德”与“法治”此两大社会结构力的论述,因此,亦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认知的指引,而与社会热点、实际生活、情景演绎相结合的教学将使学生更增社会认知、更提社会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志玲.怎样上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J].文教资料,2019(13):192-193.

[2]陈忠惠.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初中有效融合的文化视野[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234-235.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培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