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育视野下智慧校园建设的范式

2019-09-10 07:22王书力孙吉凤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智联范式个性化

王书力 孙吉凤

智慧学校是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学校以教育信息化时代下智慧校园的校本范式构建为内容,结合普通高中的特点,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整合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一体化环境,各种现代化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此举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数据展示、透明高效的管理服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学方便的校园生活。

创·智·慧:智慧校园新范式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域,毗邻中国人工智能小镇和阿里巴巴淘宝总部,以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践行智慧校园新范式。以“创新”“智联”“慧智”为核心,载体为“智慧关爱管理系统”和“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智慧关爱管理系统从学生数字德育、电子档案、生活健康三个维度进行数据的集群收集与分析;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则从师生关系的新范式、課堂教学的新样态、教学评价的新模式三个维度进行数据的挖掘和采集。两个系统之间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与整合,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创·智·慧”引领下学校教育智慧关爱系统 一是创新意识构建数字化德育系统。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微信、翼校通、校园网、学籍管理系统等平台,采取用户实名制注册登陆,进行有效身份验证,教学平台实行半开放式,并设置敏感词语自动屏蔽系统,既让学生与教师能够发表观点,使各种思想呈现交流碰撞的局面,又能保证网络德育环境的安全健康。创新学校德育形式,重视个性化德育,优化德育评价体系,合理收集分析大数据,提高数据辨别、提取能力,促进学校德育的实效发展。

二是智联思路创建电子化成长档案。利用网络平台,将学生的成长档案电子化,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展示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学习情况,对高中生的成长过程进行点滴记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评价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高中阶段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应当更加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真实面貌,便于教学管理者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增强高中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此背景下,智联思路下创建的电子化成长档案包括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与个性发展评价,从而全面落实成长记录系统。

三是慧智愿景完善健康型保障系统。利用校园卡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寝室管理系统、体质测评系统将学生在学校生活、运动、休闲、休息的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集群和分析,了解学生饮食结构的科学性、运动与体质的相关情况、休息与学习合理时间分配,产生个性化的成长报告。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体育锻炼计划与心理辅导相关课程的个性化辅导,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成长。

“创·智·慧”引领下学校教育智慧教学系统 一是创新意识构建课堂教学新范式。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智慧课堂,师生共同使用智慧教学平台,使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立体化,无障碍地进行即时交流互动;师生学习资源体现出媒体化、智能化、碎片化的特点,按需推送、实时同步;采用导学式、互动式、合作式、游戏式、泛在式等各种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依据动态数据测评分析,实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获取情况和个体间差异,从而进行分层教学,有序进阶,真正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因人施教。

二是智联思路打造课堂关系新样态。打造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课堂智慧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为课堂智慧学习的主体,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知识储备、学习需求的学生,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依托,配备移动智能终端,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和合理性生涯规划,师生之间实现良好互动,真正以学生智慧发展为目标,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

三是慧智愿景创建课堂评价新模式。将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表现进行动态化数据分析,把有型的过程性行为镶嵌到无形的虚拟数据云中去,通过情境感知、数据挖掘、信息整合等方法,形成每一位学生所特有的个性化结果分析,实现教学环境的数据化到数据的环境化转变,学生情况数据化到数据分析个性化的转变,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评价方式与方法手段的高度结合。

总结、反思、远瞻:走向更深处

依托“未来学校”的打造,实现“美好教育”的愿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将新时代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总纲,聚焦于培养深具时代气息的“智慧的人”。智慧教育作为新时代发展的特征属性,作为美好教育的愿景所在,在创新、智联、慧智的基础上,如何打造智慧型校园,还需要更多更加美好的实践探索。

积极参与智慧教育的创新实践,为智慧教育的不断发展提供动力,把推进智慧教育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相融合,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努力培育智慧时代下的智慧型人才。让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始终在美好的教育之路上。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

猜你喜欢
智联范式个性化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学科融合创新实践范式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中国山水摄影对传统艺术范式的归附和偏离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帝豪GL 1.4T—6DCT精英智联型
H5 智联韵动版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