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融合”时代感悟导演的编辑意识

2019-09-10 01:47杨晓云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导演

杨晓云

摘要:基于各类智能媒体的发展,“智媒融合”趋势逐渐加强,逐渐成为我国媒体创新的重要方向。在“智媒融合”时代,人们面临着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更新,对社会各类活动的开展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活动导演重新审视自身职业,增强自身的编辑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等,紧跟“智媒融合”的发展趋势,实现自身编辑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智媒融合;导演;编辑意识

一、导演的编辑意识概述

导演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职责主要是管理和指挥,做好每一场活动和晚会。在整个活动策划和安排过程中,导演则需要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的操作都要熟练地掌握,有效保证活动的安全和品质。一场活动或者晚会的举办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的组织和修养,而编辑意识作为导演的职业素养之一,是导演做好每一场活动或者晚会的重要保证,在导演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智媒融合”时代的到来,导演的编辑意识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而做好每一场活动和晚会。

二、“智媒融合”时代对导演

编辑意识的感悟

(一)导演的编辑意识在活动分项方面的体现

首先是舞台区域,导演在设计舞台方案时,需要依据现场环境的布置设计。在视频呈现方面,LED舞台背景视频墙则按照室内和室外的特点进行选择,彩色屏幕最好选择移动形式的,投影仪和投影幕选择支架式的;在灯光呈现方面,最好是几路数字电脑调控灯,可以选用的灯具有手动追光灯、光束灯、激光灯、天排灯、地排灯等;在音效呈现方面,最好使用几路调音台、无线麦,室内可以使用低音音箱,并做好降噪措施,室外则可以使用远程全音频音箱;在舞美呈现方面,舞台的高度一般依据现场情况而定,材质主要为铝合金皮质或者钢化玻璃,舞台造型设计则需要依据道具制作材料呈现,导演还要灵活地使用舞台效果,增强舞台氛围,如泡泡机、冷焰火等;在舞台用电方面,则需要依据舞台的布置和设计计算耗电量,保证电源箱的规格,提供充足的电线,保证用电安全。

其次是现场布置区域,活动现场可以创新签到方式,使用花束、气球等装饰品对活动现场进行装饰,增强活动的氛围,依据现场需求合理地摆放展示牌。

再次是節目安排,在礼仪的选择上,对应聘人员的身高、形象、气质进行严格要求,做好面试工作,依据活动主题选择合适的服装;在主持人的选择上,要做好面试工作,选择工作能力强的主持人,并做好台本的沟通工作;在模特的选择上,要做好面试和服装选择工作;在节目的搭配上,可以依据活动或者晚会的主题进行合理安排,并做好督导工作;在摄像和采访方面,则要安排好机位,安排好记者。

最后是材料、道具的制作,一是喷绘、写真、快印,制作邀请函、文件、工作证,二是依据现场情况选择PVC板,三是选择木工、桁架规格的选择,四是地毯、胶带的选择,五是广告伞、展架、指示牌的安排,六是活动桌椅的选择,七是对讲机、耳麦、服装的选择和安排。

(二)导演的编辑意识在分项板块管理中的体现

在活动或者晚会的分项管理中,导演的编辑意识和服务意识尤为突出,也是保证各个环节工作高效、顺利进行的保证。对于活动分项管理的安排通常是:视频、音箱、灯光的管理归一个负责人,舞美及现场布置归一个负责人,节目礼仪、主持、模特的管理归一个负责人,物料制作管理归一个负责人,后期制作剪辑归一个负责人,后勤保安归一个负责人。通过合理的管理规划,活动总导演能够有效地对所有活动版块进行资源把控,掌握活动的操作流程和现场氛围。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步入了“智媒融合”时代,各种产业竞相发展,各行各业举办活动或者晚会的次数越来越多,这对导演的编辑意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智媒融合”时代,传统导演的编辑工作不再局限于活动的策划和安排上,导演的编辑意识贯穿了整个活动。在这种背景下,导演就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编辑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借助智媒融合的优势,保证每一场活动或者晚会的质量,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导演
限制与突破
话剧导演的艺术职责
浅谈高三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教学
浅谈晚会导演应具备的素质
漫谈宁浩电影中幽默元素的运用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浅谈舞台行动在话剧排演中的重要性
分析导演在文艺晚会中的执行力
巧用手机,成功“导演”职场精彩
浅析导演元素训练中画面小品训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