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途径

2019-09-10 07:22胡林立范霞
种子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成效途径

胡林立 范霞

摘   要:通过对影响飞播造林成效因子的研究分析,探索了提高成效的综合措施。阐述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途径。

关键词:飞播造林;成效;途径

飞播造林,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飞机把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块。其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成本低、规模大、范围广的优点,主要用于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劳动力缺少的地区。

纵观内蒙古自治区飞播造林,具体表现为:播种地区条件存在差异造成出苗不均,播种后受气候等客观自然因素的影响。播种前地面植被处理情况,播种后管护封育和抚育是否到位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飞播造林的成效。

1   播期选择

确定播期前,应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分析降雨量、气温及苗木生长期3个因素。充足的雨水、适宜的温度能使种子迅速发芽、生长,提高出苗率、保存率。如果播种选择不当,就会直接降低出苗率,最终导致造林失败。

2   植被处理

植被处理可以降低植被覆盖度,清理地面枯枝落叶,为种子迅速发芽创造条件,还可以加速土壤的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植被处理常用方法分为人工破土征地和割灌两种,根据播种区的立地条件进行选择。另外,交通方便地带也可以人工简易刨地。调查证明,植被盖度在0.3~0.7的造林地成苗较好,盖度在0.8以上的效果较差。

3   飞播树种的选择

3.1   科学选择树种

树种选择应根据播区的立地条件和植被分布现状,结合往年飞播造林成苗、成林的情况,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发芽快、易成活,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优良树种。

3.2   重视种子处理

飞机播种往往会使种子位移严重,又易受到物、鸟兽危害。因此可在播前做好种子处理,采用ABT生根粉、腐殖土和农药等配料,使之黏着在种子表面,成为有一定强度的泥壳种粒,从而减少鸟兽危害,提高种子发芽率。

3.3   播种量的确定

在保证成苗成林和节省种子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造林地区的气候、土壤、种子质量等条件对播种量进行确定。采用混播的方式,一般需按照宜林荒山荒地油松播种4.5 kg/hm2、侧柏播种4.5~5.25 kg/hm2为宜。

4   播種的选择

播区应选择集中连片,在333 hm2以上,播区内宜播面积大于或等于总面积70%,尽量选择阴坡、半阴坡,阳坡面积不超过30%。植被盖度30%~70%。根据以往多年的成效调查显示,苗木位于阴坡、沟道、离水源近、植被盖度小的地方,造林成活率高。

5   提升飞播造林成效的措施

5.1   重视飞播造林地面接种工作,确保造林质量

由于飞机播种属于高空撒播,受到地理位置、风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播区设立标准样方,进行人工接种,及时反馈飞播质量信息,以便修正飞行偏差,确保造林作业质量。

5.2   加强飞播后封育管护的工作

一是抓好“封”,要根据播区实际,在飞播区内进行封护设施建设,修建封护门、检查哨卡、封护牌、标志牌等标志性,在活动相对频繁地区进行机械围栏封护;二是扎扎实实的“管”,在播区按照飞播面积设置一定数量的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划定责任区,落实管护责任,依法管护,确保造林成果。

5.3   及时开展出苗观察、成苗调查工作

出苗观察和成苗调查在飞播造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飞播1年后设置观察线路、样方并进行出苗观察。在飞播第2年开展成效调查,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人工补植,从而提高飞播成效。

5.4   开展幼林抚育工作

每年6—8月份,通过人工除草、施肥等抚育措施,为幼苗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使其更好、更快、更安全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播后经营管理

播区的管护工作要按照“飞、封、补、管、综合经营”的方针,实行封山育林、坚决禁止人畜破坏。各播区依据范围和地形条件,除设护林员上山巡护外,也要加强宣传和警示力度,在通往播区的公路上、人流较大的地段,设置封护牌和标志牌,建立健全防护制度。飞播造林后,对于成苗调查合格的播区,应适时采取割灌、除草、松土等抚育措施,并对密度达不到合格标准的地段,及时进行人工补植、补播。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也要对成苗及幼林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划分幼林经营区和建立飞播技术档案。

(收稿日期:2019-07-16)

猜你喜欢
成效途径
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实现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