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现状研究

2019-09-10 01:16杨麒琦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现状

杨麒琦

摘要:校企合作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培养人才模式,其在国际上被称为“合作教育”,主要是一种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关键的办学形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校企合作被视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引擎和命脉。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现状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开展给湘西职院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让高职院校意识到校企合作的必然性与紧迫性,校企合作必将是一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方向,本文则以湘西职院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例来探讨。湘西职院是一所综合类高职技术类院校,主要开设20多个专业,本文以经济贸易系为调研对象,对系部开设的会计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进行问卷调研,在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经开展校企合作阶段化教学实践,并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场地,分别与新迈尔、星火丰城两个企业成功对接,因此本系专门开设星火丰城班与新迈尔班两个企业合作班,而此次选择调研的对象是本系的学生共300余人,其中15级的学生于2018年7月前往江浙一带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实习,至2019年1月结束实习,为期半年,针对该批大规模的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搜集、整理和分析,希望了解到学生对校企合作的想法,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本次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85份,有效率达95%。通过问卷的反馈情况得出的结论中,其中星火丰城班和新迈尔班对校企合作办学的项目十分了解且超过比率的920%,会计专业4个班的学生对于这样的模式了解程度较低,仅为55%。在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你的是否适应这一问题中,89%的学生表示适应,剩余的表示不适应,问卷中你认为参加的校企合作对提高就业是否重要问题中,92%的学生选择重要,剩余选择一般重要,驱使你参加校企合作的原因是什么一问中,其中选择了解社会需要,为毕业后快速适应社会打下基础的同学占比例82%;对于参与校企合作,你期待得到企业提供什么一问中,55%的学生专业人士的针对性指导,45%的学生选择工资薪酬(含奖励,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剩余的选择留企转正:由此几个数据可以得出学生对于外出实践,想获得最终立足于社会需求是非常明确的。因此校企合作的前景是非常光明,但是介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质以及诸多原因,校企合作的发展仍然缓慢,不能全面推广,因此导致校企合作一直发展缓慢,停滞不前。

二、校企合作发展现状研究

(一)管理机构帮扶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纲要指出:建立和完善企业参与和管理机构引导的办学体制,并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进而实现校企合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但是少部分地市制定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具体,实践中缺乏指导,权利和责任没有明确区分,以及学校、管理机构和企业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缺乏有效的法律政策支持,特别是缺乏相关制度来确保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使得校企合作进展缓慢。鉴于日本,德国等国家开展的校企合作,我们发现管理机构对校企合作负有非常明确的责任。国际教育中,日本大力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取得了显著效果。日本管理机构的责任不仅是监督学校和企业实施职业教育法,还要惩罚或奖励学校和企业。但是,中国尚未颁布相应的法律政策来确定和规范管理机构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中,管理机构仍然应该坚持加大推动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促进校企合作快速发展。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经验匮乏

尽管各级管理机构都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相继创建和鼓励校企合作开展,但在遇到教师分配和课程安排等问题时,还是会存在敷衍退缩、推诿拖延,甚至半途而废等问题。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充分体现出其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并完善的运行保障制度。其一,开放式的教学系统的建立,为学校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安排教学计划提供保障:从而构建出能满足校企合作需求的評估考评系统。其二,工学结合以及校企合作对师资、学生管理以及企业接洽等的各种需要,学院构建并完善组织体系,有专门的校企合作师资定期和长期的入驻等对校企合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指导。但是,在校企合作的整个服务中,除了教师外,还需要学工部、人事和财务部等,共同协作,才能构建一个开放运营的合作体系。此外,在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和学生技能培训方面,应该紧扣市场需求现状,满足新一轮教学改革需求,为企业提供保障和综合管理服务,让学生得到真正成长,真正实现“产业一大学一研究”的整合,但在这方面,学校和企业要实现有效的沟通与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其实,就当前而言,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对企业的吸引力还较弱。高职院校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但是部分院校没有设计出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学生没有完全掌握企业所需的基本技能,使得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难以就业,面对当前状况,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知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广泛开展企业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合作和教学工作,培育出更具竞争力的学生。

(三)企业认同及参与性不高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和学校,两者存在的仅仅只是合作关系,并没有真正开展具体的行动,对真正的实用性内容不够重视,热衷于摇旗呐喊,一厢情愿的现象只存在于职业院校中,作为高职院校是非常想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这样的现实操作来提高本校的就业率,但大部分企业却表现的却是不在乎,对于校企合作的认同感不高,从而导致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一般都是合约签署之后就没有了任何动静,双方合作只是流于形式,校企合作进展速度非常缓慢。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和企业属性存在差异,追求的利益各不一样,企业注重实效性,在意的是启动这一活动,能为企业带来真正可见性利润,但学校注重的则是培养教育,就学校教育层面来说,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的教育环境不同于企业的运营环境。二是在文化价值理念,学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看法。除此之外,管理机构也尚未颁布针对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对企业没有提出相应的制度要求,且至今尚未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的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些因素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主动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有很多企业家为此做出很多努力,但在现实中,大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都缺少足够高的热情,投入产出见效慢,从而导致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明显带有“卖人情”“给面子”等短暂性和功利性,缺乏主动性。为此,管理机构除了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外,学校也应该树立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理念,攻坚克难,与企业需求相关结合。如此,才能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可持续的健康稳步合作。

参考文献:

[1]黄茂勇.《职业教育法》修订与校企合作法规体系构建策略『J].教育评论,2017(8):56-60.

[2]时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教育管理,2018(8):91.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培养现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