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闻落地”在高三区域地理复习中的实践探究

2019-09-10 12:13薛宁华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落地火星区域

薛宁华

摘 要:地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息息相关,如何将真实的世界与地理空间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呢?如何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建立解决有关总结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发现区域关联,认识区域发展的条件、问题与发展方向等问题的过程?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每天发生的新闻时事素材是最好的载体,将新闻素材落到地理教学上,把书本知识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赋予课程教学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关键字:新闻落地;区域地理;案例实践

一、核心概念和界定

新闻:指国际、国内或身边最近发生的具有地理元素的事实消息。

“落地”的“地”包括三层含义:即地图上、地理课堂上、地理核心素养,“落地”即将新闻落实在地理学科中、落实在具体的地理位置或区域中、落实在明确的地理核心素养中。

二、“新闻落地”的实施背景

1、从课标要求来看: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其中“运用资料”出现9次,结合实例出现20次,这些实例和资料大部分来源于新闻和时事素材。

(1)从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向来看: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征。从2017、2018年江苏高考试题的命题视角来看很明显的反映出这一趋向,“区域综合性试题”已成为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载体。它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2)从高考的能力考查要求来看:

江苏高考地理的四大考查能力为: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②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③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④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而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出现。这一切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为凭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建立联系线索,使知识多方联系,形成网络,这样的分析新闻的过程也是与高考的能力要求相吻合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从学生的需求来看:

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在全市初高中共发放1103份问卷进行了“新闻落地”实施情况的调查,通过问卷回收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1)学生关注新闻的时间较少,而且获取新闻的渠道比较单一和局限。(2)教师实施“新闻落地”的个体差异也较大,普及率不高;(3)学生对“新闻落地”非常期待,高达80%。

三、例谈“新闻落地”的实施路径

主要的实施路径如下:

新闻采集→整理归类→加工整合→灵活应用

【案例1】:“洞察号”火星探测器

【新闻素材】:洞察号任务的特点是偏重科学研究,瞄准岩质行星形成过程;首次探测火星内部,深度研究火星内部活动。它是一个纯火星地球物理探测器,主要目标是了解火星的内部结构,研究火星形成过程的早期发展历史。由于洞察号将能探测火星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尺寸、厚度、密度和整体结构,所以可研究内太阳系的所有岩质行星演化过程,提高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整合应用】:地震波、地球内部圈层、类地行星、地外生命探究、火星基地设想、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

四、例谈“新闻落地”的实施策略

策略一:加强高考研究,提高复习效率

①加强高考试题及命题趋向研究:从近五年全国课标卷和江苏高考的试题命题材料的选取来进行统计分析,按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来进行归类对比发现热点区域。

②加强新闻资料归类研究,提高效率

【案例2】:2018年9月23中国农民首个丰收节

【新闻素材】:2018年9月23日,中国亿万农民首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农民迎丰收、晒丰收、庆丰收,用秋收的累累硕果来欢庆自己的节日。

【整合应用】:结合中国区域地理的复习与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应用,区域地理是多项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机组合。复习区域地理,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区域特征,了解区域差异,并懂得因地制宜的道理。对中国区域地理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四大分区,还要外延至: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秦岭一淮河以北与秦岭一淮河以南、外流区与内流区、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经济发展的三个地带,以及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特区等。

策略二:开拓地理视野,创造地理学习的生长点

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其他方面或领域的知识来辅助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相关新闻和背景并恰当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考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和多方面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立体思维空间。

【案例四】:跟着习大大出国访问

【新闻素材】:2018年接近尾声,在这一年中,习近平主席四次踏出国门,足迹遍布亚非欧拉美以及大洋洲13国,参加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及G20峰会等多场国际会议。

【整合应用】:根据在这个过程中参加国事访问活动中涉及到的相关会议和合作组织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补充介绍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APEC亚太经合组合、G20峰會、东方经济论坛等。同时可以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知识点整合考查与命题。

策略三:贴近生活,架构生活与地理课程间的桥梁

众所周知,"贴近生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该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在组织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要重视生活与地理的关系,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地理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生活地理的作用下,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掌握有价值的地理知识,为其学以致用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五】:连续天气过程数据及图像的收集(做生活与教学的有心人)

【新闻素材】: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连续第五天发布大雾橙色预警:预计,29日早晨至上午,黄淮中南部、江淮、江南中北部以及四川盆地南部等地仍有大雾,其中山东南部、河南东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上海、浙江北部、湖北南部、湖南西部等地有浓雾或强浓雾,江苏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50米的特强浓雾。

材料二:驱散雾和霾天气的冷空气预计30日夜间开始影响我国。11月30日夜间至12月2日,新疆北部部分地区将有中到大雪,局部地区暴雪或大暴雪(10~22毫米),并伴有6~7级大风,山口地区风力可达10级左右;气温下降8~12℃,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以上。2日至4日,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届时盘踞在我国中东部多日的雾和霾天气将自北向南减弱或消散。

【整合应用】:通过记录连续多日的天气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消散的过程受哪些因素影响等方面的过程性原理。

思想家卢梭早在启蒙运动时期就提出了“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生活化的案例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不仅要会采集新闻、整理新闻,更要从新闻素材中选择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和理解规律的生活背景等素材进行归类,教学内容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新闻素材,将新闻和生活中的信息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材料,真实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及欲望,学习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重点资助课题《导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编号:R-a/2016/06)的阶段研究成果。)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

猜你喜欢
落地火星区域
玩转火星
分割区域
火星!火星!
擦桌子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午后
区域发展篇
难忘落地大摆钟
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