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发展战略的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朱斌王学典
电子商务 2019年1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旅游

朱斌 王学典

摘要:本文基于“旅游+”发展战略,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探讨以微信公众号为教学媒介建立学习资源包的教学模式,以补充和拓展课堂教学的不足。笔者结合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的优势与挑战,及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旅游+”;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

引言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旅游+”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元素,拓展了旅游自身的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了与其它行业的紧密程度、交流与融合。另外, “旅游+”时代的到来,在为旅游业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的同时,也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微信是近些年诞生且发展迅猛的社交软件,其具有的良好的交互性、使用的便利性、信息的分享性等使人们尤其是青年人迅速接受并广泛使用。其中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是由于具有信息传播效率高、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内容丰富等优点成为企业、团体或个人传播信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

那么如何将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实践性、互动性、情境性、与时俱进性等特点与微信公众号的优势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探索一条更加适合“旅游+”战略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所在。

1、何谓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

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就是利用移动终端、依托微信平台,逐步建立起及文字、图片、语音、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分享平台,且伴随着学习进程,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推送资料形式新颖、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可以应用到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中。

2、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的特点及优势

2.1移动性

互联网时代下,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其普及率之高。微信作为一种新颖的沟通工具,在方便了日常交流的同时,更转变了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集中整合的载体,承担着信息的发布和分享功能。在学习型社会,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不仅局限于课堂,在餐馆、在车站、在公园,生活中处处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号建立的学习资源包,在移动中去学习、去获悉,其优势在于将碎片化的时间融合起来,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2.2共享性

在资源共享的时代,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房屋、共享雨伞等新颖的形式不断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知识共享也不例外。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可以把学习资源包发挥最大效用。学生通过对微信公众进行关注,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提醒并随时进行学习;即使没有对公众号进行关注的人群,通过人人分享的方式逐步传播开来,即可达到知识共享的效果。

旅游业每天发生的新闻铺天盖地,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与时俱进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将课本理论与实际发生事件进行有效结合,达到吸收内化。为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学习,筛选出与课堂学习过程中联系紧密的旅游新闻事件,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传播出去,既是一种知识共享,也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补充和拓展。

2.3储存性

教师依托微信公众号建立学习资源包,这一行为具有持续性、长久性和发展性。当下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内容有限,学生即时记录的内容也有限。通过建立学习资源包,既是对知识整合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将知识点以学习资源包的方式储存其中,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

学生在星级酒店见习期间,常常因为面对外国客人,自己英语表达能力有限,懊悔当初课上没有虚心听讲以及笔记记录不全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面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第一时间调出学习资源包,依托于具体情境进行巩固与学习。这是学习资源包的最大优势,以储存性的方式再现知识点的学习。

2.4互动性

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大方便学生交流的同时,更加转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我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主要依靠阅读文字获取信息,现如今以文字阅读为主体,逐步过渡到通过静态图片、动态图片、短视频、长视频等多种方式获得相关信息。这样的方式所传达的信息给人印象深刻,生动、形象并且富有趣味,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都增强了彼此的交流与互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环境,布满着炫美的图片元素、统筹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充斥着曝光的旅游新闻事件,教师通过建立学习资源包,以客观、理性的视角对行业信息进行解读与价值导向。此外,通过公众号的评论与回复功能,更加了解学生所思、所感、所悟,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

2.5监控性

利用公众号平台的后台数据,可以实时的监控学生们利用学习资源包的学习情况和动态,主要对其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消息分析三大方面。

对用户进行分析,发现此微信公众号的受众对象主要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主,也有部分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用户的增多或是减少直接反馈出受众人群范围的大小。对图文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旅游类图片和视频所传达的信息敏感度更高,对文字的阅读率较低,以此为教师对学习资源包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一定指引作用。对学生的消息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消息反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另一方面核定学生对学习资源包的利用率。

总之,利用后台数据进行监控,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在旅游管理專业教学应用中的挑战

3.1信息技术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

在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制作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知识传递的准确性,并且要结合学生的阅读特点,更要考虑原创性、新颖性以及趣味性。其过程中会应用到许多处理图片和视频的软件,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这些应用软件。此外,由于高校缺乏相关的培训机制,教师大都通过自学的方式获得相关技能。

3.2增加了教师工作的时间成本

从学生角度来看,一篇公众号文章的浏览几分钟就可完毕,可是对于教师而言,一篇学习包资料的制作过程则需要更久的时间。由于教师工作具有时间上隐形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资源包的制作无形的增加了教师工作时间成本。

3.3后台数据监控的有效性

如上所述,通过后台的监控获得的数据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包学习的情况和状态,但并不意味学生将此利用到实处。如学生发现资源包更新,即可点入,后台就会统计为阅读量,可是学生是否利用学习资源包开展有效学习却很难界定,这也是面临的最大挑战。

3.4学生注意力保持程度

移动终端、信息网络,呈现的内容丰富多彩。每一个微信公众号即是每一个主题体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对其关注并接收信息,其娱乐性、游戏性无不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而忽略了教师利用资源学习包所传达的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包的状态;及时提醒与反馈,在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加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化。

4、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4.1明确微信公号学习资源包的地位和作用

在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依然秉持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将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取代原有的某一教学过程,而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补充、拓展和优化。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为例。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法律术语和条文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思辨性。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笔者将知识点转化成表格、思维图和形象的图片关系图。虽然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依托于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课堂时间和学生专注度有限,所以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点的吸收内化也有限。为了再现课堂学习场景,教师将课上的重点经过整理、说明和美化,通过建立学习资源包形成载体,促进学习资源共享。需要明确的是,学习资源包并不是将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移植,而是利用平台拥有的功能和优势,建立将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

4.2把握学习资源包发布时期,贯穿教学全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更多关注课中阶段学习,而忽视了课前和课后阶段的学习。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将课前、课中、课后教学阶段紧密结合起来,优化教学全过程。

课前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对新知识点的预习阶段。在内容上要简单、明确、扼要的概括出课上所要讲解的重点内容,此阶段可多多采用图片、短视频方式呈现,引起学生的注意,起提醒作用。此外,教师要考虑发布学习资源包的时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般在开始新课节的前一天进行发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

课中阶段的学习是对知识点进行吸收和内化阶段。当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上学习资源包的呈现也并非多余,恰恰可以在这一阶段进行发布。如旅游类新闻事件每天发生,为了让学生更加的明白如何运用旅游法律法规来分析相关事件,教师可将事件发生的背景、发展与结果,运用图片呈现和视频报道等方式,完整的通过学习资源包呈现出来,形成对旅游事件分析一体化,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课后阶段是学习的巩固和完善阶段。课后阶段的学习资源包分享一方面可以再现课上情形,另一方面根据课前及课上学生的反馈进行完善再发布,发布的时期应该及时的在每堂课后,新的章节学习开始之前。

4.3利用平台功能,提升师生之间互动水平

微信公众号平台功能很多,如留言管理功能,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学习资料包的创作与运作来自于教师工作的开展,如果没有学生的反馈和参与,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和影响教师的积极性。留言功能的有效利用,既可以搜集个别学生的反馈,促进个别化指导、因材施教,又可以统计群体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反馈。通过查阅留言,给予回复,打破时间与空间上师生交流的限制,大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互动。

4.4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当下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主要由期末卷面成绩和日常综合表现两部分来决定,每个学校根据本校情况所占比例又有所不同。期末卷面成绩主要是考查学生旅游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日常综合表现则侧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成果展示。对于学生日常综合表现成绩,尚未存在完整、统一、明确的标准,各个院校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实践活动以及专业竞赛获奖成果等几方面酌情给学生打分,且打分的主体仍是教师,教学评价方式略显得单一和不足。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积极引入学生互评机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5A级景区讲解专题活动和以小视频方式、时长3分钟左右的个人景区讲解活动。最终将小组展示成果和个人小视频拍摄上传到学习资源包以供分享和评论,互相借鉴与学习。利用平台的投票管理功能和分享链接功能,实现班内互评与平台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此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5、结语

建立微信公众号学习资源包不再是一种设想,笔者已经将其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虽然在实施过程当中,仍遇到很多问题,但经过逐步改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因此,在“旅游+教育”时代下,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手段更新,对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旅游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蓝,王晶,罗学锋.“旅游+”时代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2):130-131.

[2]方法林,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旅游策划课为例[J]职业,2014(33):37-39.

[3]覃业银.移动学习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综合训练》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6(20):82-83.

[4]张丹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学术探索,2015(02):73-77

[5]向曙曦,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设计與实践——以泛在学习环境下成人教育类课程为例[J]当代继续教育,2015(01):44-47.

[6]谢佩军,周光宇,“项目化教学+翻转课堂”的立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10):14 5-14 6+149.

[7]刘立云,等.基于微信公众号的020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1):55-59.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
采用开源路由器实现多功能智能监控报警系统
江苏生鲜产品微信公众号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