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手指谣,巧玩促发展

2019-09-10 10:00邹佳洁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

邹佳洁

摘要:手指游戏是幼儿参与积极性最高的一种游戏,是指幼儿边说儿歌边用手指做出缠、绕、张、合等各种模仿动作,它能调动幼儿听、说、想等各种器官,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及手眼的协调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研究表明,如果你想要一个心灵手巧的宝宝,那么一定要让你的宝宝玩一些手指游戏,因为手指游戏可以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并且能帮助幼儿快速入静,通过手指游戏和静定训练,能动能静,最重要的是可以快速提高记忆力,左右脑同时提升,全脑开发。

关键词:幼儿;教师;手指游戏

前言:

幼儿在3到4岁之间,正是其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幼儿的词汇量会迅速增多,然而,对于幼儿来说,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教师应该要好好把握幼儿的这一时期,小班幼儿正是处于这一个时期内,教师要尽量让幼儿敢说、多说,那么,怎样的语言训练更易被幼儿接受呢?我觉得应该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语言方面的锻炼,手指游戏正是一种操作性游戏,不但十分有趣好玩,而且能够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促进大脑和手的协调性,促进手口一致。

一、快乐手指谣稳定小班幼儿的入园情绪

幼儿走出家庭,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很多幼儿都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哭着、喊着要回家,好听的音乐,好玩的玩具都吸引不了他们,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用我最响亮的声音念儿歌,再加上手指动作,做起了《手指变变变》的手指游戏,里面用手指模仿小动物的各种形态,再加上小动物的各种叫声,深深将幼儿吸引住了,幼儿停止哭闹,看着我一遍又一遍地手指变变变,在教师的鼓励下,很多幼儿也伸出小手跟着我一起做。

开学那几天,只要一空下来,我就带着孩子们做各种手指游戏,教室里欢笑声一片。而且家长也来反应,幼儿回家很开心地摆弄自己的小手,并且还念儿歌,最后还很自豪地说这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幼儿越来越喜欢上幼儿园了。

二、快乐手指谣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的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孩子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这种交际工具。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儿歌的学习,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学习一首非常简单的儿歌《五只小猫咪》,首先,我端坐着示范念一遍儿歌:“五只小猫咪,睡的香香的,起床时间到,喵喵喵喵喵。”让幼儿跟我念3遍,结果是声音一遍比一遍轻,很多幼儿开始注意力不集中,自管自地玩起来,没人开口在念儿歌,最后孩子们只记住了一句“喵喵喵喵喵”,其他儿歌的内容什么也不知道,如果孩子不肯开口说,语言能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后来我改变方法,给这首儿歌加上了几个简单的手部动作,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一遍,当我示范的时候,很多幼儿不由自主地跟着我做动作,并尝试轻轻地跟着念儿歌,当第三遍做这个手指游戏时,已经不用我做,孩子们自己就能够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啦。幼儿就在在不知不觉玩手指的过程中,学会了一些字的发音,训练了语言能力。

三、快乐手指谣发展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论述:“人的特征之一就是自由,人能自由地运用他的手,这只手不只是运动的手段,而且是智能的工具,手使心灵得到舒展,使整个人与他的环境建立特殊的关系。”而《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健康目标之一就是动作协调、灵活。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不厌其烦重复某一动作的特性,提供一些丰富的手指游戏。

每一个手指游戏,都蕴含着丰富的手部动作。人们经常会用“心灵手巧”来形容一些孩子,而且心灵手巧的孩子还特别聪明,因为对于幼儿来说,双手越灵活,大脑得到的刺激和锻炼也就会越多,让孩子动手相当于让孩子动脑,能够促进幼儿脑部的发育、发展,因此,很多家长都让孩子去学画画、手工,让孩子多动手,就能变得更加聪明。手指游戏在儿歌的配合下,手部肌肉的运动变成了趣味游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双手动作的發展。例如,小班的《手指宝宝做运动》,在双手握拳、五指弯曲、张开、指尖捏拢、双拳敲打中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又如小班的《睡觉歌》,通过逐个弯指、翘指发展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再如小班的《五指歌》,小朋友通过有趣的手部弯曲、伸展、摆动表现出不同的物体,促进小肌肉的发展。手指游戏不仅使幼儿的动作日益协调,而且使他们的心智也日益发展起来。

四、快乐手指谣提升小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和经验。"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他们对数的认识、理解、记忆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借助手指游戏创设生活经验来帮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例如,小班学习5以内的数时,教师融入手指游戏《五只猴子荡秋千》,幼儿在猴子被鳄鱼一只一只吃掉、减少,学习理解数的概念。以前没学这个手指游戏前,幼儿对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对5颗糖果吃掉一颗还剩下几颗?回答是五花八门,做了一阵子《五只猴子荡秋千》的手指游戏以后,当我再问幼儿这个问题时,幼儿的回答都是正确的,甚至个别幼儿举一反三,动动手指,已经能做5以内的加减法了。小班幼儿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鞋子左右穿错,勺子和笔不知道拿哪只手等等,《包子卷子》这个手指游戏,能帮助幼儿来区分和认识左右。

通过这一年以来对手指游戏的进一步接触与学习,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在动作、思维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特别是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为以后的语言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幼儿对手指游戏也有了较多的认识,并发现学习手指游戏有很多的乐趣,通过做各种各样的手指游戏,不仅锻炼了幼儿手部的灵活性、协调性,使幼儿脑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同伴之间的交流。教师还常常让个别幼儿做“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调动了幼儿学习手指游戏的积极性。因此,将手指游戏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学习中,挖掘其内在教育价值,发挥其教育作用,让我们的孩子好好地、开心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2001年9月。

[2]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3]赵同康,李平主编,现代幼儿素质教育课程实施[M],成都,四川名族出版社,2000。

[4]许政涛,幼儿园游戏与玩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