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方法研究

2019-09-10 03:33吴晓菊马继英
今日农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防治方法研究

吴晓菊 马继英

摘要:外来入侵植物会严重影响到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破坏该保护区生态平衡系统,为了保护和发展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相对稳定性,促进农林渔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外来入侵植物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植物检疫法、化学防治法、人工及机械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等防治方法。

关键词: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治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被列为国家SA级风景名胜区,是耸立在陇东黄土高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又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崆峒山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古老性、过渡性和复杂性,是华北、华中、横断山、蒙新、中国一喜马拉雅等多种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因此,研究外来人侵植物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保护该区生态平衡系统,保护和发展植物资源的相对稳定性,促进农林渔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分析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101科,包含453属、1 024种。按生活型的不同,可分为Raunkiaer氏生活型和Drude氏生活型,其中Raunkiaer氏生活型占植物总数的29.81%,Drude氏生活型占植物总数的73.40%;根据生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四种。其中,中生植物是分布最多,占植物总数的83.33%,是本区主要的生态类型,如角榛等;湿生植物排名第二,占植物总数的11.86%,如索骨丹等,主要分布在崆峒山的阴坡或潮湿区域;旱生植物排名第三,占植物总数4.49%,如黄蔷薇,主要分布于山体阳坡地带水生植物数量最少,仅有2种,占植物总数的0.32%,分别是芦苇和水麦冬,但却在崆峒山植物区系的构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植物,根据性质和经济用途的不同可分为药用植物、有毒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森林资源及绿化造林植物、主要饲用植物、单宁植物、野生花卉与观赏植物等九类。其中药用植物类型最为丰富,占植物总数的的65.84%,如党参、地黄等药材;森林资源与绿化绿化植物占植物总数的16.96%,如随处可见的油松、山杨、白桦等;野生花卉与观赏植物占总数的的6.23%,如山梅花等观赏植物;油料植物有华山松等可提取油脂;苦荞麦、穿龙薯蓣等淀粉植物含有丰富的淀粉;披碱草、早熟禾等植物是重要的饲料植物;单宁植物有巴天酸模等;纤维植物有胡枝子、白茅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成分;有毒植物主要有山杏、苍耳等。其中有许多植物有多种经济用途,如华山松既是油料植物,又是造林绿化植物;虎榛子不仅可用于油料、淀粉和单宁的提取,还可以绿化造林。

2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古老性分析

大多数植物分类学家认为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型是木兰目和毛茛目,它们是被子植物演化的起点。这2个目中有些科属在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也有分布。如毛茛目的芍药属和耧斗菜属,它们在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着广泛的分布;但以A.恩格勒为代表的另一派植物学家认为,葇荑花序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类型,这一类型中的主要代表科一桦木科中的桦木属、榛属、虎榛子属、鹅耳栎属等,在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均有分布。以上充分说明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见表1。

3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目前崆峒山有外来植物16科52种[1],以上外来植物的入侵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人为引入途径进入;随旅客、货物进入;在风力、水流等自然因素作用下进入。在自然力量或人为作用下,这些植物可能逃离原有的栽培环境,而在崆峒山生长繁殖,进而适应当地环境,形成野生或半野生种群。外来入侵植物一旦大面积地发生,必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外来植物的入侵会降低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丰富程度;许多引种树种对当地的环境和原有树种有不良影响,出现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和他感作用等现象;还会破坏崆峒山的生态平衡;会影响崆峒山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危及生物多样性和园林景观的丰富性。

4 外来植物入侵的防治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外来人侵植物的防治,主要根据外来植物的传人途径、发生特点及危害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常见的防治方法有植物检疫法、化学防治法、人工及机械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等四种。

4.1 植物检疫法

植物检疫法通常需要制订出检疫对象,严格检查从境外引入的作物种子、林木、花卉、有机肥料以及一些包装材料,防止危险性植物随上述材料传人[2]。筑造了防止外来植物侵入崆峒山保护区的第一道防线。植物检疫可以有效地阻断外来植物的入侵,但对于已传人保护区的、在保护区内已经传播的外来植物,该方法就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4.2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是采用化学除草劑对外来植物进行清除。该种方法消除迅速、适用范围广、见效快,但在消除外来植物时,同时也破坏了许多种本地植物的正常生长,并且化学防治法费用普遍较高,在面积较大的山林及一些自身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生态环境下使用成本较高;大多数除草剂通常只能除去杂草的地上部分,却难以清除地下部分,所以防治效果有限;此外,像水库、湖泊等特殊环境,国家限制化学除草剂的使用[3],以上都限制了化学防治法的使用和防治范围。

4.3人工及机械防治法

人工及机械防治法主要是通过人工砍除、火烧等方法进行防治,短时间内可快速消除一定范围内的外来植物。但当外来植物分布面积较大时劳动力成本会显著增加,并且人工或机械防除后,如不能将有害的植物残株妥善处理,这些残株通过无性繁殖扩增,又会成为新的传播来源。

4.4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是从外来有害植物的原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进而将有害植物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的一种防治方法[4]。生物防治方法的防治原理是根据有害植物——天敌的生态平衡理论,通过从有害植物的传人地引入原产地的天敌因子,重新建立有害植物——天敌之间的相互调节、相互制约机制,从而恢复和保持这种生态平衡。生物防治法具有控效持久、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但防治周期较长,对需要在短时期内彻底清除的有害植物,生物防治效果不显著。

以上防治方法各有优缺点,国内外许多成功的防治案例显示,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机械或人工方法的综合防治措施,不仅可以提高防治效果,还可以实现高效、持久、安全、低成本的目的。因此,将四种防治方法综合使用、优势互补,将是崆峒山白然保护区解决外来有害植物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5结语

植物检疫法、化学防治法、人工及机械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可有效防治外来植物入侵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四种防治方法各有优缺点,国内外许多成功的防治案例显示,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机械或人工方法的综合防治措施,不仅可以提高防治效果,还可以实现高效、持久、安全、低成本的目的。因此,将四种防治方法综合使用、优势互补,将是崆峒山自然保护区解决外来有害植物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正学.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多样性与保护[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曹骥,李学书,观良华,等.植物检疫手册[H].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3] D.R.Forney.W.E.Cooley.Exotic Plant Pests and North American Agriculture[M].PIT: Academic Press.1983: 65-89.

[4]王韧.我国杂草生防现状及若干问题的讨论[J].生物防治通报,1 986,2(4):173-177.

作者简介:吴晓菊(1973-),女,回族,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系统与进化。

猜你喜欢
防治方法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分析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